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上位手册(女尊):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权臣上位手册(女尊)》 70-80(第4/13页)

乃是太后嫡子,自然是尊贵无比。子嗣一事,自然也是一样。”

    太后面色稍霁,道:“不管说了什么,今日既然是为孤贺寿,一律有赏赐。”

    太后既这么说了,便也是给了这道士台阶下,可没想到她竟执拗得很,道:“帝卿自然是命中带贵,可方才所说之贵,却并非出自天授,而是与他身旁的女子有关。”

    荣蓁没想到竟也能扯到自己头上,她并不言语,姬琬倒是有了兴趣,“这话却又怎么说?”

    那道士开口道:“帝卿身旁这人,将来会贵极人臣,立不世之功。”

    殿中一时寂静起来,无他,只因方才这道士婉拒了对姬琬的卜卦,却对荣蓁赞赏有佳,臣子岂不是压过了君主一头。明贤与韩云锦从偏殿走来也听得此言。

    最后姬琬大笑出声,“来人,赏吧。荣卿若是立不世之功,那便是说,将来便也是世上未有之太平,治世清明,河清海晏。朕为天下之主,自然希望朝中有更多贤能之臣。”

    荣蓁忙道:“臣并不信卜算之术,但为臣之道,自然是要尽忠职守,不敢有疏忽懈怠之时。臣子以辅佐君主为先,臣定当竭尽全力,鞠躬尽瘁。”

    太后道:“旁的孤可没听明白,只听得子嗣繁盛,咱们大周将来的国运亦是如此。”

    第074章 忧思

    本已快到年末, 可都城府衙却出了一桩百姓进京告御状之事,原是洪县县令翟敏因不擅断案,不悉律法, 将一桩小案错判重判,此事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更引发了朝臣里两方对峙。

    先是有官员上奏皇帝,希望改革选官制度, 不一味重视科举选拔, 而这也触犯了许多官员的利益。朝堂上两方唇枪舌战,荣蓁持笏立在她们之中, 却并不言语。

    一众人反称科举制已沿用几百年,并非是一朝一夕便可以更改的, 更何况也不能只因洪县县令便将天下官员一并否定, 认定她们徒有其表,并无真才实学。

    散朝之后,姬琬又命光禄大夫,御史中丞, 礼部、吏部长官一同留下议事。

    光禄大夫齐芳见皇帝面色不虞, 忙开口道:“陛下莫要为此事忧心,那洪县县令虽断案有失,但据臣所知,她却也并未有收受贿赂之事,为官尚算清廉。”

    御史中丞陈立英却对此言甚是不满,“陛下,齐大人之见, 臣怕是不能苟同。即便那翟县令未收贿赂,但这也是为官之本分, 何足夸道?更何况,地方百姓无法面见天颜,地方官员若是都像翟县令一般,天下又会有多少悬案错案。以臣之见,定要对这翟敏重处,以儆效尤。”

    齐芳拱手道:“臣并无替洪县县令脱罪之意,只是一人之罪,若动摇选官根本,则是对我大周不利。”

    礼部尚书徐文姚见状道:“陛下,两位大人皆言之有理,只是臣也认为,科举制万不可更改,尽快找出两全之策,才是紧要。”

    陈御史一向耿直,听得此言冷哼了一声,“那徐大人倒是提出个两全之策来?”

    礼部主持科举之事,本就牵扯其中,徐尚书一时无话可说。

    姬琬脸色凝重,她看向荣蓁,荣蓁这才开口道:“科举乃是无数寒门女子做官的途径,也为我大周遴选着天下英才。况且,此事根源在人,而不在这制度。我朝三品及以上官员任免皆由陛下定夺,而这地方官员升迁,有吏部铨选。只是吏部一向以文书政绩来定,这自然便也有可伪造之处。依臣看,不如重启前朝铨试之制,科举选拔出的人才,再加铨试,之后再行任命到朝中或地方做官。另外,我朝捐官之事未止,而有些官职却需要有一技之长的人来做,因而臣以为,除科举之外,再多开几道做官的途径,倒也可作为其补充。”

    荣蓁这话已十分中肯,奈何她升迁之路异于常人,在朝中一些文官清流眼中与佞臣无异,其中便多次被御史台弹劾,陈御史虽认同她说的话,但却并不认同她这个人,道:“臣倒是忘了,荣大人便非科举之途入仕。”

    荣蓁却并不在意,唇边含着笑,“陈大人好记性。只不过御史台一向劝陛下广开言路,既如此,这选官之事自然也可以不止一种途径。是否重责那洪县县令与今日所议之事并不相冲,陈御史以为呢?”

    陈御史讥讽道:“御史台一向以天下为先,监察百官,为陛下尽忠。眼中最是容不得一下奸佞之臣。”

    朝中皆知陈御史为人,耿直得甚至有些迂腐,徐尚书立在一旁,不卷进这战火中来。

    齐芳却道:“荣大人方才所言甚有道理,可若在科举之外再加铨试,只怕还要徐徐图之。否则会让天下读书人寒心哪!”

    姬琬思忖一番,道:“几位爱卿所言都甚有道理,铨试也未尝不可。只是眼下既要肃清吏治,那翟敏朕自然不会姑息。不仅如此,往后朝中官员若有贪赃枉法者,一律重判,绝不轻饶。”

    次日圣旨便颁下 ,洪县县令翟敏除去官职,流放岭南,而随后姬琬命吏部提前铨选,一时朝中不少官员自危。

    飞鸾被调来吏部,这几日一直都在按着荣蓁的吩咐做事,而除了飞鸾之外,荣蓁将韩云锦唤来,道:“你是吏部的人,但也是陛下的人,陛下将你放在吏部,是希望你能有一番建树,眼下我有一事要交给你来做。”

    韩云锦神色谦卑,道:“大人尽管吩咐。”

    荣蓁指着桌案上的一摞册子,缓缓道:“这些是户部官员递来的文书,我已经看过了,与其他几部相比,户部官员中捐官上任的实在太多,你去仔细查查,这其中可还有其他利益往来。身言书判,品行才能,一一审查,再来禀报给我。”

    韩云锦领命道:“大人放心,属下定能将此事办好。”

    荣蓁并非是格外信任韩云锦,只是吏部如今多为旧人,比起韩云锦,其他人她更信不过,而飞鸾武艺虽好,文墨上却差得多,荣蓁如今也只有将此事交托给韩云锦。

    荣蓁回府之时天色已经不早,外面竟簌簌落起雪来,她撑着伞从马车中走下,恩生亦在门外等着,荣蓁道:“殿下还没用膳吗?”

    恩生已被冻得瑟瑟发抖,“殿下……殿下说自己一个人也没什么胃口,便等着大人一起。”

    荣蓁去了正殿,侍人替她将斗篷和外袍除去,又将上面的雪抖落,姬恒怕她冷,将手炉递给她,话语中满是关心,“怎么这两日回来的愈发晚了?”

    荣蓁知道他没有责备之意,还是解释道:“吏部近来事忙,不止是我,其他官员也才刚散值。”

    荣蓁见姬恒神色恹恹,问道:“殿下近来怎么总是倦怠?可找府里郎中瞧过了?”

    姬恒道:“看过了,只说是忧思伤脾。”

    荣蓁将手叠放在姬恒的手背上,温热传了过去,姬恒与她成婚将满一年,却仍未有喜讯,而太后那边又催得紧,也难怪他有心事。

    荣蓁温声道:“若还是为了孩子的事,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寻常人家成婚几年才有喜讯的也并不少,更何况,我与你成婚也不是为了传宗接代。”

    姬恒自然知道荣蓁不会这样想,可他也不知是怎么了,近来总是觉得黯然伤神,心绪不稳。

    荣蓁为了缓和他的情绪,故意打趣道:“殿下莫不是前几日见了德阳帝卿,受他这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