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国舅爷后我要死了[西汉]: 206. 束手无策 他敢弑父就敢诛杀外戚。……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穿成国舅爷后我要死了[西汉]》 206. 束手无策 他敢弑父就敢诛杀外戚。……(第2/3页)

定十六岁就希望你退位。”

    刘彻下意识问:“为何是十六岁?”

    “您几岁登基?”

    刘彻明白了:“这小子……”脸上没有一丝不快。

    卫长君见状稀奇,越发难以想象多年后父子二人怎么生疏成那样,刘据怀疑刘彻厌恶他都不敢直接问,而是请卫青代问。

    “陛下担心你提前退位,他来一出弑父?”

    刘彻笑道:“真到那个时候你比朕更担心吧?他敢弑父就敢诛杀外戚。”

    卫长君的笑容凝固。

    刘彻乐出声来。

    卫长君瞪他:“说回去病。”

    “朕用‘匈奴未灭’这个理由,南宫就敢搬出仲卿。”

    卫长君:“仲卿成亲的时候二十几了?”

    刘彻明白了:“去病二十四岁再考虑这事?”

    “大将军不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对象?”

    这个理由无敌了。

    刘彻不是不敢直接拒绝南宫公主。他不想给霍去病树敌。羡慕嫉妒他的人有多少,刘彻没叫人查过心里也有数。敌人能少一个是一个。否则霍去病没被匈奴杀死,先被自己人害死,匈奴人能嘲笑死他这个大汉天子。

    “你觉着明年适合出兵吗?”刘彻顺嘴问。

    卫长君楞了一下,不确定他心血来潮还是已有计划:“陛下,您是活不到后年了吗?”

    刘彻呼吸一窒,霍然起身,隔空指着他,咬咬牙又坐下:“卫长君,你早晚死在自己这张嘴上。”

    “除了您普天之下谁敢杀我?”

    刘彻绝不承认他被这句话说得怒气顿消:“……你外甥!”

    “您不提前退位,我一定会在他登基前先死。”

    卫长君说得过于笃定,刘彻顾不上冷嘲热讽挤兑他:“那个神秘人跟你说了什么?”

    “您比我小两岁,身体比我好,比我懂得保养。何时见我委屈过自己?”

    刘彻想说,寿命自有天定。忽然想起卫长君得靠种地保命。既然上苍不介意给他这个机会,那为何不叫他长命百岁。

    真是因为“人道七十古来稀”。苍天认为他活到六十就足够了吗。

    若是这样,那他岂不是能活到六十多,比祖父、父亲、甚至曾祖父都要长寿。

    刘彻愿意相信这种可能。

    虽然卫长君十句话难有一句真,唯一一句真话还很难听,但在大事上从未出过错。他避开李广,后来果然证明李广无用。

    这次没用匈奴人赵信,果然没有太多折损。

    “又瞎琢磨什么呢?”卫长君见他脸色变来变去很是好奇。

    刘彻:“你那话说得好像朕舍不得皇位似的。”

    “这话还用我说?陛下,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天下何人不向往?”

    刘彻挑眉:“你就不向往。”

    卫长君脸色微变:“陛下无事草民先告退了。”

    刘彻好奇难不成近女色还能叫他减寿:“我一直想问,大公子不近女色,是不是有什么别的嗜好?”

    “我好男色不成?”卫长君白了他一眼,“我不能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刘彻无法想象。

    “陛下,我该走了。”

    刘彻:“家里有人等?”

    “霍光。”卫长君想了想,还是把窦婴搬去茂陵住些时日的事告诉他,“魏其侯人老心也老了,早没了那些争强好胜的心思,由他教霍光一段时日再好不过。”停顿一下,“陛下亲自教也行。”

    刘彻要处理政务,要看望小儿子,还要培养长子,哪有空教霍光。霍光生于平阳,长于小吏之家,没个人叫教导他不行。

    刘彻目送卫长君离开,令黄门宣丞相,拟旨召回在外担任太守的石庆。

    自打太后薨逝,东宫许多殿门都上了锁。傍晚,刘彻前往椒房殿,令皇后修整东宫,来年开春刘据搬过去。

    虽说卫子夫认为刘据离太子之位只差一道圣旨,可圣旨下来前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如今不是封刘据为王,而是把他留在宫里,为他请老师,还得给他收拾一处教室出来,卫子夫明白这道圣旨不远了。

    翌日,卫子夫把此事吩咐下去。

    一个多月后,长安迎来第一场雪,刘据的居所以及教室收拾妥当。不过刘据依然住在椒房殿偏殿。

    刘据年幼是其一,其二刘彻和卫子夫担心宫人不尽心,或管不住他,导致他着凉生病,小病酿成大病。

    刘彻不想隔差五听到谁谁又惦记他女婿,挑个好日子颁布两道圣旨,第一道给卫寄奴和长公主赐婚,第二道给赵破奴和二公主赐婚。

    圣旨上提到两位公主年幼,陛下不舍,婚期明年再议。上至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无人感到奇怪,盖因众人潜意识认为皇帝陛下在任何事上都不可能循规蹈矩。好比他的臣子,但凡有点名气的没一个“安分”的。

    霍光随卫长君回城买生活用品,到东市听到这些流言蜚语,他很是好奇,回家的路上忍不住问:“什么叫百官不安分?”

    “朝中官吏你知道几个?”

    霍光下意识回想。

    “没有外人,直接说名。”

    霍光:“张汤、主父偃、东方朔、韩嫣、公孙弘,司马相如,大将军、兄长、张骞,还有被贬为庶人,以及病逝或致仕的。”停顿一下,不确定地问:“不少了吧?”

    “他们哪位称得上循规蹈矩?”

    霍光想说公孙弘,可是凭公孙弘四十而学,六十岁才到陛下身边就不可能是个老实的。他又想说张汤,张汤打小就敢审老鼠,哪个正常人能干出这事。

    韩嫣其人天下皆知,跟循规蹈矩无缘。

    东方朔不提他频频嗜酒闯祸,就说他得了钱就休妻再娶,也不是个安分的。再说张骞,陛下小小年纪敢派人前往西域,对西域一无所知的张骞就敢去,说他实在,张骞本人也会嗤之以鼻。

    司马相如就算了,他同卓文君私奔谁人不知。

    “好像没有。”

    卫长君:“你可以大胆点把‘好像’去掉。”

    “不不不!”霍光突然想到一人,“大将军。”

    卫长君送他一记白眼:“还记得大将军头一次出击匈奴到哪儿吗?”

    霍光噎住了。

    “说什么呢?”卫媼听到霍光的声音,迟迟不见人进来,打开大门,“外面不冷?”

    卫长君把东西递给他:“我去接敬声去茂陵住几日。”

    “每月都给他请几天假,太学博士不会说什么吗?”卫媼敬重博士,心底不安。

    卫长君:“不敢。再说了,敬声那个性子,不叫他出去透透气,他也没心思上课。您之前不是说去病有些不舒服吗?”

    前日休沐日,天极冷,霍去病和阿奴以及赵破奴就没有回茂陵。卫媼注意到大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