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靠经营小吃街养夫郎》 40-50(第6/14页)
命徒,一旦吃上一点官司,那程家绝对会被纠缠不休。
至于邱家可没有程家这般的气魄。他们不敢像程家那样直接将那笔银子从账本上划去,与黑心钱庄一刀两断。
可他们又不能不这么做。官府的人已经查到他们头上了,他们要是再不做取舍,得罪黑钱庄还是吃官司,到时候都由不得他们了。
偷鸡不成蚀把米,有趣。想必程喜很快就要出来摆小摊了。自己也得加紧研究研究炸鸡的酱料了。
陆轻寒不像简时安那般转得快,可他见简时安脸上的笑容更加得体,他便知道这件事绝对不像钱炜说得那般简单。
现下不说是由于钱炜在场,简时安不方便说。但不代表关起门来简时安不会跟自己解释。
想到这,陆轻寒不轻不重地捏了捏简时安的手指。得到对方安抚性的抚摸后,他便更加安心地等待着。
“钱老板,炸串要是再温着就不好吃了,您快尝尝我这儿的新口味。”
简时安将温着的油纸包塞给钱炜,一字都没提对方带着的那几个哥儿,更没说关于邱家和程家的任何闲话。
钱炜表面上没说什么,可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就冲简时安没有在这跟他议论一句程家与邱家的是非,钱炜就明白简时安这人能当朋友处着。
别看他说了这么多,可时间上却没过多久。现在这个点儿,人们该赶路的赶路,该吃早点的吃早点。
对于炸串这种东西,也就是吃过早点后来打打牙祭,现下简时安这里还真没什么生意。
钱炜不客气地打开油纸包,咬下去的第一口便知道简时安又有了新点子。
之前的烙馍卷炸串都是配上咸酱,鲜香四溢。可如今这一口却是夹杂着芝麻香味。
钱炜知道,这不仅仅是芝麻油的味道,起码普通的芝麻油绝对不会让他一口下去就像是来到了西南角的芝麻地前。
想着打听人家的配方有些不符规矩,钱炜并没有开口询问。但他的咀嚼的速度却是越来越快,不一会儿功夫,油纸包便见了底。
像是终于缓过了神,钱炜掏出帕子仔细擦了擦嘴。他目光灼灼地望向简时安,在他的眼中,这个人不是一个普通的小贩,而是一个宝贝疙瘩。
别误会,钱炜只是单纯地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对于简时安的脑袋瓜的喜爱。
作为接下来的合作对象,他可太期望简时安的手里能有着数不尽的点子了。
“简老板,刚刚的多少钱?咱们说好,这回可不许少收。”
钱炜知道简时安对于自己带来的讯息会很感兴趣,但他也不是那种贪图小便宜的人。该收钱就收钱,该交朋友就交朋友,公私分明这才是他看重的。
“五十文。”简时安还是没有多要。他只是将成本大概算了算,七个卷饼里都揣了不少炸串。
不止是寻常的炸蔬菜,还有炸耳菇,炸鸡蛋,这些他都是没有按照市场价算,大致算算成本就行。
对于钱炜,简时安有心交这个朋友。对方之前与自己说了学徒一事,别看对方只是问了问就销声匿迹,可李秀和程喜这两个学徒的到来,背后肯定有钱炜的功劳。
更别提对方这次一溜提了六个人,他只要收一半就能解决短期内用工难题。这就是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凑到一起去了啊!
“简老板,您就是太客气了。”
钱炜知晓对方是承自己的情,当下也不多说什么,就按照对方的出价付了钱。
见这边事情结束后,他带来的六个哥儿也都围了上来,钱炜的腰杆也顺势挺了起来。
“您看看,我给您带来了一些学徒,在各自的家族里也都是能拿得出手的哥儿。您要是看得顺眼得话就收下他们,也好给您打打下手,减轻一些负担。”
第45章
姚策近日总觉得自己的左眼皮乱跳是有原因的。可他寻遍了山头也没有找见梦寐以求的古树,也没有得到订单增多的消息,难不成这眼皮子乱跳不是什么好事?
也不对啊。不是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嘛,他分明跳的是左眼皮。再说了,前两天上山之前他还见着喜鹊在枝头叫唤呢!
“姚老板,您可真是大忙人啊。我这小摊出了一些新品,给您炸点尝尝?”
说话的是他的老熟人。扑鼻的香味让姚策反应过来,自己这是逛到了简时安的面前。
自从上次套了对方的话,自己回去之后不是在督促工匠们提高技艺,就是在山上找竹料,忙得不亦乐乎。
现在看来,简时安这里倒是有了大进展。
姚策当下也不推辞,伸手点了所有品种的炸串。尤其是现下卖得火热的油炸耳菇,这东西他可是听铺子里的工匠们提过。
别看简时安只是用一口油锅起家,可里面的门道绝对不简单哩!
为什么这么说?现在的淮水城里做炸串生意的有很多,不止如此,大家伙在家自己做饭的时候也会闲来无事炸上几串解解馋。
炸串嘛,不就是瓜果蔬菜这么一切,然后分批扔进油锅里这么一滚嘛!
至于那耳菇,街面上卖这玩意儿的有很多,买回家随意撕扯,不就有模有样了吗?再跟着简时安学,给耳菇挂上面糊糊,有条件的就再下个鸡蛋。
话是这么说,姚策也干过类似的事情。不过他炸的不是耳菇,而是一些吃不完的菜瓜片。
那些个总是埋头苦干的工匠倒是对这些有油水的东西很感兴趣。每每到了午饭时,总会有人站出来想要搞点新花样来改善改善伙食。
姚策这个老板并不是甩手掌柜,平日里也是会和工匠们一起吃喝,别人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一点也不搞特殊。
所以他对于工匠们的手艺最为熟悉。不夸张的说,铺子里的那些工匠,除了做木工手艺还有些欠缺,其他的哪哪都好。
光是做饭的好手就有好几位。各位都是走南闯北的好汉,有的人家乡不是淮水城周边的,平日里也会做些家乡美食供大家伙换换口味。
往夸张的方向来说,他的那些个工匠不适合做木工,应该组合起来开个餐馆,保管生意比现在好。
可就是这些好手,对于小小的炸串都犯了难。
姚策安静地站在一旁看着简时安的动作。对方是如何切菜的他是看不到,可那些个瓜片薄厚一致,就连斜度都差不多,由此可见对方的刀工了得。
至于其他的手艺,现下里也没有计时的工具,姚策只能在心中默默给简时安数着拍子。
你还别说,简时安在什么时候掀开锅盖、什么时候盖上锅盖,这些深究起来都是有门道的。
出锅的青菜是油亮亮的,出锅的耳菇是金灿灿的,那些个炸蛋更是漂亮得没话说,一点焦边都看不见。
这些都是要功夫的。
姚策趁着简时安给炸串去竹签的功夫将自家工匠们所做的炸串与简时安手上的那一盘做比较,这么一比还是对方适合干这一行。
没有炸焦也就算了,最让姚策不理解的是,对方是如何做到每一次出锅的菜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