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热热闹闹大杂院[七零]》 17-20(第8/17页)
现在是1974年5月底,马上下个月她就能拿到高中毕业证了。很多同学在这个月都没去上学,就等着下个月头拿到毕业证各奔东西。
按照她打听的,有些人已经确定下乡,有些人则是跟她一样结婚留在城里。还有极少数人家里有关系的,则是花钱弄到工作后留在城里。
顾立冬说等她拿到毕业证,看看能不能托关系给找个工作。何玉燕对于这个没多大的执念。
她知道再过几年,市场开放后到处是赚钱的机会。铁饭碗到时候也不铁了。家里花大力气去弄工作并不划算。
这具身体今年18岁。高考重启的时候也就21岁。完全可以去考个大学,然后走上一辈子进体制的老路。
何玉燕做规划的时候,把这条路线清楚写下来后。想了想,又从高考那划分了另一条分支出来。
她的精神年龄也就22岁。事实上对于社会没有多少经验。体制是好,但在几年后那个猪都能上天的年代,她又想趁着这股东风,赚钱成为人生赢家。
就是自己有点懒,可能不太适合做实业。
何玉燕想了想,在笔记本刷刷写下几行字。事业规划可以先规划,反正她又不是一个人。到时候有顾立冬帮忙,很多事情应该不会太难。
写写画画,时间就过得很快。而外头院子则是渐渐热闹起来。
“燕子,出来跟咱老邻居聊聊呗。”冯大妈的声音从院子外传了过来。
屋子面对院子这一面墙,除了一扇门外,就有一扇窗。而窗边正好就摆着书桌。
这会儿冯大妈一喊,何玉燕抬头就能看到对方在院子朝自己招手。
在她身边坐着的,还有隔壁江婶子、对门曲大妈三人。这三个人是大杂院比较好相处的。何玉燕把笔记本一收,直接就走了过去。
“立冬今天出车了。你一个人在家要是无聊,就出来跟我们说说话。如果跟咱老婆子没话说,还可以去找咱院子的小媳妇。像朱家的招娣没有工作,天天在家带孩子。你跟她年纪差不大,可以聊聊。”
冯大妈热心地介绍这大杂院的小媳妇情况。
“下班后还能跟曲大妈家的丽敏、隔壁程茉莉、前院的沈小妹一块儿说说话。”
这几个人中,除了孙丽敏,其他两个都是这几年嫁到大杂院的小媳妇。
“等建设他媳妇嫁进来,就又多了一个说话的人。”
何玉燕对别人的好意还是领的。但跟董建设的媳妇说话就免了。
她笑笑不说话,就坐在那听着三人说起顾立冬小时候的事情。
“你是不知道,立冬刚被顾老爷子抱回来的时候,那样子一看就是刚出生没多久的。当时天气刚好是立冬,那个冷哦!还下着鹅毛大雪。听老爷子说,这孩子是被一张报纸裹着,直接丢在垃圾堆的。”
冯大妈说起这个满脸都是怒意:“那么冷的天气,那孩子抱回来整个儿都发紫了。要不是林老爷子懂些药理知识,当时就救不回来。也不知道哪个当爹妈的这样狠心。大冬天就丢孩子。”
何玉燕是知道顾立冬很小就被收养的。但没想到居然是刚出生不久。而且旧报纸包着就丢垃圾堆。显然,干这个事情的人不太像亲爹亲妈能干出来的。
特别是顾立冬还是个健康的男婴。
“那当时有找过警察吗?”
曲大妈一听,立马说道:“怎么没有!当时就找了。但派出所那根本没人报案说丢孩子的。最后顾老爷子寻思着干脆自己养得了。”
听到这些,何玉燕心中有了些计较。但她没吭声,准备看大妈们说这些的用意。
果然,接着就听到江婶子说:
“立冬这身世你是知道的。他从小在咱院儿长大。大家关系都还可以。郑大妈那人就是那样,说她坏也没坏到底。你刚嫁进来,就跟她完全闹僵了。外头的人不知道,怕是不知道怎么编排你们夫妻。”
何玉燕也没反驳,耐心等江婶子说完,这才道:“婶子,我能说的就是只要郑大妈跟董家其他人不来找麻烦,我就不会怎样。”
话题到这里就打住,何玉燕也回家继续写自己的人生规划。顺便吃了几片昨天烤好的猪肉脯,心情那叫个美。至于旁人如何就不是她该在意的。
中午,直接用一早就上锅熬的筒骨汤做汤底,加了把挂面,一个煎蛋。简简单单就是一餐。
但何玉燕觉得自己吃的简单,搁旁人眼中就有点奢侈了。
这不,在西厢房耳房边上水槽洗东西的孔大妈,看到何玉燕端着这么一小盆香喷喷的面条出来。简直口水都要流下来。
“立冬他媳妇,男人都不在家了。女人随便对付点吃的就好了。你看看你,又是骨头汤,又是白面条,还加鸡蛋……”
说到最后,那声音凄厉得仿佛这鸡蛋是从她家拿的那般。
何玉燕十分无语。上次去孔大妈家送喜糖,就知道赵大爷是个爱说教的。没想到这孔大妈也不遑多让。
“大妈,这骨头汤是你家的吗?这白面条是你家的吗?这鸡蛋又是你家的吗?”
何玉燕问一句,孔大妈就摇头一下。
有邻居看到这的动静,都把脑袋伸出来看。
而何玉燕并不在意这些目光,继续:“那我吃我家的跟你没啥关系吧!”
“这个新媳妇真的不行?你听听她这说的是什么话?一个新媳妇就敢在我们这些老邻居跟前嚣张。这世道可真是……”
中午,何玉燕吃过面条后在家里睡午觉。
而隔得不远的东厢房廊下,孔大妈正抓着郑大妈诉苦。
“我是不知道这些年轻人的想法喽。家里男人都不在家,一个女人就敢吃这么多好东西。也不怕折了这福气。”
“嫁给那个天煞孤星算算什么福气。孔大姐,这个事儿你就别管。就让那小贱人作。天天吃香的喝辣的,把顾立冬那点子家底都败光。到时候咱看热闹就成。”
郑大妈说到这里,一副推心置腹地劝道:“你啊!你就是咱大杂院的管事二大妈。有天大的事情,还有老冯顶着呢!”
见孔大妈被自己劝得差不多了。郑大妈这才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
“我家建设不是要结婚了吗?我想请老姐姐你给当个中间人。”
孔大妈是这一片胡同里家里儿子最多的人家。生了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有两个已经结婚。分别又各自生了三个儿子。加起来,孔大妈就有三个儿子,六个孙子。要不是小儿子还没结婚。可能九个孙子都要有了。
这样的宜男命格,郑大妈觉得最合适当大儿子结婚的中间人。要是孔大妈有女儿,郑大妈肯定早把那姑娘扒拉过来当儿媳妇。
宜男命啊!多好啊!
郑大妈想到以后大儿子给她生一堆孙子出来,嘴角那笑容就止也止不住。
孔大妈一辈子就没啥本事,也没工作过,没什么值得让人称赞的地方。给老赵家生了三个男娃,就是她一辈子最大的功绩。
因着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