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山,你随便捏: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的江山,你随便捏》 90-100(第8/19页)

双胞胎脚下一个踉跄,差点就栽倒了,没想到这火最终还是烧到了她们身上!

    “姐夫,那些字咱们可都认识,能考什么?”尚小霜垂死挣扎道。

    尚瑾凌手指点着下巴道:“那多了去了,成语解析,文章提意之类的,想考什么就考什么。都学了这么多年了,怎么样都能写出语句通顺的文章来了吧?”

    高学礼颔首:“自然。”双胞胎正要说话,却见他眼神微冷,“若是这样都不会,那我这夫子就白当了。”

    瞬间双胞胎闭上了嘴。

    而尚瑾凌道:“其实每次大考可以结合实际,既然咱们是尚家军的后代,今后必然从军,可以请祖父或者姐姐她们这些将军给出考题,可写战报,可做分析,看看是否全面,这样就更加深入了。”

    “行!”西陵侯赞赏道,“谁若写得好,老夫重重奖励!”

    高学礼一听,沉吟道:“那就得评个名次出来,谁学得好,谁学的不好,一目了然。”

    “考得好自然排在前头,可考得不好怎么算呀?”尚小雾扭曲着脸问。

    尚瑾凌道:“可按照分制,划最低及格线,过了就算可以,至于没飞过去的……”

    “咋样?”

    “过年就别想玩了,在家里努力吧,重考一次。”

    “那万一重考也没过呢?”

    “老夫就请他爹盯着他学,除非是傻子,否则怎么样都能过!”西陵侯道。

    尚瑾凌眨了眨眼睛,这不就是请家长了吗?

    双胞胎:“……”

    尚泱泱:“……”

    好可怕!三个人瞬间如乌云笼罩,前途昏暗。

    然而西陵侯见此,瞪眼道:“做什么垂头丧气的模样,毫无精神。”

    三个人统一瘪了瘪嘴。

    西陵侯叹了一声,“你们总头疼读书,放纵自己不好好学,可现在偷多少懒,以后就得吃多少亏!这次新政,朝廷颁布政令,已经传过来了。文官所写,皆是文邹邹的话,你们若看不懂,就得跟百姓一样必须借助旁人,怎知旁人不会胡乱解释,糊弄你们呢?好好读书,别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好吗?”

    尚泱泱不懂,但是双胞胎却微微一怔。

    尚瑾凌将手里已经批改完的卷子交给尚泱泱道:“泱泱,作为班长,你将这些卷子送到同窗手里吧,告诉他们将错误的,空白的填上,然后背诵三字经第一部 分,下堂课抽背。”

    泱泱:“……”这就要开始了吗?她可以想象小伙伴们收到这份课后作业时的崩溃。

    “背不出……”

    “留下来。”

    “好吧。”泱泱艰难道。

    “祖父。”尚瑾凌然后看向西陵侯。

    后者摆了摆手,“你俩跟老夫过来。”

    第95章 新法

    这边西陵侯带着尚瑾凌和高学礼走进书房,直接指了指桌上道:“新政你俩应该是最关心的,过来看看吧。”

    尚瑾凌和高学礼互相看了一眼,高学礼便拿起桌上的文书,很厚,可见内容有许多,高学礼分了一部分给了尚瑾凌,看完自己手里的再彼此交换。

    一时间屋内悄无声响,西陵侯皱着眉头,神色间带着一丝忧虑,显然他已经看过了。

    杨慎行上台,不管是京城还是地方都注视着,等着他下的动作,然而没想到这动静却是极大。

    “三司条例司。”尚瑾凌看着这名称,“这另设的部门,是否也是高大人之意?”

    高学礼颔首:“新政法条诸多,历时许久,必然需要专人来主持跟进,统筹大局,是以另置条例司,独立与六部之外。”这是早些年高自修与杨慎行共同商议的结果,高学礼并不意外,面色稍缓,“杨大人果然按此而设。”

    其实放在后世,也会专门成立一个特别部门或者小组,只是尚瑾凌关心的是:“姐夫,这些官员从何而来?”

    高学礼回答:“按理条例司会抽调六部主事,集户部税法,工部水利,刑部司法,礼部科举,吏部选官,兵部军制共同完善制约,另选派新晋进士作为文书。”

    尚瑾凌看着手里的名单道:“那就可惜了,这当选的大多是端王之人。”

    高学礼离开京城太久了,于这些官员相对陌生,然而尚瑾凌这么说,便是十有八九,他只能叹息道:“还真是成了敛财的好机会,那么不出意外,尽早实施的条例必然跟钱财有关。”

    尚瑾凌举了举手里详细的官文,凉凉地说:“二月免疫法,三月平输法,就这么两个月,已经实施两则大法了,都是敛财的好法。”

    而且沙门关离京城相距千里,如今送到西陵侯手上的消息已是滞后了一个月。

    所谓免疫法,并非直接免除百姓的徭役,而是采用银钱代替的方式,有钱又不愿意服役之人可用银钱赎买,官府收取役钱之后再雇佣没钱的百姓修水利道路,以此达到双赢之举。

    “看似行得通,但是百姓能有多少钱,能够赎买的寥寥无几,所以就要将原本就不需要服役的官户人家,寺庙道观都给划分进来,所谓助役之钱,虽然较百姓少了许些,但终究会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尚瑾凌指着其中的条例说,西陵侯听了不禁问道:“其实钱财多掌握与这些人手里,又呼奴唤婢,就如咱们西陵侯府,不差这几个钱,交上一些,让因为服役耽搁农事的百姓得到补偿,也是一件好事。”

    “但是祖父,太快了。”高学礼道,“这样做,钱是到不了百姓手里的。”

    西陵侯皱了皱眉。

    尚瑾凌说:“只要关于钱财流动,必然需要监察和约束,才有可能让每笔钱落到实处。这条法例一颁布,条例司只要给地方施压,这些大户的银钱的确不能少交,但流向的只会是朝廷银库,从下往上涉及新政的官员口袋,以及端王手中。至于百姓,只要不增加徭役,就已经谢天谢地。”

    “那这政策,岂不是……并非好策?”西陵侯不由地看向高学礼。

    尚瑾凌道:“策是好策,但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必然是把双刃剑,与初衷背道而驰。”

    在后世,任何法条法规颁布之前哪个不是先有大量的调查,线上线下民意问卷,深入城乡实地考察,做完这一切的前期准备,才会选择一个或多个城市试点成效。

    像这样不到三个月时间就颁布两条法规,什么准备都没有,直接一拍脑袋,不出事才有鬼。

    高学礼之前跟尚瑾凌经过多次详谈,对新政已经有了重新认识,他叹道:“平输法又何尝不是这样,本是为了让百姓少有负担,以朝廷调控之力达物资供需平衡,可在实施过程中,哪有那么容易,一环一环,涉及到太多的人和事,匆忙而为,必漏洞百出,唉……”

    尚瑾凌曾今担忧的预设已经慢慢地成真,高学礼看着这轻飘飘的一纸官文,心情变得极为沉重。

    然而这些与西陵侯府并无太大关系。

    “凌凌,学礼,老夫细看过,并没有提到军改一事,你们看,是不是会缓一缓?”西陵侯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