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卦研究室: 12、霸王别姬4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历史八卦研究室》 12、霸王别姬4(第1/2页)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

    “这……好像是不太可能……”

    “不是up主说,我还真不知道《和垓下歌》的文学价值这么高。”

    “这么一看,确实有点问题,世界上不是没有天才,但天才也要遵循基本法啊!”

    “我不信一个舞姬能有这本事。”

    “我觉得未必,虞姬或许出身低微,以至于不得不去当舞姬,可她跟了项羽以后,明显是很受宠的,这时候她就有条件读书识字了啊,还不准人家天赋异禀,一鸣惊人了?”

    “就是,古往今来才女那么多,为什么虞姬不能是其中一个?”

    “……”

    ……

    孙昊当然也考虑到了这种可能性。

    只听他道——

    【也许有人会说,万一虞姬就是有那个才情,有那个天赋呢?】

    【英雄不问出处。】

    【不能因为虞姬是舞姬出身,就轻视对方啊,古代青楼名妓出身的才女都有不少呢,虞姬常年跟着项羽,只要有心,她能接触到的资源并不低。】

    可不是嘛!

    ——众人暗自点头。

    【然而,up主想说的是,如果虞姬真的那么才华横溢,那这首《和垓下歌》就更不可能是她写的。】

    众人,“……………………?”

    ——他们打出这个问号,不是他们有问题,而是他们觉得孙昊有问题。

    为什么?

    众人听到这话都很不解。

    “up主你要不要看看自己在说什么?”

    “同问。”

    “先说《和垓下歌》有多么牛逼,虞姬不可能具备这种文学素养,又说虞姬有这个能力的话,这首诗更不可能是她写的,up主你就不觉得自相矛盾吗?”

    “我倒要看看up主准备怎么圆→_→”

    “……”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一首唱和诗。】

    唱和诗怎么了?

    ——有人一头雾水。

    但更多的人,已经反应过来了。

    “原来如此!”

    “卧槽!唱和诗!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up主真是角度清奇啊,关键是,我竟然无法反驳,的确,虞姬要是那么牛逼,就不可能将《和垓下歌》写成这样。”

    “为什么?”

    “到底怎么回事,最讨厌谜语人了==”

    “……”

    倒是古人们,有人抚须点头,有人了然一笑,神色都不怎么意外。

    毕竟诗词距离他们的生活更近,他们也更了解诗词的创作,早在这首《和垓下歌》刚出现在天幕上的时候,便已经发现问题了。和诗,可不是这么写的啊!

    ……

    和诗的确不是这么写的。

    孙昊必须得说,《和垓下歌》作为一首独立的五言诗来说,文学价值固然高到离谱,但如果是从和诗的角度去分析,完全就不合格啊,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之作。

    【咱们华夏的诗歌,都是讲究韵律和平仄的,尤其是唱和诗,就更是要求严格。】

    【唱和诗的第一要求,不是你这首诗要有多优秀,有多么高的文学价值,你首先要做到的,其实是行文对照,相互呼应。】

    【项羽的《垓下歌》是骚体诗,还是一句七个字,这样一来,如果虞姬想要写和诗,那就应该也写骚体诗,也要一句七个字,这样才能达到唱和的效果。】

    【结果虞姬来了一首五言诗,这要是高考写作文,直接就跑题了啊!】

    “竟然是这样?”

    “噗,跑题可还行23333333333”

    “唱和诗有那么严格吗?”

    “……”

    【光这么说,大家的感受可能还不太深。】

    【up主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宋朝有一位诗人跟自己的表妹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后来喜结连理,但却被诗人的母亲棒打鸳鸯,最终两人抗争无果,只能劳燕分飞,天各一方。】

    【之后诗人再娶,表妹再嫁。】

    【时隔多年,两人在沈园相遇,可惜一切早已物是人非,随即诗人有感而发做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1】

    【表妹听说后,也应和了一首,“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2】

    【看到了吗?】

    【这才叫唱和诗!】

    【唱和诗讲究的就是一唱一和,相辅相成。】

    这两首《钗头凤》一出,网友们还没怎么样呢,古人们,确切地说,是古代的诗人和词人们,就先集体高♂潮了。

    “写的可真好。”

    “好词!好词啊!光是读一读,就感觉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可惜不能与那位大诗人一见,真乃平生憾事!”

    “有情人不能相守,这两首词中的悲苦着实令人叹惋啊!”

    “不知诗人的母亲究竟为何要拆散这对小夫妻?”

    “这两首唱和词之精妙,实乃老夫生平仅见,堪称千古绝唱。”

    “……”

    诗人们此时都已经顾不上再去关注项羽和虞姬,关注《垓下歌》和《和垓下歌》了,皆是纷纷和身旁的好友品鉴起这两首《钗头凤》来,越品,就越忍不住赞叹。

    而作为不久前才写出这两首词的当事人,陆游和唐婉却神色凄苦不已,回忆起往日的甜蜜,更是感觉心头一阵绞痛,泪水不自觉地便打湿了眼眶。

    ……

    但众人的反应显然无法影响到天幕。

    念完这两首词,略微停顿了几秒钟让大家品鉴,视频便又继续了。

    【虽然这两首是唱和词,题材跟诗歌有区别,但要求却是一样的,现在,大家知道这首《和垓下歌》有多么违和了吧?】

    的确违和。

    ——众人暗自点头。

    【事实上,经过现代专家的分析和考据,这首诗基本上已经可以认定是陆贾写的,甚至极有可能,它原本并不叫《和垓下歌》,是张守节在写《史记正义》的时候,将其附在了“美人和之”下面,导致后世以讹传讹了。】

    “原来是这样。”

    “又是‘美人和之’,后面又真附了一首诗,确实怪容易让人误会的。”

    “陆贾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