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110-114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110-114(第5/12页)

只能和自己国家的语言混着使用。

    “送去岸上,有专门的通译。”

    听不懂也没关系,有能听懂的人。

    穿着制服的官兵和这些矮个子的瘦猴子仿佛是两个极端,一个还没有进化完成,另一个已经踏入了文明社会。

    大船的速度很快,来到岸上后,有专门的人将这些“俘虏”串成一串,送去衙门。

    领头的总旗态度很客气,对盛朝的渔民表达了感谢:“幸好有你们。”

    “咱们不是按时在海上巡逻吗?怎么这次没发现?”

    “那些人是从安南方向来的,安南也给了通行书,本以为是过路。”

    陛下在沿海地图上圈了很大一片地方,说这些都归属于他们。其他的小国想要越过去更远的远海,要么向他们递交国书,请求过路;要么从台湾后面绕过去。

    因为过路的人不少,所以放行很痛快。

    “他们五天前就来了,没想到现在还没走,这是我们的疏忽。”官兵看起来很年轻,有些不好意思。

    他是武学第一批毕业的人,因为不晕船,有些控制船只的天赋,所以才来到了这里,成为近海员。

    这次回去,一定要被上官批评了。

    他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渔民们看起来都比他大了不少,面对一个自己后辈的人,说不出重话,反而挺宽容的:“没关系,你们在海上的时候比我们多得多,偶尔出现问题、也是正常的!”

    “就是就是,你才多大嘛。”

    “咱们正好给你们……额、那个词叫什么来着?”

    “查缺补漏!”

    几人补充着说完这句话。

    前几天,家里的孩子带回来一本书,很便宜,薄薄的一册,里面却写了很多生字。

    带回来之后,便是夜以继日地抄书。那孩子说这书不是他的,是别人的,同样也是抄写本。

    他们约好了,以后出了新册子,要分别买,然后一起分享。

    自家小孩子念念叨叨,也让他们学会了不少东西。

    “多谢。”总旗抱拳道。

    他挺喜欢这样的氛围。

    或许,这就是陛下先前提过的,“军民一家亲”?

    总而言之,不被排斥、反而得到帮助的感觉,还是挺好的。

    等感谢完渔民后,他急匆匆地回到衙门,想知道通译有没有从他们口中撬出一点东西。

    这件事可不小。擅自在盛朝的海域上停留,按理来说就属于恶意挑衅,可以给予炮火警告的。

    只是那艘船太小,看着让人忍不住害怕,一炮下去会不会整艘船都翻了。

    那还怎么抓人审问?

    在此情况下,他们不得不选择了这种方法。

    “怎么,他们来自什么地方,有没有说出什么?”

    通译的面色很奇怪。

    不仅是他,就连身边的其他几个军官的表情也很奇怪。

    “怎么?”总旗的表情还是挺兴奋的。

    “他们——”

    “就很、”

    “可笑。”

    几人接力似的,说出了这句话。

    总旗:???

    什么意思,可笑?

    “你是说,他们是来攻打盛朝的?”总旗耸了耸肩,提出了一个最不可能的猜想。

    疯子才会这么做吧,他们看起来连渔夫都打不过,还想来攻打盛朝?

    通译和其他人都沉默了。

    总旗:???

    “不是,他们真来啊?”

    他露出一副仿佛看到天崩地裂的表情。

    这是什么人,才会拥有这样的自信,做出这样的事?

    难道他们不知道盛朝近年的丰功伟绩?

    倭寇、西洋、东瀛……

    现在东瀛欠他们的利息还没还完呢!

    不说这个,半年多以前,盛朝远征的船队难道没看见吗?那么长一串!难道一点感触都没有?

    通译点了点头,又摇摇头:“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什么这个意思?”

    “他们看中了西洋人和咱们做生意的丝绸,想要抢一些,回去自己和西洋人做生意。”

    更鬼扯了!

    “是真的吗?不会是骗你的吧?”

    总旗露出怀疑的神色。

    通译有些不高兴:“你在怀疑我的能力?”

    总旗急忙摇了摇头。

    甚至其他人,也都转移了视线,要么翻文书、要么写字,总之装作自己很忙的样子。

    等到通译气冲冲地离开后,这些人才围到总旗面前,你一眼我一语地说:“那些人关在地牢里面,鬼哭狼嚎的。”

    “这怎么写,怎么上报?”

    他们在听到这个理由后都觉得太鬼扯了,要是送上去,岂不是让上官笑掉大牙?

    总旗思索片刻:“就这么写!”

    本地规模并不很大,唯有港口重要,所以军官不多,他这个总旗已经是难得的了。

    如果盖上总旗和通译的印,又有沿海渔民的佐证,不管内容怎么离谱,这份文书还是会让上官看在眼里,最后选择采取措施。

    甚至,因为涉及到别的国家,说不定还会呈到陛下面前。

    总旗打算写好一点。

    ——

    因为源头很快抓住,流言平息的速度也很快。

    明慕拿了文书,去找任君澜。

    不知不觉,又快到端午了。

    他走出宣政宫后,看到逐渐热烈的阳光,心中感慨万千。

    时间过得真快啊。

    在宫殿里,如果不是各种繁多的事物提醒着时间流逝,就像是同一年重复一次又一次。

    停下脚步,驻足看了片刻细碎的阳光后,明慕才恍惚回神。

    已经来了第五个年头。

    “今年我有意南巡。”明慕道。

    阚英应下,没有表露出任何反对的意思:“奴婢会去准备。”

    “夏日酷烈,不若秋日去,你不是一直想去金陵吗?”

    另一道声音不知不觉中插入进来,补充了明慕想说的话。

    “我正有此意。”明慕点了头。

    等夏季再炎热一点,他们就要从宛如蒸笼一样的皇宫离开,前往北方的行宫,还会开展狩猎活动。

    用明慕的话来说,就是官方秋游。

    参与者一般有盛朝和交好的部落——

    对,北疆戎狄被歼灭之后,其他的部落立刻迫不及待地献上忠诚,恨不得将心都刨出来给盛朝看,表明自己毫无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