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70-80(第2/30页)
…”
兵部尚书简直一个头两个大,算是体会到什么叫做百口莫辩。
他到底该如何解释,那些来自未来的梦中,就有这少年的身影?
虽然没有曾经汉时的冠军侯那样,但也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陛下之前的决定,简直是为这人量身定做。
若是错过了,不知猴年马月才能遇到下一个!
不得不说,那人做得唯一一件好事,可能就是将这少年机缘巧合地重新来到陛下麾下,不然,此次可能真的无缘得见。
进来的士兵和少年简单聊了几句,确定这人的来处,便道:“陛下,他的确是卑职的同乡,自小在盛朝长大。”
明慕点了点头:“既然是盛朝的子民,又是被人拐卖到边疆,先带他去洗漱休息,不必再拿事情烦扰。”
士兵们均点了点头,伸出手去搀扶那少年,还顺手牵着对方身侧的小羊。
这次他们的态度温柔许多。
少年在出门之后,回头看了一眼。
救他回来的陛下正一脸头痛,像是为了什么事情烦扰。
他收回目光,狂乱的心跳终于平缓,甚至凭空涌上一股困意。
他太累了。
——
明慕头疼地继续和臣子争辩。
“话不是这么说的。”明慕不知道要怎么和臣子说明情况,怎么这人偏偏如此执着,觉得一个刚捡回来的少年拥有不俗的军事才能,能够作为奔袭的领队?
“他从小务农,被人拐卖,如今死里逃生地跑回来,你还叫他去草原?”
明慕都觉得,他可能连马都不会骑。
“我觉得有点异想天开了。”
“陛下,请听臣一言,他一定、一定能胜任领队一职。”兵部尚书简直发愁,不知道用什么话才能说法陛下,“至于其他的,尽可以在几日内学好。您看,他不是独自从戎狄那边跑回来了?”
“所以你的办法才异想天开啊。”
明慕都快和他吵起来了:“他需要休息,戎狄关着他,难道会给什么好东西吃吗?一会还得让大夫给他看看,说不定要调理很长时间,才能恢复,你却让他继续深入草原?”
简直离谱。
兵部尚书哑然。
的确。
若是这么做,说不定会叫那少年死在草原里。
到时候,盛朝未来便要少一员猛将。
“陛下有理……”他有些无言地叹气,心道,好不容易看到出路,却又一次被堵上。
这……
难不成,这场战役还得拖延吗?
“总之,我们先派兵截断他们的火器补给。”明慕简单道,“既然做不到一劳永逸,就先将他们困死。”
话是这么说。
但耗费的人力物力,和之前,便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了,需要翻倍投入。
而这些投入,原本是不必的。
忙碌久了,他居然也如户部尚书一般,斤斤计较起来。
“你先忙吧。”明慕起身,算是结束了这场不伦不类的讯问。
另一边,同乡战士带着郑小羊去了大夫们的营帐。
“请问可有空闲的大夫,来看看这孩子。”
营帐里面有些热,到处是大蒜味道,混着草药的苦味,简直难以言喻。
郑小羊差点吐出来。
可是看别人,仿佛对里面的气味已经习惯了,半点异色都没有。
“怎么?”有个大夫走过来,对郑小羊身上的脏污视而不见,熟练地把脉。
观察脉象之后,微微皱眉,他道:“这孩子饿了多久?”
“不知道,今天才救回来,陛下说是被人拐去戎狄的,吃了不少苦。”
大夫叹了一口气:“好,先让他在这里呆几天,我给他调理一下。”
士兵嗯了一声,又牵出一只小羊:“这只羊和他熟悉,看不见会着急,大夫也帮忙看管一下。”
大夫:“……行。”
虽然很奇怪,但是郑小羊就暂时在军营中休息了。
这里和他想象的样子完全不同。
所有人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每日清晨,都能听到喊杀之声。
少年已经被清理干净,露出一张清秀的脸,身侧的小羊也洗得干干净净,绒毛细腻柔软。
他揉了揉眼睛,只觉得从来没有想如今这么好过,每天都有东西吃,也不用为活下去提心吊胆。
只是每天都要喝很苦的药。
“大夫,陛下、陛下怎么在这?”
某一天,他和军营里的人熟悉了一点,忍不住开口询问:“我记得,陛下仿佛不是这么年轻。”
“哦,你是说先帝啊,他已经死了。”大夫熟练地打磨着两枚水晶镜片,陛下说,如果操作得当,能用这些镜片看到那些肉眼见不到的虫子。
虽然他从没成功过,但是没人会怀疑陛下的话。
一开始,所有人都不赞同陛下的此次出行,总是惦记陛下的安全,觉得陛下不适合前线。
理应让皇后殿下带着人来。
可是……真到了,却发现也没有那么不适合。
最直观的改变,自从陛下来了之后,整个军营的风貌都为之一变,不论想做什么事,都顺畅许多。
倘若是别人,或许不会有这么明显的效果。
“先帝?这位是……”少年怎么想,也不记得先帝有皇子,还是成年皇子。
“那是先帝的幼弟,世宗的幼子,也是康王。”
这些事情并不是隐秘,少年要不是被带去了戎狄,也会知道这些事的。
说着,大夫还对郑小羊笑了一下:“说起来也巧,陛下自小在西宁府长大。”
郑小羊啊了一声。
他的确听说过,有一个极会做生意的人,身份特殊,在蒙城那里混得不错。
远方的兄长带来这个消息后,他心里就一直存着一个念头:要去投奔他。
他能吃能干,只要给一口吃的就行,若是能再有给家里的粮食,就更好了。
西宁府的几个县普遍贫穷,找不到好工,所以他才会被三言两语骗走。
“原来是西宁府……”
他似乎闷闷不乐,不大高兴地说,“去年秋收晚,不然我早点出门,就能找到陛下了。”
若是之前投奔了陛下,家里人的口粮不愁,他也能有钱念书,再长大一点,就去参军。
听说士兵的钱不少,两个月能有一两银子。
他们土里刨食,又不认得字的农人,一年下来也没有这么多钱。
“你之前便想投奔?”大夫还是第一次听这样的说法,有些新鲜,甚至指了一条明路,“现在也不迟,陛下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