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才是重生文大女主: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妈才是重生文大女主》 70-80(第16/32页)

品。

    钟慧仪觉得相当可行,立马拨了资金支持两位厨师的研发。

    而她自己则叫上包明明,正式开始奔忙于各个批发市场和各高校。杨知聿的人情不能白欠,她要趁此机会,多谈下来几笔订单。

    半月兜转,又谈下来三所大学的底料生意。

    同时,钟慧仪拿到的火锅店的样品,也都送得差不多了。

    陈梅和汪小凤写了,麻辣鱼、芋儿鸡和土豆烧牛肉三张食谱,工厂那边要铺的自热锅货品也在准备了。

    万事俱备,只欠宣发!

    钟慧仪想来想去,觉得这种零售小食品,还是得打电视广告。

    曾静那边只能随缘碰运气,现在前期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不可能一直去等她。

    钟慧仪打算,先在蓉城卫视这种本地台,买个广告。

    黄金时段的中插买不起,那就买次等一点的。

    她决定买晨间剧和午间剧时段。

    主妇们都是一大早起床操持家里,她记得很多晨间剧的收视其实也都不错,有固定受众。

    看晨间剧的主妇们,是火锅底料的客户群;而看午间剧的上班族,是自热火锅的客户群体,

    她认为值得一试。

    挑好了时段,钟慧仪又来到了蓉城传媒大学。

    买广告位的费用很高,拍摄广告,她就想节约一点成本。

    自古以来,性价比最高的打工人,都是应届毕业生。

    钟慧仪决定,找个大四生,来拍自热火锅的广告宣传片。演员的话,就请蓉城本地的生活剧演员,亲和有名气也不贵。

    她人都快到传媒大学教务处了,却突然接到曾静的电话。

    “喂,钟老板,我有个好消息!”

    曾静的声音满是飞扬,“我交好运,应该要跳槽去央视的纪录片频道了,春熙火锅的视频有望问世了!”

    钟慧仪心中一喜,赶紧追问具体情况。

    原本,曾静拿着春熙火锅的素材,应聘的是番茄台。

    番茄台是全国收视前五的电视台,位于沿海一线发达城市,这里的新鲜血液更多,不容易像老东家那么腐败。

    她初来乍到,应聘的是冷门纪录片栏目。

    用的就是春熙火锅的片子,主题选的就是钟慧仪建议的烟火美食。

    但美食纪录片,在这个年代是冷门。

    番茄台的领导看过片子,觉得她的风格不够前卫,不符合千禧年的审美。

    其实没有要她。

    曾静失落离开,正迷茫不知未来该何去何从,却冷不丁被一个女人拦住。

    “我是央视纪录片的记者,这是我的记者证。”

    来人先表明态度,然后向她递出橄榄枝,“曾记者,我很喜欢你的拍摄风格,你有没有兴趣加入我的团队?”

    原来,方才曾静介绍拍摄思路,和片子想传达的故事与情感时,正好有央视纪录片频道的人过来出差,在电视台拍素材。

    她深情并茂讲解时,央视的记者也在旁边听着,被她的风格所打动。

    当然,央视的这位记者也不空画饼。

    女人直言:“不过,你来我团队有考核期,如果后续我觉得不行,随时会又让你走人。”

    “怎么样,要来试试吗?”

    上帝关上了曾静的两扇窗,但却在天花板上给她留了门。

    她感觉跟做梦似的,难以置信地问:“你的意思是,你代表央视纪录片频道,在邀请我?”

    “没关系,我还要在这里留三天。”

    女人以为她在迟疑,给她考虑的时间,“三天后,你给我答复。”

    正常人谁会拒绝央视抛来的橄榄枝?

    “不用考虑!我愿意,我非常愿意去试一试!”曾静一秒都没犹豫,当即点头。

    然后,她就飞回家中,光速打包好行李。

    临出发前,才想起跟钟慧仪讲讲进度——毕竟做美食纪录片这个主意,是钟慧仪出的。

    “钟老板,你相信我吗?”

    曾静对她说:“我想再来重新拍一点素材,你方便吗?”

    钟慧仪:!!!

    这简直是瞌睡遇到枕头,求之不得!

    “非常方便!”她迟一秒回答,都是对“馅饼”的不尊重!

    第76章 代言人

    纪录片相比美食栏目,叙事要更宁静真实一些。

    曾静觉得,先前拍的很多镜头,都还是稍显浮躁。

    因为她那时心不静,憋着一口气想出头,镜头里难免染上功力。

    所以她才想回到蓉城,重新补拍。

    正好,钟慧仪也想加入火锅底料的镜头,两人一拍即合。

    当然更重要的是,她还想请曾静,顺便帮自己拍一支主推新品,自热小火锅的广告片。

    央视的纪录片传播力度固然更广,但钟慧仪知道,节目上线有周期。现在才重新补拍,等纪录片真正问世,少则三五月,长得明年。

    并且,上线了也不能保证收视究竟如何。

    自热锅和底料都已经下放工厂生产,她等不起。

    还是要先自己想办法投放广告。

    拍广告这部分,是钟慧仪上辈子从未涉足的领域。

    她不太懂,与其抓瞎去传媒学校碰运气,倒不如多花一点钱,就请曾静。

    钟慧仪也没有直接开口。

    她先配合曾静完成对方的工作,当中,她还时不时地根据《舌尖上的中国》的风格,向曾静“无意”提出一点点自己的拙见。

    譬如,蓉城人吃火锅吃的就是一个团圆,一味乡愁。

    又如,火锅汇集酸甜苦辣咸,品尝火锅正如品尝人生五味。

    再有,火锅是食材最丰富的饮食,最能调和众多朋友,就能引申聚散缘分。

    ……

    可以说,钟慧仪把自己胸中的那点美食纪录片的墨水,全部都趁此机会抛洒出来了。

    这其中有的想法,很曾静不谋而合,有的给予她很大灵感。

    “钟老板,你真是太厉害了。”

    她不禁感叹,“你不仅懂做生意,还很懂做节目!”

    钟慧仪微微一笑,说:“我只是懂生活而已。”

    “啊,这句好!”

    曾静立马举起手中录影机:“钟老板,你可以把刚刚那句话,再说一遍吗?”

    最近,她总是这样,聊天也总是拿着录影机。

    觉得是好素材,能剪进片子里的,就要人家再说一遍。

    钟慧仪终于感受到女儿上公开课的不自然。

    她是普通人,又不是演员。每次她看着镜头重新再说,就非常的僵硬不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