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汉初成开国首相: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穿到汉初成开国首相》 60-70(第7/15页)

昌,逆我者亡,郡县制就这样推行了下去。

    然而,命运弄人,秦朝覆灭后,项羽率军攻入咸阳,怒火中烧的他下令火烧阿房宫。熊熊烈火中,阿房宫与咸阳宫珍藏的六国典籍化为灰烬,随风飘散。项羽站在火光之中,目光冷峻,满心仇恨。

    后世之人谈及此次文化浩劫,往往将罪责归于秦始皇与李斯。

    司马迁是项羽粉丝,春秋笔法就上来了,并不去叙述始皇这法案的前因后果,只写道,【(李斯)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古今圣王,自大禹起,再到尧舜,讲究一个‘德被天下’,这种东西,秦没有。秦认同商君书,天下人并不认同商君书。这个时候始皇想改天换地,那这片土地上只能有一种声音,就是他的政令,秦的法律。

    这场浩劫里,秦好歹是为了郡县制不得不为,天下分封太久,互相不认是周人了,只道齐人,魏人,楚人。

    项羽那个屠夫,他的一把火,让那场文化浩劫,再无转圜之地。

    想到此,魏倩觉得,还好她来了,至少守住了咸阳,守住了天下藏书,尤其是医学。

    先秦医学全没了,能找到的最早的医书都是三国时华佗的。

    她的图书馆书尽可抄录,待吕后一朝,她会复制,每个大城都有这么一个大型图书馆,那么这些书籍泛滥,再不是孤品后,文明的载体就不再易碎,而是大道至简。

    巨子是墨家领袖,他懂魏倩这一步的意义,那些被抢走的书,又将返还于天下人,他握着计划书有些抖。

    喉咙也泛起了苦涩意,这明明是一件好事,可是他却难忍悲切,当年的场景历历在目,看似遥远,其实距今不过才十几载。

    贵族王侯永远都不会懂,每一本书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才得出结论,写于纸上。他们为了自己的私欲,尽可焚之,而今,这些先辈书籍智慧终于向天下人敞开。

    “魏相欲办大事,墨家定会不负所望,这两座书阁,必会最快的建立起来。”

    魏倩点点头,看着窗外春色,“倩信巨子之能。”

    ……

    她坐马车回府之后,见张不疑向她挥手,她笑着走过去。如今张不疑比她高很多,魏倩一米七,他有一米八五。

    按记载项羽一米九二,以前的孔子,两米二。刘邦一米八,张良传记里也是一米八。

    张不疑自十四岁起就在魏府吃住,魏倩长身体的时候很讲究营养,她很在乎自己的身高。因为这个时代很多人营养跟不上,比较矮,结果她自个没长多少,张不疑这吃麻麻香的蹭蹭长。

    “安歌。”

    张不疑看她回来,从正厅起身不见外的跟着她往后院走。

    进了房里就暖和了,魏倩取下披风,西筠帮她着。

    “怎么了?”

    张不疑因为人手够了,长安也开了一家报社,两家一起弄。

    “你猜,我的报社都有谁来投了?”

    他给自己倒了杯水,扬了眉目,苦尽甘来不过如此。

    魏倩自然知道,如果百家知道了报纸作用,会有什么连锁反应,舆论掌握在谁的手里,谁就有话语权。

    百家争了那么多年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话语权。

    她看着这副模样的张不疑,“谁啊?”

    张不疑哈哈大笑,“我不说。”

    魏倩白了他一眼,“德性。”

    张不疑轻哼了一声,“反正啊,就是陛下朝堂,都不一定有我报社的贤才多。”

    魏倩咳了咳,“不要做梦,纵使是陆贾,在朝堂也排你爹后面的后面。”

    张不疑咦了一声,“我爹这么厉害吗?”

    虽然刘邦朝堂功臣们发疯,但文臣们还是很牛逼的,能挤进来的,可谓之当世大才,只是聪明人喜欢看热闹,不想去帮老板调节矛盾罢了。

    魏倩为人矜持的点点头,“还成吧,但没有我厉害。”

    张不疑表示肯定,他可是弄报纸的,每次朝堂给他能放的新闻,交代下来的任务,都是魏相欲办xx事,萧相正在xx事。

    他爹,他没印象。

    也就是张良不在这里,不然非得让他好大儿知道,什么叫爱的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

    吕后与人一道商议朝服,毕竟开国了,官服得统一一下,她在后宫也听说前朝事不成规矩惹人发笑。

    她招来一个内侍,“明日下了朝会,请魏相前来。”

    “诺。”

    魏倩现在的作息非常规律,下午五点前会将晚食吃好,去泡个澡,洗漱完,擦完护肤品,看会书,这时代的书最催眠了,她八点前就睡了。

    然后凌晨四点就起床了,吃点早食就准备去上朝。这与上班一样,她去上朝的时候一身书生袍服,墨发高束,再戴个书生帽子,发丝掩里面,很是方便。

    不出去游玩见客,她是不会化妆的,尤其是上朝,她又不是类似于上官婉儿那般的内廷女官,涂脂抹粉就不像话了,不够庄重。她真真切切的坐在首位,大汉朝会是坐礼,君臣都是跽坐,也就是跪坐在支踵上。

    但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化妆品,当身边尽是吹捧之词,恭敬之人时,就算是六十老妇亦会容光焕发,更别说她才二十一。

    大汉朝会是五天一次,然后再休沐一天。也就是六天上一次早朝,卯时(五点—七点)上朝,她一般会卡在六点,因为这时差不多都到齐了,与人闲聊几句刘邦就来了。

    对于萧何来说,是上五休一,也许还得996。但对于她来说,就是上一休五,只要不上早朝,其他杂事,丞相府里的班底,会帮她处理好大小事。

    她的司直有南仲,长史有柳细君,陆亮臣。

    柳细君与陆亮臣手下有征事,史,少史几十余人,南仲不必多说,盖公可不止是剑术卓绝,他还是位道家大贤。

    柳细君会把他们批复的奏折,天下大事以数据表格的模式统计出来,然后西筠会检查一道,然后交与她。

    如果真有大事,南仲陆亮臣会直接找她拿主意,这般既不耽误事,又高效。

    所以她一般就六天去朝会看一次戏,不知道今天功臣们要唱什么,每次见刘邦痛苦面具,她都强忍住笑。

    憋一早上出了宫门笑出鹅叫,对不起,她真不是有意的。每次上朝,她都很庆幸,她只是个丞相,打天下的时候,刘邦精神奕奕,治天下的时候,每一天都很艰难。批不完的奏折,听不完的锁呐。

    毕竟皇帝再怎么也不能怠政,他不可能真的交给吕后去下决断,除非他打仗去了,由皇后监国,不然权力就会倾斜向吕后。

    他又不是给吕家打工的冤大头,这就导致他权力下放,丞相替君王批阅,她的丞相府与萧何处理了大部分事,把必须由君王决断的大事上呈,然后她还把柳细君理好的统计表格呈上去,小事也一目了然。

    萧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