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国舅爷后我要死了[西汉]: 第128章 好吃懒做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穿成国舅爷后我要死了[西汉]》 第128章 好吃懒做(第2/3页)

提气,疾步跟上。

    卫子夫乍一听到小黄门来报,老夫人来了。以为听错了,忍不住又问一遍。确定真是她母亲,卫子夫小跑迎出来,“阿母怎么来了?家里出什么事了?”

    “没事,没事。”卫媼拉住小女的手安慰。

    卫少儿急了:“这儿还有个大活人。”

    卫子夫看过去,赶忙接一下,“宫里什么都不缺。”

    卫少儿递给她就赶忙甩甩胳膊活动手:“我也是这么说的。阿母非说不如我们在宫外便意。”见宫女伸手去接,“轻点。篮子里是鸡蛋。那两条鱼是大兄钓的。昨儿送来的。阿母用盐腌过,做的时候别放盐了。”

    卫子夫点点头,又交代宫女几句,就令其送去膳房。她一边带她们去里间门歇息喝茶一边问:“这么冷的天大兄还去河边钓鱼,不会着凉生病吗?”

    卫媼:“魏其侯买了一条大船,他在船上钓的。听去病说船上有吃的喝的,跟在廊檐下似的。”

    卫子夫听她长女说过,大舅家有一条很大很大的船,她还上去玩儿过,“河面还能行船?”

    卫媼点头:“下个月就结冰了。”

    然而腊月也没结冰。

    常言道,瑞雪兆丰年。

    临到腊月下旬,只下了两场雪,一场小雪将将盖住地皮,一场中雪两天就化没了。地面干了,又是好天气。

    窦婴在卫家院门外晒着太阳感慨:“今年天好,是个暖冬。”

    卫长君摇头:“今年比往年都反常,年后要出事啊。”

    韩嫣在他另一侧,问:“这能什么事?”

    “年前立春,年后正月冷半个月,冬天就彻底过了。年后立春,得冷到二月中。今年除夕后立春。要是不冷,就更反常了。不是大旱就是大涝。”

    韩嫣打量他:“你不是不会算吗?”

    “经验!种田人的经验。不信,改日你问问对面的乡民。”

    韩嫣不信。

    翌日,河对岸有人聊天,韩嫣划船过去问人家,怎么不弄几条鱼留着过除夕。那几人是梁家里的,帮韩嫣修过房,还记得他。他们以为韩嫣记得他们,所以过来提醒他们。几人笑着回他,来岸边看看哪儿有鱼出没,过几日好撒网。

    韩嫣又胡扯两句,就问庄稼如何。虽然梁家里没人种冬小麦,但他们也留意了天气,直言不好,太暖和,地下的虫卵没冻死,今年收成肯定不如去年。

    韩嫣自以为找到答案,回到对岸告诉卫长君,不会出现大旱或大涝,他就踏踏实实过年吧。

    昨天卫长君那么说不过是话赶话说出来的。后来韩嫣和窦婴各回各家,嘟嘟出来告诉他,今年有霜冻和地震,但不清楚是长安还是别的地儿。

    以前卫长君不止一次提过,他不懂算命八卦。听到韩嫣说他想多了,卫长君也不好反驳。可要他装不知道,卫长君良心上过不去。

    腊月二十四,休沐日,消失多日的卫青回来,顺便问他何时回城过年。卫长君心里有事,二十六一早杀一头猪和一只羊,给韩家和窦家各一个羊腿猪腿,他就带着羊肉和半扇猪肉回去了。余下的猪肉、猪下水和羊杂留奴仆熬油和过年。家里的事孟粮自会安排妥当。

    卫长君到城里家中稍作歇息,就带着一条羊腿和一个猪腿进宫看望卫子夫和两个外甥女。

    卫子夫的住处离宣室不远,甚至出了宣室就能看到他的车,这就导致他刚见着卫子夫,刘彻就收到消息。

    卫长君此番看妹妹和外甥女是顺道,所以就没在她宫里多待。以至于刘彻刚到宫门外就迎头碰到他。

    刘彻诧异:“刚到就走?”

    “有事找陛下。”卫长君朝刘彻身后看看。

    刘彻令黄门等人远远跟在后头,“何事?”

    离随从远了,卫长君才说:“陛下没发现今年天气很反常吗?再过几天就是除夕了。”

    以前除夕不下雪,除夕前后也会下。如今跟暖春三月似的。最冷的时候反倒是十一月中旬到腊月初。可那时河面上也只结一层薄薄的冰,太阳一出来就晒没了。哪像往年宫里想存冰留夏天用都得用斧头砸。

    思及此,刘彻才想到今年冬竟然没能存冰,“今年冬的天儿是不正常。”停顿一下,刘彻不想承认,面对卫长君也没找借口,“这天很不对啊。”

    卫长君:“过了除夕陛下就令人查查各地粮仓吧。万一真赶上洪涝,或者大旱,需要开仓放粮,结果粮食被蠹虫掏空了,可就麻烦了。”

    人饿极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刘彻试探着问:“最近又做梦了?”

    卫长君好笑:“这还用做梦?渭河岸的乡民都注意到了。前几日草民划船到河里钓鱼,碰到梁家里的人在岸上钓鱼,头一句说的就是,今年河里竟然没结冰。”顿了顿,“陛下也无需太过忧心,尽人事听天命吧。洪涝大灾,草民无能为力,我知道的那个人也无能为力。若想避免,唯有上古神仙出面。那么容易请到神,秦朝也不至于二世而亡。”

    刘彻点头:“朕何尝不知。”

    “陛下若没其他事,我就先回去了。回头也得叫家奴算算还有多少粮食。幸好去年红薯收上来,只有秦岭的做成了红薯粉面。”

    刘彻忍不住说:“做那么多你当饭吃?”

    “卖了一半给家奴们添衣添鞋了。”最叫卫长君值得庆幸的是除了红薯粉面,他什么也没卖。秦岭的粮仓堆满了,茂陵的空房间门也塞满各种粮食。

    卫长君又想起一件事,“陛下,有灾必有疫。各地药材铺里的药材充裕,他日才能及时煮药汤防疫。”

    刘彻点头:“这些朕知道。”

    朝中能吏众多,卫长君自然知道这点无需他提醒。可他不说,总觉着像故意隐瞒似的,“也许是我想多了。若无事发生,还望陛下莫怪。”

    刘彻笑道:“朕倒是希望你杞人忧天。”

    闻言,卫长君放心了,“陛下留步。”

    刘彻点点头,看着他上了车走远方回宣室,令黄门宣大农令、太尉以及少府诸人。

    卫长君只是来送肉,平时又不掺和朝堂之事,少府等人年初二就忙起来,也没往他身上想。

    卫长君也没在家过太久,年初三就回茂陵了。

    韩嫣到家被催婚,可他自在惯了,暂时不想生儿育女,也年初三回去。只比卫长君晚一盏茶的工夫。卫家马车还没进院,他就到门口了。

    韩嫣从车上下来直奔卫家:“你怎么也回来这么早?”

    “我过几日得请人看看房屋要不要修,能不能经得起连着七天的瓢泼大雨。这里修好还得去秦岭。”卫长君知道今年不会有洪涝灾害,可为了故弄玄虚也得做做样子。

    韩嫣忍不住说:“还担心今年反常,没有大旱就有大涝?我跟你说,我长这么大,长安就没发生过大灾。”

    卫长君心说,韩家有钱有粮,不缺吃喝,就算外面易子而食,你也不一定知道。

    “即使无灾秦岭的房子也该修了。毕竟六七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