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经营小吃街养夫郎: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靠经营小吃街养夫郎》 50-60(第6/16页)

时候他也会是一个人的软肋呢?

    现在的简时安已经成了他的软肋,成了他坚强的唯一理由。

    那对方呢?是不是也会这样想呢?

    “简老板,这几位哥儿你看看,能不能入眼?不行的话我让他们回去跟老老实实学着木匠活。”

    姚策人逢喜事精神爽,本是浑身的横肉在喜气的沾染下倒显得有些憨态可掬了。

    站在他身后的几个哥儿们一个个的也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抬头的抬头,挺胸的挺胸,力争要给简时安留下好印象。

    简时安哪能拂了姚策的面子?他们两今后还有很多合作的机会,就算对方硬把一些烂鱼臭虾塞给自己,那他也得笑着收下。

    更何况这些哥儿们的精神气还真的不错。

    简时安象征性地提了几个关于小吃摊的创新问题,几个哥儿思索了片刻都报出了自己的答案。

    巧了,这里面有想要改进面皮的,有想要制作竹筒饭的,还有想要一门心思学炸串的。

    这么多人就是没有想学习铁板鱿鱼的。

    这也不奇怪。自从简时安教会李秀铁板工艺后,他也很少时间拿出他的铁板小车出来摆了。

    一是因为自己专心做炸串,实在没时间摆。二是因为他答应过李秀不教学铁板技艺,所以学徒们也不会使用这一辆小车。

    师徒都是双向选择的。简时安面试完了他们,也该这些哥儿们面试他了。

    姚策这一回也带来了六个哥儿。他早就向简时安打听过对方是如何教导学徒的,也特地询问过简时安的意见,带几个人前来学习为好。

    趁着小摊生意不是太忙,简时安带着新来的六个哥儿熟悉一下自家的两个小车。

    不仅如此,他还点明让老学徒们向新学徒介绍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及学习进展,这也算是另类的宣传推销了。

    几个哥儿们很快便打成一团,这个想要上手试试擦桌子,那个在一旁悄悄问起简时安和陆轻寒这两位师父是否严厉,总而言之一切都是和和睦睦的景象。

    姚策拉着简时安来到一旁,他忧心地看着那些哥儿。对于这些人的能力他倒是不担心,来之前他已经提前筛选过。

    吃不了苦的不要,过惯了好日子的不要,有别样心思的也不要。总而言之他都是给简时安挑选最好的哥儿送来。

    一是他也明白哥儿在当今这个时代要想独立自主,手中还得学门手艺。

    姚策可不是迂腐之人,他的夫郎虽然待在家中侍奉公婆,但姚策也是很放心地将账目交给对方。

    不为别的,自家的夫郎自家人晓得。他的夫郎算术一绝,对方是念过私塾的。在私塾时就常常被夫子夸奖,下课后更是充当自己的小老师。

    姚策时不时就与夫郎提起简时安与陆轻寒这对夫夫,听着陆轻寒这个哥儿时常帮助自己的夫君,他的夫郎也是鼓起干劲儿想要在生意上帮上自己一把。

    现如今,姚策已经打算将对方带在自己身边,满足夫郎想要相助的想法。

    可他既然不担忧这些哥儿们的能力,那他忧心忡忡着做什么呢?

    简时安装作无意间开口道:

    “姚老板,今后还请您多多照顾我呀。简某今儿又琢磨出一种面粉的吃法,轻寒想让更多的人尝尝,嚷着要我再出一个小摊呢!”

    简时安又有点子了?

    姚策瞬间不忧愁了。既然简时安又要来活了,那他就不担心那些哥儿们学不到新东西了。

    要知道竹筒饭才上市多长时间啊,简时安这就又冒出了新想法?

    “好说好说。简老板把模板画给我,我立刻就让工匠们按照模板制作,绝不耽误您做生意!”

    诶,这就对了嘛。

    不过话说回来,是该考虑让这些哥儿们分流了。人越来越多,总是这么挤在这里也不算个事。

    要不然让他们去街头售卖?

    第54章

    提到淮水城,大部分商贩们对待这个城镇的印象都不错。

    交通便利,商会庞大。通常情况下,他们带来的货物都会在这座城镇上销售贩卖。

    你要是想找南方的布,巧了,南面来的商贩手上正好带了几匹布,颜色款式都十分符合。

    你若是想要找北方的马匹,北面来的商贩也的确有几匹好马待出售。

    久而久之,淮水城便在人们的相互交易之下变得越来越繁华。

    同样繁华的不只有交易市场,就连本就不被期待的美食市场现如今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变革。

    本来嘛,大家走南闯北来到这只想歇歇脚,吃点与家乡美食不一样的外地美食。

    可曾经的淮水城流行什么呢?

    各种各样的小餐馆里是千篇一律的菜谱。怎么家常口味怎么来,总而言之就是想要你在外旅途时也回忆家常美味。

    其实旅途在外久了,偶尔也想回味家常菜,可总是这种吃法也不算个事啊。

    出来闯荡的人无一不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冒险精神的,通常这类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平常人要强得多。

    相应的,他们对于稀疏平常的事物倒是会产生厌倦感,久而久之也就不想再回到正常生活中。

    就好比美食。其实淮水城中倒闭不经营的餐馆并不只有“宝来餐馆”一家,那些苍蝇小馆更是步履维艰。

    有的人见识过淮水城的商贩们络绎不绝,也想在吃食上赚点银子。可他们错就错在没有估对形式。

    但凡能在淮水城里靠着家常菜打出名堂的除了清晏园也就悦来餐馆了。前者是靠清新典雅的环境吸引顾客,后者则是靠着大杂烩来吸睛了。

    在简时安的小推车生意越发红火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争相模仿他的经营模式。光是炸串摊,就从原来的十几个开成了现在的几十个。

    炸串的方式简单,价钱也便宜,相应的成本也不是太高。这里面的油水谁做谁知道。

    但当炸串摊变成满大街都是时,它这种油炸的吃法也就不算新鲜了。

    物以稀为贵。但凡一种食物开始在市场上泛滥后,它所用来吸睛的亮点久而久之就会在时间中磨灭。

    除了像简时安这样的原始卖家,其余跟风卖炸串的也几乎只是赚了刚开始的那一份钱后便不再有什么客户了。

    对于这些人,简时安可顾不上。他不拒绝小吃这一块蛋糕被几个人分,但若是在不想好自己今后要走的道路就贸然加入,那他可就看不上这样的人了。

    要知道,在现代的夜市,几乎走几步就会是一个一模一样的小吃摊。在固定的客流量下,你怎么才能竞争得过其他人呢?

    答案是只有不断地创新自己的食材或者做法,才能使顾客短暂的停留。

    就像简时安,他的炸串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从最开始简单的蔬菜炸串,到推出烙馍卷,再到炸耳菇,这些都是他的创新点,也是他立足于淮水城炸串摊龙头位置的根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