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汉初成开国首相: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穿到汉初成开国首相》 110-120(第11/15页)

治抱负也不同,墨家现在都学乖,去除一些过于不切实际,还绑架人的想法了。

    张不疑点点头,他想起报社里百家讨论的,“百家现在可卷了,他们很多小家甚至忙里偷闲去小学堂给男孩女孩们补课启蒙,给他们讲解自己家思想与用途,大家一看,本来学生资源就不多,还来这么抢,但人家做好事,他们又不能拦着,于是他们也派弟子去授课启蒙。”

    魏倩咳了咳,小家求生欲很强啊,也是,再不挣扎挣扎,他们哪有活路?孩子才是生源嘛。

    自从女孩也能科考,百家就盯上了她们,因为男孩们基本上,聪慧的,天才的,都被瓜分了,但女孩们没有啊,拔尖的多好?

    看魏相就知道了,她都不是墨家人,墨家只是沾上了边,就起死回生了。

    “卷点好,朝堂上也卷着呢。”

    卷这个字,还是魏倩经常用来吐槽,被张不疑学会了。

    “我娘说,我都二十七了,再过几年就老了,安歌就要抛弃我了。”

    魏倩:???

    “胡说,我怎会是那等见异思迁的人。”

    “是吗?”

    “当然,我们还要一起去大梁养老。”

    张不疑开心了,“那以后我当了留侯,留地治理也给安歌,你想建成什么样就建成什么样,咱们不想去大梁,可以去留地。”

    6。你爹知道你这么孝吗?

    张良的留地与魏倩的大梁一样,都是万户,汉初万户侯就这么几个。最重要的是,陈留挨着大梁,都是现代的开封地区,大梁的基建扩张,陈留这样的周边地区,完全可以做成风景区,适合游乐散心。

    魏倩应了这带孝子的承诺,果然孩子是无用的,看子房的逆子就知道了。

    “好,我觉得陈留很不错,反正离大梁很近,山清水秀,可以。”

    张不疑吃着桌上的菜,如今的菜式跟以前比,他觉得童年都受到了虐待。“好,还好我爹要了陈留,不然封地在其他地方就太不方便了。”

    太后大兴水利诏令一出,关中哗然。

    渭水畔的告示里,老农摸着招募令上鲜红的太后印玺,喃喃道,“每日现结工钱?这……这莫不是骗人去做苦役?”

    “阿爹,我去!”少年抢过话头,“隔壁陈大郎三年前建宫殿时应募,不光领了粟米钱银,还学了盖房打地基的本事,我也许能学

    学测水的本事!”

    老农看着自己有主意的孩儿,连连应声,“那也行,你当心些。”

    于是有官吏来解释,“放心吧老人家,这渠建起来,到时白渠既成,溉田至少四千五百顷,岁增粟百万石,你们田地就都有水了,这是大好事啊。”

    周边的人一看有官吏来解释,忙过来细问,什么情况?

    那官吏笑着说,“太后陛下欲引渭水东通黄河,使山东漕粮直抵长安。所以特设水衡都尉督工,免扰农时,征调刑徒代民夫,征民夫也是银钱给的。”

    “我们还要凿穿龙首原,解咸阳高地灌溉难题  ,到时候用井渠法,防水分蒸发,这样关中田地尽可灌溉。”

    “以夯土夹芦苇加固渭水堤岸,沿堤植柳树以固土,兼作灾年备荒粮。反正好处可太多了,大家不要有顾虑,这样就不必为水源打架了,总之都有水。”

    虽然他们听不太懂,但感觉说的很有道理,他们听懂了最后的话,建好了以后就不缺水源了,于是一片叫好声,

    “太后陛下圣明!”

    “太后陛下圣明!”

    魏倩听闻就知道,太后开始发力了,她要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魏倩其实是个比较咸鱼的人,只要不惹到她头上,对面做为国为民的事,那是对面的仁义,她不会干涉。

    大家各忙各的呗,治国又不是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

    就好像,大梁建成了,所交的税,几乎是诸侯们的总和,这也是因为商税30,而农税十五税一。

    但也还是高得离谱,让朝野侧目,甚至觉得魏倩高风亮节,这么多的税,居然就直接给朝庭了,不带偷一点的。

    哪个诸侯不都是意思意思?她怎么这样缺心眼!

    但是她的治理方法,怎么让地方变富的,诸侯王们派了不少人去,甚至还装模作样的自己去。

    不要小看这个时代诸侯王治理下卷的程度,他们是对彭越,和英布的下场很有心理阴影的,尤其是英布,这下明明是很好的地盘,却一穷二白,人口都被大汉吸光了。

    他们痛定思痛,去抄大汉的治理,去抄梁地的富裕,想着经过代代的努力,看能不能以下克上。

    他们也想变成中央朝庭。

    这些魏倩看在眼里,卷呗,有竞争才有上进,不然多颓废呀。

    有敌人才需要能臣。

    所以诸侯地在大兴基建,他们对商业有兴趣,但没那么大,他们更感兴趣农业,因为他们需要粮食,有粮食有钱才能养军队,如果朝庭要削藩,他们有军队才能自治,如果有机会,朝庭内乱,他们也是需要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

    不然粮食被别人卡住了脖子,还谈什么奋斗?

    古人可聪明着呢。

    发展不可能一方往前走,其他人停摆的,眼睁睁看着老大哥一骑绝尘。

    人类最宝贵的就是学习能力。

    一旦要发展,墨家又成了诸侯地的座上宾,很是快乐,科研经费如今都可以众筹,他们理解了张苍有很多富婆的快乐。

    其实张苍那很多的人就是,图个名,做生意的时候说一句,我男人位列三公。再加上他长得也不错,睡也就睡了,所以他人在那里,但是美妇不断地涌来。

    这句话效果就很大,毕竟别人也不可能去问是哪一个,市井的人也不通,大家各忙活各的,不招惹就可以。

    年轻的女子不理解富婆的想法,见了只会啐一口,死渣男。

    ——

    魏倩依着陆亮臣给的地址,带人去看望老兵。她抬眸,看向堂下站着的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兵,他们曾是追随高祖刘邦打天下的锐士,如今却衣衫褴褛,腰背佝偻,连站姿都带着旧伤的隐痛。

    “许佑。”

    站在最前的老兵许佑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声音沙哑,“丞相。”

    魏倩将账本递给他,沉声道,“你也是老兵一员,便由你监察,自今日起,凡汉军旧卒,年过六十者,每岁可领粟米三石、钱三百,以养老。”

    没办法,兵卒太多了,这个时代60岁以上的人很少,基本上已经没有生产力了,他们有田地子女,如果国家帮扶,子女的孝道会轻松一些。

    堂下老兵们面面相觑,眼中俱是难以置信。

    许佑喉头滚动,颤声问,“丞相……此言当真?不是说只有有功之兵才有?”

    很多兵卒在战场上抢不到功劳,活下来已是不易。

    魏倩唇角微扬,“自然当真,这些只是朝庭的心意,你们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