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靠经营小吃街养夫郎》 30-40(第4/14页)
那就去反抗。
“说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不是觉得你所能提供的价值远没有对方提供的要多?
“程喜,你要记住,人都是看重利益的。一旦你自身所能为家族提供的利益超过所有,那他们巴不得替你挡去所有你不喜的。倘若你还是这般弱小且毫无价值,那也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简时安的这番话就像是一柄重锤一般,重重地砸在了程喜的心头。
或许不只有程喜一人,陆轻寒也在一旁默默地消化着他的话语。
他知道简时安与旁人的不同,知道他的眼界、他的思想已经远超这个时代的大多数。
对方的这番话就像是印证了他的心声,也印证了他的想法。
你程喜只有自己救自己的份,总想依靠别人来帮忙,这辈子都别想翻身!
程喜张了张口,终究叹了口气。这口气像是终于卸下了长久压在他心头的包袱,让他整个人都仿佛是焕然新生似的。
“我想我大概知道应该如何去做了。师父,请问我现在可以出师了吗?”
简时安迎声看向程喜摆放在盘中的青菜,裹满了油光的青菜叶青翠欲滴,看得人食指大动。
他知道,这才是程喜的真实水平。
“当然可以。不过程喜,师父得要提醒你一句,有的时候发散一下思维,将其他的食材与‘炸’相匹配也不失为一个奇妙的方法。”
简时安就差没有将致富的点子喂到程喜嘴边了。见程喜依旧有些懵懂,他终究没有狠下心,还是开口提醒道:
“今后若是有空就多与李秀交流交流吧。我这个做师父的没办法提点你一辈子,旁人更是没法做你一辈子的军师。今后凡事都得靠你自己。”
陆轻寒自然知道简时安的想法,对于这个弟子他也是既爱又怕。
程喜在身份上与他可以说是同病相怜,他得知对方的苦楚时自然是心疼的。
但同时他也没有忘记简时安的担忧,他更是没办法站在道德层面指责简时安。
他为什么要去指责简时安?对方作为师父已经够仁至义尽了,对于程喜今后的发展也指出了明路。
无非就是没有将炸鸡、炸肉这种创新办法告诉程喜而已,这并不是可以被世人拎出来批判的点。
想到这,陆轻寒稳定了自己的心神,邀着程喜吃了午饭再走。
程喜在饭桌上仔细请教了简时安摆放小推车的注意事项,并将自己的想法与简时安的建议相互碰撞,终于从中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营生之路。
之前他想过在贵族圈子里推行炸串不是不可行,但是这背后需要叔父程实的推动。现如今叔父顶着父母的巨大压力保下他,他不能再去麻烦叔父为自己背书。
程喜决定还是从小推车做起。不过摆放的位置却不是简时安待的那条街,而是去往清宴园的必经之路上。
并且他还打算与叔父进行合作营生,请叔父在制作菜单的时候将他的炸串写在上面,只不过却要添上“外送”二字。
这也是根据简时安的建议来变化的。程喜不知道,这“外送”二字原一开始本是“外卖”。
简时安想着“卖”这个字在古代不宜添在菜单上,且这个字会让顾客觉得这种东西还得要再添钱进去,这样不利于程喜的起家。
他建议程喜与叔父程实签下合约,用相应的利润分成来做成这笔买卖。
简时安不知道,火遍大梁朝南北的“外送”生意就是由程喜这里开创而来的。
送别了程喜,简时安手下已经没有门徒了。可他却没有就此放松,反而是更加努力地想要将炸鸡的配方调和出来。
不是他杞人忧天,而是未雨绸缪。淮水城的炸串小推车已经有了十几家了,光是他这条街上就冒出了三四家。
这些小推车无疑都是仿照他的小车模样打造的,甚至简时安远远地看过一眼,大致能看出制作工艺应该是同出一辙。
不过古人也有古人的好处。起码简时安没有在自家小摊周围的五里地内发现别人家的小推车。想必他们也不好意思真正地在简时安的地盘贩卖。
这个时候,简时安不得不去联想现代的夜市。
别的不说,就说他待的那个夜市吧。摊位与摊位之间也就隔了一仗长,你家的柱子能挨着我家的小车车身,别提有多挤了。
现代的人口爆炸导致摆摊的地盘根本无法施展,有的时候更会出现口角摩擦的情况。
这些都放在一旁不提。重点是现代人的跟风模仿能力。
现代的网络发达迅速,通常你家有什么创新特色被人拍成小视频放到网上后,保不齐第二天就会有无数同样的东西出来。
不止如此,如果行人逛夜市的话,他们通常会发现小吃都是扎堆出现。这边刚路过一家炸串,前面隔着两米又会冒出一家同样的炸串。
名字不一样、炸串种类不一样,但是食物出锅后入口的口感是一样的。
并且全华夏的夜市都几乎一模一样。什么炸鸡柳、炸鸡锁骨、烤冷面、鸡蛋汉堡……这些食物从卖相到口感都是一脉相承的。
再瞧瞧古代的小吃,跟风模样的能力也是很厉害,但是古代人却不会将山寨的食物放在正主面前叫卖。要卖也是离了十里地,根本不会打扰到简时安的生意。
不止如此,简时安还发现他的客户群体几乎是固定的。先前那些给他捧场的大商贩们也依旧选择他的小摊,一个个前来买食的时候还都表示着忠心。
“简老板,您放心,咱们就认准您家的口味!”
“是啊是啊,那些人仿得了形却仿不了精髓。我去尝过,那味道不咸不淡,跟咱们家一比那是差远了!”
简时安知道,这些商贩们可不是说虚话的人。他之前就跟程喜说过,人都是看重利益的。
倘若其他家炸串的价格比自己的低廉、口味也比自己要好的话,这些人还能围在自己这?
简时安笑着应下了这些奉承话,自己则是丝毫不敢有所懈怠。他也有打探过消息,其他人的炸串并没有像他这样卖一文钱一串,有的干脆是捆绑在一起销售。
比如一捆青菜再加两个鸡蛋,或者是三串五串连在一起卖。前面有的人说得不错,这些人的模仿根本没有仿到他的精髓。
炸串就是要一串一串挑着选的,而捆绑出售则大大降低了人们的期待值。
更何况简时安的小摊不只有炸串一样。他会根据每日的流水来判断顾客是否吃腻了炸串,从而换成铁板鱿鱼与凉皮。
大概就是因为简时安这样的营销策略,三种小吃轮着来,这才让他彻底在淮水城的美食界站稳了脚跟。
“简老板,您这桌子怎么变少了?是不是学徒不够了?”
说话的是总是热衷于炸蛋的胡洋,他是第一个提议简时安摆桌子的主顾,每每简时安又新品出来他也总能第一时间捧场。
这搁在现代也算得上是一位天使投资人了。
“胡老板,实话实说,咱这最近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