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入局而定》 100-110(第1/23页)
第101章
三皇子没有搭理老二的话茬。
他现在的心思全在了慕嫣嫣的父亲,定国公慕甚的身上。
嫣嫣说了,她的父亲可比母亲通情达理许多,若是能说动了定国公,说不定公主那边的定下的亲事还有斡旋的余地。
可惜定国公虽然为人和善,不言也带三分笑,可他此时的心绪似乎全都放在了城门楼下。
三皇子几次试着搭话,定国公都不言,只是异常专注看着城门下的太子。
国事当前,儿女婚事端不上台面。于是凤栖武只能讪讪作罢,也低头望向了楼下。
此时递交的国书还是没有人接,因为魏国的抚王霍不寻压根就没有下马的意思。
小萤笑了笑,突然觉得这两国交接,其实比她们江浙盐帮火拼都不如!
最起码江湖约架,能骂就骂,能打就打,可懒得弄这些花架子耽误功夫!
想到这,她慢慢走出曲柄龙伞,扬声道:“来人,也牵一匹马来。”
听到太子开口,立刻有人牵来了一匹高头大马。
小萤在尽忠的搀扶下,起身上马,然后催动马匹向前走了一段,终于来到抚王跟前,单手示意,让抚王把国书递交上来。
此时阳光高照,少了华盖遮挡的阴影,抚王终于看清了那太子的眉眼。
虽然金冠玉带,一副少年打扮,还真是眉清目秀,像个女子……
只是不知为何,看着总有些眼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抚王冷哼了一下,回头跟了身后人一个眼色,他们身后的人突然抖落麻袋,从里面跌落一条条花身子的蛇。
关于这个大奉太子的底细,他们老早就听说了。据说是个不善骑射,连骑马都害怕的孬种。
此时城门前除了大奉文武百官,远处还有不少围观的百姓,恰逢科考,更有许多书院的学子来凑热闹。
不费一兵一卒,折损大奉国威的机会可不太多,怎能不善加利用?
魏国多蛇,他们的战马都收过训练,遇到了蛇,也不慌张,只是原地微微踏步躲闪。
可是大奉的马儿平日哪里有这等训练的机会?
不出所料,大奉太子骑的马儿看见原地蠕动的几条蛇,立刻受惊弹跳而起,发出惊恐嘶鸣。
这一幕看得城门上的诸位贵胄官员义愤填膺,同时也暗自捏汗扼腕,觉得他们这位太子应付不来。
若是真正的凤栖原应该立刻会被掀翻在地,被马儿践踏了也说不定。
小萤在被甩起时,却娴熟夹紧双腿,牢牢附住了马肚子,同时勒紧缰绳倒退
,让马儿与那些蛇拉开了距离。
待马儿稳了一些,却还躁动不安,压根不敢靠近抚王的马儿,如何能接国书?
小萤是江浙长大的孩子,因着江浙靠近魏国,她自然认得地上的那些蛇都是无毒花蛇。
弄这些东西来,还真拿大奉太子当娘们一样吓唬啊!
想到这,小萤朝一旁的兵卒挥了挥手,让他们递来弓箭,轻巧搭弓,干脆利落朝着地上的蛇射了过去。
总是脱靶的太子,许是在江浙养病时苦练射艺,居然百发百中,箭箭命中蛇头,将它们定在了地上。
四周的人纷纷发出赞叹叫好声,被太子的这一手惊艳到了。
那腾阁老立在城头,更是喜得胡子连连翘起,对着周围人献宝夸赞:“老朽就说国储不是凡类,文能兴国,武能定邦啊!陛下之幸!我大奉之幸啊!”
周围之人也忙不迭附和夸赞,听得二皇子心堵生气。
定国公慕甚在一旁微笑听着,隐在袖里中手,却慢慢握紧——他以前总是忽略的那个盲点,似乎正慢慢浮上水面,隐隐露出冰山一角……
此时,城门少年扬声吩咐:“来人,将这些蛇都砍了。将蛇头挂在城门,张贴告示,告知百姓,这些是魏国人呈给大奉的国礼!至于蛇身……挑几条最肥美的,一半调羹,一半椒盐油炸,国宴之上,我们也得给远道来客加餐啊!”
她这话音刚落,城门上下顿时响起炸雷般的笑声:“说得对,魏国人太客气了!来我大奉做客,还要带几个下酒菜!”
待小萤重新上马时,冲着霍不寻劝慰道:“就是递交个国书,又不是你我两国联姻,我收你的生辰八字,就要娶你。抚王,您能不能别这么羞涩拖沓?”
霍不寻最恨嫁入凤家一类的字眼,他最心爱的女郎还在凤家皇宫里被那老皇帝霸占着呢!
听到这话,忍不住挑起浓眉,瞪眼看向太子:“殿下是在羞辱我魏国吗?”
小萤挑了挑嘴角:“我呢,手也伸了。你呢,愿意给就给,若不想给,那就请打道回府,反正你送来的蛇肉,已经剥皮下锅了,恕不能退啊!”
说着,她干脆牵动马缰绳,准备拨转回城。
反正想要和谈的又不光是大奉。
魏国的下马威,她这个当太子的都接住了,可魏国不知好歹,不懂见好就收,那就恕她不能奉陪了!
至于怎么递交上国书,让他们和礼部的人商量去吧!
她得赶回去,趁热喝一口肥美鲜蛇羹!
“且慢!”抚王还没傻透,趁着能下台阶的时候,叫住了太子,将手里的国书递了过去。
这太子虽然看着文弱,毫无阳刚之气,可遇变不惊,态度从容,哪里是传说中差点被废的昏聩之辈?
冲着这太子方才的箭术,也让人对他添了几分敬佩。
于是抚王终于收起了轻慢之心,也打消了在递交国书时,折辱大奉太子的念头。
不过就在这时,抚王身后的侍从突然低声道:“王上,我怎么看着太子有些眼熟……”
正说着,一旁的另一个人突然想起道:“这太子,好像……”
就在这会功夫,霍不寻也终于想起,这太子的模样分明像那个给汤觅梳头的小丫头啊!
那天之后,一夜混乱,汤觅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马车里。是生是死,谁也不知。
急得他一夜功夫,嘴角长出老大的血泡。
直到听到怡妃出现在京城皇寺,已经安然回宫的消息,他才终于放心下来。
可现在细细回想,必定是有人趁乱打劫,接应了怡妃,才会有如此结果。
难道那个太子,居然不要脸地假扮女郎,趁着那个机会偷偷接近了汤觅,又撺掇她趁乱逃跑?
这少年太子,与汤觅又是何等关系?
霍不寻惊疑不定地看着太子的背影,一时心里翻江倒海。掀起醋浪滚滚。
……
城门前的热闹,一刻都没有耽误,老早就被人快马传入了宫中。
淳德帝也没想到,魏国人竟然搬弄出这么多上不得台面的把戏,不过那老四在江浙历练归来,竟然如此从容,而且箭术竟然精进了这么多,也是大大出乎皇帝的预料。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