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妈才是重生文大女主》 90-97(第2/21页)
家这天就算是画上完美句号了。
她没有想到,在回程的路上,竟然会遇见江驰。
夏令营的宗旨就是,让学生们能体验丰富的课余生活。
列车的车厢,蕴含着最真实广阔的生活,所以,往返的交通工具都是火车。
他们几乎占满了整节车厢,钟麦和周晓晴报名晚,她们被排在车厢尾部。
钟麦一进车厢,周晓晴就把她一把拉住。
“哇塞!麦麦,你看前面那个男生好帅。”小公主凑在她耳边悄声说。
钟麦抬目,和江驰的目光撞个正着。
男生笑吟吟看着她,脸上一点惊讶的情绪都没有,就仿佛对此早有预料。
钟麦怔忪一瞬,旋即警告地盯了江驰一眼。
周晓晴和这么多夏令营的同学都在,她希望能低调一点,都已经返程了,最好别闹出什么引人注目的事。
“他好像在对我们笑诶,麦麦,你认识她吗?”周晓晴又问她。
钟麦故意等走近了,才回答:“不认识。”
江驰扬眉,起立指一指她们手中的行李问:“要帮忙吗?”
“哇,那谢谢你啦。”周晓晴立刻把自己的小提箱递给他。
而钟麦瞄他一眼,随手一举,就把自己的书包放上了行李架。
江驰也不觉尴尬,就真装不认识,坐在那里和周晓晴聊了起来。
“你们是来参加夏令营的吗?”他问。
周晓晴毫无防备,惊讶点头:“你怎么知道?难道你也是夏令营的同学,可是我都没见过你诶。”
“不是。”
江驰有意无意地看钟麦一眼,就像是解释给她听的:“我是美术生,有家人在这边,我是来这边写生进修的。”
……
两个“E人”迅速的聊到了一块儿。
钟麦轻叹一声,半信半疑地躺到了上铺的小床上。
如果没记错,江驰的舅舅的确在三亚,他们上辈子的婚纱照就是在这儿拍的呢。
也是这样一个灿烂的盛夏。从清晨到日落,从礁石到沙滩,他们看尽了大海的朝夕。
那一天,其实林麦运气特别不好。早晨才开始拍摄时,就从礁石下来的时候不小心踩滑,摔到了腿,膝盖上擦破了很大一块皮。
但那一天,林麦却非常开心。因为后来的每一段路,都是江驰背着她,抱着她走完的。
以至于,他们的那套婚纱户外照,百分之九十的照片,两个人都是亲密地搂抱在一块儿。
每个人看见那本相册,都会打趣道:“啧啧,你们俩都谈这么多年了,还这么腻歪。”
钟麦现在回忆起那天的种种,都仍不由在车厢内扬起唇角。
她趴在火车狭窄的床铺上,悄悄往下面的车厢望了一眼。
江驰通过周晓晴,已经和大半个夏令营的同学打成一片。
一群人正在玩扑克,往脸上贴纸条。
钟麦忽然笑笑。
也许,和江驰的相遇真是巧合吧。
虽然这辈子的江驰,性格比上辈子更张扬了几分,但刻在骨子里的分寸感却仍旧没变。
他和整个夏令营都混熟了,却因看出钟麦的排斥,没有和任何人透露他们认识。
回程的两天一夜,江驰竟然没有主动来和她讲过一句话。
这和先前那个特意到学校等她,就为道歉加个好友的少年,完全不像同一个人。
钟麦几分迷茫,不太明白这辈子的江驰的想法了。
直到火车即将到站的这个清晨。
彼时,大约是清晨五点左右,整个车厢的人都还在睡觉。钟麦生物钟作祟,提前就醒了。
她睡不着了,又不想起床,就摸出了枕头下的iPod听歌。
耳机才刚戴上,忽然,旁边一道清浅的男生传来。
江驰面朝她侧睡着问:“能分我一个耳机听听吗?”
硬卧车厢的床铺之间隔得非常近,只一臂的距离。
钟麦恍惚之下,还以为他们又回到了高中。那时候他们是同桌,课间的时候就总这么趴在一起,面对面的闭目分戴两只耳机,听同一首歌。
此时此刻,钟麦看着少年漆黑稚嫩的眼睛,像回到记忆里。
于是她伸手,真的递过去一只耳机。
“如果有一天,我回到从前
回到最原始的我,你是否,会觉得我不错”
……
“如果有一天,梦想都实现
回忆都成了永远,你是否还会记得今天”
……
耳机里,歌声轻缓又忧伤。
钟麦只听到一半,就把耳机摘了。
“一只耳朵听着不舒服,先借你听吧,我去洗漱。”
她放下iPod就翻身下床,往更远的车厢头部的盥洗台逃去。
钟麦用冷水洗了一把脸,整个人清醒过来。
“不要重蹈覆辙。”她轻声告诉自己。
之后,钟麦就坐在车厢头部的餐椅上,直到火车到站她才返回尾部。
江驰已经不在,似乎已经下车。
钟麦收拾东西检查床铺时,发现江驰还给她的iPod下面,还压着一个本子。
她打开一看,瞬间愣住。
江驰给她的是一本画册。
一页页,一笔笔,全部都是明亮的蓝色,飞扬的头发,灿烂的笑容。
少年勾勒出她整个夏令营的快乐,然后送给她。
最后的姓名落款之下有一句留言:
“我们一定会再相遇,会再有交集。”
钟麦一转身。
看见江驰拖着行李箱,站在火车的玻璃窗外,笑意朗朗地跟她挥了挥手。
*
钟麦才到家,妈妈就说她晒黑了,但看起来也更健康了。
她和周晓晴一起被拉到火锅店,一边给家长们讲夏令营的趣事,一边听她们分享好消息。
原来在她们参加夏令营时,纪录片《舌尖》已经大红大紫。
曾静她们与地方台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为纪录片获得了轮播机会。
这么快上轮播算破例,自然要给收视数据服众。
结果,收视率公布后,意外地引发了各省份的“攀比”。
“XX省的收视率怎么这么低,是不喜欢美食吗?”
“我们YY省的收视率好高,不愧是吃货之都!《舌尖》拍得太好了,希望第二季第一站就来我们省。”
“怎么可能不喜欢美食?我们XX省只是全民养生睡得早,YY省等着,纪录片第二轮在早上播,我们省收视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