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揽月映同尘》 200-215(第4/18页)
触怒雍朝的皇帝;好了,人家出入大宣皇宫如入无人之境,还随手就炸掉一座偏殿;与他论理算账吧,人家直接列出九千岁的功绩,竟是大宣苛待功臣;惹急了再宣告的天下皆知,大宣还要不要脸皮···
如此,大宣竟是只能吃下今日的亏。
这便罢了,雍帝不只为陆寒尘要了郡王爵位,还狮子大开口要出其他好处···如此种种,本来是可以避免的,都是杨崇武太过小人之心,非要当众扒下九千岁蟒袍···
果然雍帝说的对,屠户之子能有什么远见卓识。
如今捅了马蜂窝,这位倒好,不说怎么商议后续事宜,倒有脸在此喊打喊杀;既然如此有谋略与胆魄,方才被龙甲卫压制住的时候,怎不见他痛斥雍帝的过分之举?
可见,这位还真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
同是大将军,看看定国大将军,人之前也看不惯陆寒尘,却也一再阻拦;又在雍帝张扬时诘问那人,一心保全自家陛下与大宣的颜面;虽然被雍帝讥讽回来,可至少人家尽了心力。
当然,他们这些人也惧怕方才龙甲卫手中的火铳,他们也不敢痛斥雍帝所为;然而,他们也不曾落井下石,也不曾羞辱陆寒尘,勉强算是问心无愧;对,今日种种···都是杨崇武这个卑鄙小人自作自受,还连累陛下与大宣将被天下人耻笑。
大殿内除了这几人对上杨崇武发泄心中不满与方才所受的憋屈,还有不少人在讨论方才听到的内容;一部分人还是不相信他们往日唾弃的九千岁竟是个高风亮节之人,一部分人则围拢在江越身旁,想要看看那几张纸,确认上面所写究竟是不是真的,说不得只是雍朝皇帝要为陆寒尘经营个好名声罢了。
江越终于从回忆中回神,对着周围的人点头:“本将军确认这上面记载都是真的,因为···五年前本将曾在西疆见过这上面说的张大人;那时本将远在边境,不太熟悉朝中的很多官员;虽在邸报上看到过张大人被斩首,在边境遇到时还以为是人有相似。”
如今得知这些后细想,才明白他当时遇到的那位姓张的文士,根本就不是游历到西境,而是被陆寒尘救下后送到西境隐居的张大人;江越的记性好,已经想起当时的邸报上说的这位张大人犯下的是忤逆陛下之罪,而本该斩首了的人却出现在西境···
围在他身边的一位上了年纪的文官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张大人就是当初言辞激烈劝谏先帝不该沉迷丹道,从而致朝堂一片混乱,被一阉佞掌握权柄···
可想而知,那般言辞直白又激愤的劝谏,先帝怎么可能忍下,直接令陆寒尘抄家;而那张大人所言阉佞,其实就是掌权的陆寒尘;却不想···被人诋毁至此,陆寒尘依旧暗中保下张大人,只因为张大人是个有实绩的好父母官···
且照江越所言,他在西境遇到张大人时,那人看起来并不是贫苦交加···几人面面相觑,或许他们一直以来都误解了九千岁;被他们唾弃贪墨金银的九千岁,其实给每一个被他护送出京的蒙冤官员都备了能生活下去的银子···
越想越是这么回事,很多人心中的羞愧之意加深;此时再听到杨崇武还大言不惭诋毁陆寒尘,还言辞灼灼说要领兵踏平督主府···
那位上了年纪的文官直接甩袖:“镇北大将军如此大言不惭,难不成是忘了方才受制于人?不若您现下先到大殿门口,看一眼被炸毁的偏殿,再估量一下我们可有此等威力的武器!”
转身又对上首显然动了心思的少年帝王谏言:“臣请陛下切莫听信镇北大将军冲动之言!”
这位文官是个清醒的,若是陆寒尘果然犯下方才首辅大人所言的三十条大罪···即便雍帝招摇,即便大宣比不过雍朝的武器与铁骑,他们也会支持杨崇武所言,死战也要守护陛下威仪,宁死也要守卫大宣国威···
可手中的纸张烫人,若上面记载皆属实,大宣再去围剿督主府···只怕那位雍帝陛下很快便会将这些纸张传遍天下,再将今日朝堂上发生之事宣告出去···
大宣将再无礼法与国威可言,真正成了过河拆桥、反复无常、清算功臣的···昏庸朝堂!
到那时,将要寒透多少人的心,还有人敢为大宣效力?
第 204 章
总之, 大宣这一日的早朝格外热闹,文武百官从来没有今日这般的大胆直言。
有说镇北大将军被雍帝下了脸面是自找的,都怪他没有容人之量, 甚至还有说他是小肚鸡肠的小人, 非要将陆寒尘逼入死地;这回好了,谁知一介阉宦身后竟有整个雍朝给他依仗, 惹得雍帝直接就给了大宣一个下马威。
还有新帝与杨崇武一派的官员,抓住雍帝进入大宣竟然没有递上国书这一点,更有雍帝今日在太和殿的招摇···力挺镇北大将军的奏陈,围剿督主府, 还给雍帝一个下马威, 叫他明白大宣不是好来的。
也有明白的,除了附和指责杨崇武之过, 也力劝陛下不能冲动;毕竟大殿外就是被炸毁的偏殿,谁都不知道雍帝手中还有多少如此威力的武器;便是大宣有红衣大炮, 难道还能炮轰督主府不成?
传言那位雍帝陛下是当世高手, 别红衣大炮还没运到督主府附近,龙甲卫就来炸了整个皇宫;这种事情又说不准,只看今日那位雍帝的嚣张气焰, 就知道龙甲卫恐怕真的深不可测;人活一世,谁不惜命?
最关键的, 陛下还住在宫中;难不成为了给雍帝一个下马威,便要大宣的帝王先搬出皇宫,还要隐藏下落不成?
自古有言,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谁也猜不出雍帝与他的龙甲卫手中有多少吓死人的武器, 就算不顾及他们这些朝臣的性命,难道便不顾及陛下与皇族的安危了么。
是江越打断了如同菜市场般的吵闹, 对着陛下谏言;依他在出使雍朝时打探到的消息,雍朝武备为当世最强,因为雍朝有一位专研武器的工部尚书卫昭;雍帝敢如此大摇大摆来大宣接人,便说明他已经证实了那些武器的威力,殿外被炸毁的偏殿便是证明。
因而江越完全否定了杨崇武的冲动之言,还有方才围拢在他身边的几位文臣附议,同时说出了他们方才想到的顾虑;若是雍帝真的在京都遇到什么刺杀与袭击,只怕大宣立即便能臭名远扬,对大宣的将来影响过大。
江越横一眼还不服的杨崇武,扭回包括少年帝王在内所有人的注意力;当务之急是解决雍帝方才提出的给陆寒尘的封赏,将人早日送出大宣才是正经。
并不是江越不芥蒂谢令月今日在太和殿的所为,即便他心悦崔砚,已决定余生大半的时间生活在雍朝,可也改变不了他是大宣子民,当以家国荣耀为先;然而他又是个是非分明的性子,今日早朝发生的一切,本就是新帝与杨崇武操之过急,还逼人太甚。
如今又知晓原来陆寒尘暗中为大宣朝堂做了那么多,是大宣真正的功臣···江越心中便没了杨崇武那种义愤填膺,更歇了为大宣讨回颜面的心思;且他太了解谢令月,那人今日是动了真怒,他既然能为陆寒尘洗清身上背负多年的污名,便也是打定了主意要为心爱之人讨回该得的一切。
要说谢令月与陆寒尘缺那点金银财物么,非也;且陆寒尘也确实是做好了不取大宣任何好处离开的准备,怪只怪江越没有尽全力拦下新帝与杨崇武的作死行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