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端敏公主的团宠日常: 113. 番外五 撤藩前奏,公主们的选择……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清穿]端敏公主的团宠日常》 113. 番外五 撤藩前奏,公主们的选择……(第1/3页)

    摔跤毕竟是蒙古人的强项,大清想要一面倒稳赢是不可能的。以往的比试,在蒙古有意放水的情况下,双方基本打成平手。这次有乌晶晶一群人加入,不管男子这边还是女眷,大清头一回凭借自己的真实实力略胜一筹。

    玄烨高兴不已,同时也更加注重对满族男女的武艺培养。

    郑亲王与鳌拜年纪大,战斗经验丰富,玄烨干脆就把训练士兵的事情交给他们俩。其实也不用两人亲力亲为,只让他们作为总统领监督而已。

    郑亲王阴阳怪气无人能及,鳌拜出了名的严格,有他俩在,绝对能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

    自打大清入关,随着南明的覆灭,贵族子弟开始呈现懒散的现象。如今才刚刚开始看不出什么,假以时日,玄烨很担心他们奢靡成风、一个个全部变成纨绔子弟。

    幸好有鳌拜,玄烨直接规定,凡官员子弟满十三必须入伍参加训练,以三年为期限,三年后可选择是否继续训练亦或者归家。继续的则是往武将方面培训,不想继续选择回家的,后续就有他们各家的长辈负责。倘若也想入朝为官,就要跟其他人一样参加考核。

    除了官员子弟,平民之间也有要求。大清明文规定,只要是在旗的每年都会有补贴,这一制度本来是为了凝聚民心,如今天下太平就成了某些不事生产、懒惰之人的借口。

    反正有人养,躺平多好,何必奋斗呢。

    如今,玄烨直接打破了他们这一幻想。只要你还想领取补助银子,就必须出人入伍。他要的也不多,每户人家只要有一个在军营训练的,这家就可以继续领取补助银子。若是一个人都不想出,呵呵,那就不好意思了,想要生活、想要银子自己动手去吧。

    这一政策出来,除了好吃懒做之人,其他百姓无不拍手叫好。

    入伍好啊,入伍国家不但会教导孩子武艺,还会教识字。不用自家出一分钱就能学到本事,若表现好说不得还能当官,在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政策出来那一年,八旗子弟都疯了,纷纷来报名,到最后玄烨不得不下旨只招收十三至十八岁的未婚少年。其他人这才带着遗憾离开。

    玄烨继承了顺治帝的遗志,励志促成满汉一家。八旗子弟有这么个可以当官的途径,汉人那也不可能没有。

    只跟八旗强制要求不一样,汉人这边纯属自愿。愿意入伍服兵役的国家会给一定的补贴,不愿意的也不强求。兵役时间一到,满汉都一样可以选择回家或者继续深造。

    相比起八旗的人满为患,汉人这边报名的就略显稀少。因为在他们心中,当兵就意味着死亡,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没人愿意去当兵。他们有手有脚可以种地为生,虽然苦了点,但生在安全。

    说少,是以汉人基础作比较,实际上汉人中报名的也不少。甚至因为汉人基数大,报名人数比满人还要多一倍不止。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家里穷活不下去的,再有就是头脑聪明想要借此改换门庭的。

    反正这几年大清歌舞升平,没有战争,混个三五年学成归来,什么都解决了。

    学武风气如火如荼,乌晶晶看着眼热,她与四公主几人一商量,自己出银子也办了个‘女子武校’。

    大家都长大了,总不能跟小时候一样每天只知道玩耍。若要她们跟京中贵妇一样,今儿她家喝茶明儿你家赏花,她们也不愿意。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找点事情做。

    乌晶晶办的‘武校’旨在能让女子强身健体。

    跟男子相比,女子人生中还有个大坎儿就是结婚生子,不少女子就卡在了这一关。

    当时乌晶晶就在想有什么方法能让女子身体强壮,顺利度过这一关。

    医术她不懂,培养接生婆不太现实,她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让大家都习武来强身健体。

    习武可以强身,万一遇到危险还可以保护自己。

    老师就是她跟四公主等人。

    当然,她也不是只教导对方武艺,除此,她还花费重金请了不少有一技之长的书识字都在她们教导的范畴内。

    女子学校前所未有,刚开始几人也不敢做大,只在京城招收八旗女子。不是她歧视汉人,而是汉人女子规矩严格,她做的这些事情在很多人看来是离经叛道的,就算她想,也未必有人愿意让自家姑娘来。

    当然,若是有人愿意来学,她也是不会拒绝的。

    因是头一次办学,为了打出名气,她不但不收钱,若有人来学习头两年管吃住,从第三年开始如果还愿意学习的话,每个月还会给半两银子做月钱。

    有了事情做,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转眼就到了康熙十年。

    大清入关之初,南明政权尚在,八旗兵力严重不足,因此大清换地决定将汉人降将有功者分封管理这些地方。

    其中,吴三桂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兼辖贵州;尚可喜封平南王,镇守广州;耿仲明封靖南王,死后,其子耿继茂袭封,镇守福建。此三方势力被称为‘三藩’。

    除此之外,异性藩王还有两人,孔延训与孙可望。

    孔延训,定南王孔有德之子,孔有德被李定国杀害后,继承其父职位镇守桂林。

    孙可望,原是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大西政权主要将领、南明永历时期权臣,张献忠过世后降清,被封为义王。

    虽都是降将,吴三桂等人看不上孙可望,认为他‘卖主求荣’。

    顺治末年孙可望与其子过世,余下第三子孙征灏。孙征灏能不足,其势力在几年间被吴、尚等人瓜分。

    而孔延训因被济度所救,对朝廷十分忠心,回桂林之后一直按照朝廷的律法兢兢业业发展,不与吴尚等人同流合污,同样被他们排斥在外。

    为何用‘同流合污’这个词?

    藩王在所镇守的省份权力甚大,远超过当地地方官员,并可掌控当地军队、税赋等。

    与孔延训不同,吴尚耿三人每年都会以云贵等地收成不好为由,不但拒绝缴纳赋税,还跟朝廷要钱。并且他们还私养精兵,手中所握兵权远远超过其职位。

    玄烨几次训斥、责问,三人都装聋作哑。

    他们似乎笃定了大清皇帝不敢兴兵讨伐,越发肆无忌惮。

    刚开始,玄烨也确实没时间和精力与三藩做争斗,只能由着他们兴风作浪。

    或许正是这一态度让他们肆意张狂,三人在封地横征暴敛,弄得百姓怨声载道。这还不止,除了和顺之外,建宁与温良公主仗着吴、耿二王的势力,在京城也是无法无天。

    她们不但对着宗亲命妇颐指气使,甚至还妄图插手乌晶晶几人的产业。

    因为她们发现,不过短短几年,原本她们嗤之以鼻的,乌晶晶她们越做越红火,越做越壮大。她们也不是没想过学习乌晶晶开办学校,只是也奇怪,明明她们开出的条件比乌晶晶好,去她们那儿的人少之又少。

    也不能说少吧,就是跟她们预期的不一样。去她们那学习的大都是贫苦农家想要占便宜的汉女,八旗出身的女子特别是官宦人家的子女还是更愿意去乌晶晶那边。

    建宁与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