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 70-80(第5/18页)



    刘禅用力点头:“相父说的对,若换作祖先生做我的臣子,我一定重用他。”

    诸葛亮有点欣慰,但不多。

    阿斗能够听取臣子的建议是好事,可太听话了,作为君主还是需要有点主见,不能被臣子牵着鼻子走,否则一旦诞生如戴法兴那般的恶臣,便是国家的不幸,人民的灾难了。

    不过对比产生美,比起宋朝一个个抽象的君主而言,刘禅简直再好不过。

    其余的,只能期望刘谌做个好太子,扶着蜀国蒸蒸日上了。

    诸葛亮唤来刘谌,对着父子两人细细讲起祖冲之的大明历,“为什么要推新历?因为它与国家农事息息相关。”

    “通过历法,朝廷能够准确地把握播种、施肥、灌溉、收割等农事活动的最佳时机,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比如立春时节,我们可以播种抗病害的粮食作物,像是小麦一类的种子。”

    清明雨季,万物复苏,可以种蔬菜。

    到了秋分前后,是秋收的季节,国家就要聚集青壮年劳动力将田里的庄稼收获归仓。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每年的丰收对百姓来说是最大的期盼,将士们在前方也要足够的兵粮才能稳定军心,维持战事。

    所以一般情况下,国家出兵都会选择在春季,这时候有足够的粮食供给军队,且冰雪消融,道路平坦,利于粮草辎重通行。”

    “记住,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无论何时都是重中之重!”

    刘湛:“我明白了,蜀地有千里沃地,有都江堰,这是我们极大的优势,所以要发展好农业,打好地基,发展经济人口。”

    “先生,祖冲之的大明历比我们的历法更好,不如派官员仔细考察一番,若真可行,便在国内实行吧。”

    诸葛亮略感惊喜,没想到刘湛学会了用一国之君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名师们轮番开的小灶不是白开的,他甚至在年幼的刘谌身上隐约看出了几分刘备的影子。

    兴汉大业有望矣!

    刘禅站在一边,也乐呵的很。

    年轻的时候啃相父,年纪大了啃儿子,汉朝历史上没有比他更好命的皇帝啦!

    南北朝,刘宋统治时期。

    朝廷上,文武百官噤若寒蝉。

    宋孝武帝端坐在龙椅上,一声冷笑,目光落到了台下的戴法兴。

    “只闻真天子,未闻膺天子?孤竟不知这皇位何时传给你坐了。”

    戴法兴双膝一软,满头大汗地跪下:“陛下!臣冤枉啊!臣……”

    “闭嘴!”宋孝武帝面无表情:“孤待你不薄,凡大小事必过问与你,对你推心置腹,结果你是怎么回报孤的?仗着孤的宠信,专作威福,擅发号令!欺辱到孤的太子头上了!”

    众臣纷纷侧目,但没有一个为戴法兴求饶的,包括昔日几位和他共同阵营的大臣,他们心里在想下一位宰相是谁?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当了宰相,然后权力被戴法兴架空了?

    心下正不爽,哪里还会顶着宋孝武帝的滔天怒火帮戴法兴说话。

    祖冲之只是站在一旁,冷眼看着,没有落井下石,也没有大发圣父心阻止宋孝武帝处置戴法兴。

    只能说,对方沦落到如今的下场都是咎由自取。

    戴法兴很快被宋孝武帝派甲卫带了下去,估计人结局难逃一死。

    宋孝武帝看向祖冲之,神色有些愧疚:

    “是孤负了爱卿。”

    “从今日起,孤会立刻推行新历下去,还有爱卿在文章中所陈述一些政策,孤也会与大臣们多加商议。”

    其余官员投来羡慕的视线,显然认为祖冲之受到宋孝武帝看重,仕途生涯即将一飞冲天了。

    祖冲之顿了顿,朝宋孝武帝俯首行礼道:“陛下,微臣希望您是真心悔过,而非因微臣上天幕的影响。”

    其余官员:“!!”

    好大的胆子,敢这样对陛下说话,就算祖冲之你有科学之才也未免太放肆了吧!

    出乎意料,宋孝武帝并没有生气,反而认真询问:

    “爱卿何出此言?”

    祖冲之回答:“因为像臣这样的臣子天底下太多太多了,他们都对陛下忠心耿耿,渴望辅佐陛下您治理好国家,却没有渠道上达天听,进言的机会被奸佞小人排挤。”

    此言一出,臣子们看着祖冲之的眼神变得复杂,隐隐夹杂了几分敬佩。

    “爱卿所言甚善,”宋孝武帝扶起祖冲之,转而环顾众臣,郑重其事地说:“孤必致力于革新朝政之风,广纳群言,还望诸位助孤!”

    臣子们齐齐躬身下拜:“是!”

    【祖冲之死后的第十年,大明历终于得以推广,以《甲子元历》之名颁布天下,此后沿用了整整60年。

    祖冲之是古代的数学泰斗,为了纪念他的伟大,1964年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星辰永远照耀着世间,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

    百姓们仰望天际,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原来那不是天人的仙法,而是真正的星辰!

    后世的子孙发现星星,居然用老祖宗的名字来命名……

    一时间,无数人失声。

    他们突然体会到了一种难言的温暖。

    跨过山,涉过水,漂洋过千年的时间,华夏子孙的浪漫,就是这般朴实无华,冲击人的心灵。

    这一下,受盘点过的医家与兵家代表都忍不住吃醋,后人对科学家真喜爱,他们感觉有点被比下去了。

    标有祖冲之姓名的星辰依旧亮着,星光化为银河,轻盈地飞跃到了下一颗明星上——

    【祖冲之的圆周率为现代科学家测量星空奠定了基础,在他之后,还有另一位科学家,为人类从陆地走向星空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个人的身份有些特殊。】

    画面上出现了一个穿着红色袈裟的青年人,眉目清秀,唇红齿白,耳垂微厚,眉眼充满了祥和与慈悲。

    最令人瞩目的是他的脑袋,光溜溜的像一个大卤蛋。

    几处戒疤清晰可见。

    怎么是和尚?!

    百姓们呆在了原地,在他们的观念里和尚是出家人,日常服侍佛祖,蒙着庄重神秘的面纱,从未想过和尚会和科学家联系在一起。

    【他来自百年之后的唐朝,作为一代高僧,同时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是佛门奇圣,也是古代唯一一位身披袈裟的科学家。】

    星星亮了起来,天幕下的人们得知了这位科学家的姓名。

    “僧一行。”

    武则天时期,天山台

    国清寺内。

    和尚们愕然抬头。

    这不是他们师傅新收的小弟子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