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剑: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君子之剑》 80-90(第4/15页)

后悔不已,抚着胸口一阵长吁短叹:“唉呀!惜哉我树!痛哉我蝶!”

    他说话的功夫里,宁和已慢慢从水池中爬了上来,站在岸边。浑身湿淋淋的,难受得紧,便站在风口上,一点点拧着身上衣裳上的水。

    青衣道人朝她走近了两步,接着说:“而你眼前这一棵,原是我那二十几粒树种中最晚发芽的,生来便有些不足。我忧其孱弱,便将它养在这山顶灵池之中未曾种下。没曾想,最后竟反倒叫它成了唯一存活下来一棵。我以这灵池供养它,每年也不过能叫它长上一二寸。然而千百年过去,如今也有这样大了。造化弄人啊……”

    他一抬头,见宁和还在那儿拧她的衣裳,眉头一皱:“你怎的什么也不会,使个引风诀的事,偏要做的如此难看样子。”

    说罢,一挥袖,便使她一身从头到脚重回了干爽模样。

    宁和苦笑着道了声谢。

    宁皎也从池子里飞了出来,变回黑蛟模样,将自己倒挂在先前那山崖上,赤条条地晾着,两只眼睛懒洋洋地眯着。

    宁和回头看了一眼,见他好好的没什么异状,心中松了口气。这时,她才有空将心思分出来放在别处,然后就忽然后知后觉地发觉,青衣道人说的这些话听着好像有些熟悉……

    “敢问,”她迟疑了一下,问道:“前辈您先前说将那石梧桐种在青云山上,种的难不成是在那落凤坡上?”

    “嗯?”青衣道人有些惊讶,“你竟也听说过此事?”

    “正是。”他呵呵笑道,手中拂尘轻轻晃了晃,语气带着几分微微的自得:“贫道当年养得满坡鸾凤蝶,有若满坡红云,固有此誉。”

    宁和略沉默了片刻,说:“……晚辈是从那《青云山简录》中看到的。只不过,其中所述同如今前辈您所说的,略有些出入。”

    “哦?”青衣道人好奇道,“是何处有出入?”

    宁和有些迟疑,然后把那则“青云子为心仪鸾女种梧桐却不幸种在寒石山上以致鸾女受伤,勃然大怒并打了他一顿拂袖而去”的悲伤爱情故事尽量委婉简洁地跟他讲了一遍。

    青衣道人:“………”

    青衣道人大怒:“真乃无稽之谈!”

    “这些小崽子,成天不好好修行,胡编乱造倒是在行!《青云山简录》是吧?这书是何人写的?”他背着袖子原地踱了几步,声音里隐约透出一股咬牙切齿来:“你是同金虚派的小丫头一路来的,金虚派,贫道记住了。好,好的很。等下一百年……呵。”

    宁和:“………”

    宁和见势不对,慌忙澄清道:“此书却也不一定是金虚派中人所著,和只是请人找些书来看时恰巧翻到的。”

    青衣道人漠然道:“不是金虚派,也是其他三门。到时贫道自会一视同仁。”

    宁和:“………”

    宁和自知做了坏事,有些心虚,又有些无奈。同时心中又忍不住猜了起来,这书中分明写的只是青云子的一则逸事,眼前这位不知名的前辈

    却如此大动肝火,难不成……?听其言谈,连这树这蝶,都是其所养,那必也是与青云子同一时期的人物……

    她心头才刚思量了有片刻,就听青衣道人道:“你这小后生又在偷偷琢磨些什么?莫寻思了,贫道我可告诉你,猜不到的,与其有空在那儿东猜西猜,不若把功夫放在想想怎么把这层走过去。”

    宁和闻言顿时将心神一敛,忙道:“宁和受教,还请前辈指点迷津。”

    青衣道人瞥她一眼,慢悠悠地道:“若要通过,并不算难。这层出口,就在那石桐树下。只消盘腿静待上一时三刻,阵法自开。”

    宁和仰头看了看那满树的红蝶,再想了想自己和阿皎方才仅是稍稍靠近便被围攻得狼狈万分的经历,对青衣道人这句“并不算难”不予置评。

    “但是,”青衣道人却还有后言,他轻笑道:“你可知,你那金虚派的小丫头为何叫你来七层夺宝?为何叫‘夺’?宝又在何处?”

    宁和愣了愣,她以为的意思,是指在过了七层,去了七层的弟子殿里的第七重阶中拿。原来不是此意?

    青衣道人也知道她在想些什么,说:“你以为,我这鸾凤蝶养来是做什么的?为何花功夫养它?鸾凤蝶,乃是鸾鸟后裔,食金玉而吐宝珠,擅养灵器。你要找的那七色玲珑宝珠,就是由这鸾蝶所吐。”

    “喏,”他说着,以手中尘柄点了点那株石梧桐树:“就在那石桐树中,你若到了树上,就能瞧见其中凿有一圆洞,乃是蝶巢。巢中便有宝珠无数。如何,不妨一试?”

    他说得轻巧,宁和苦笑一声,光想到那树下已叫她为难不已,若还要去闯其巢穴,这如何做得。想也知道,此举必将使得蝶群暴怒。蚁多尚能咬死象,何况这些刀剑难入、又能喷火的鸾凤蝶?

    她刚想拒绝,顿了顿,又望向青衣道人:“不知前辈可否答和一个问题?”

    青衣道人说:“你问。”

    宁和问:“不知,我那先前同行此道的金虚派门人,祁熹追,她可曾已拿到宝珠?”

    “哦?”青衣道人说,“她拿到了,你要如何,未拿到,你又待如何?”

    宁和说:“拿到了,我便只奔那树下出口而去。若未拿到,我便需得一试。”

    “好,讲信义。那我便告诉你,她拿到了。”青衣道人轻声一笑,“不过,却不是她要的七色珠,而是一枚六色珠。”

    六色?宁和问:“不知这其中有何分别?”

    青衣道人说:“左右贫道也闲来无事,便同你详细讲讲罢。鸾凤蝶可吐玲珑宝珠,但这珠并非一蝶吐就,而是由蝶群共吐。每只鸾凤蝶日日吞食金玉,饱食后便可从口中吐出一小团“玲珑宝色”,宝色聚而成珠,珠久而生二色,至多能有九色。至于多久能生一色……”

    他顿了顿,回忆道:“贫道倒未曾细算过,大约,少说也得百十年吧?玲珑宝珠有清神破障之效,一色为一转,乃叠加而起效。七色,便是七转。六色,便是六转。这其中分别,可还是大得很的。”

    叠加起效?这么说,六色同七色相差如此之大,金虚派既然说明了是要七色的,六色想来便是不行的。宁和缓缓吐出一口气,目光定在了前方那株满树火红的大树上。

    如此……无论如何,总要试上一试了。

    她望着那树,眼睛一眨不眨,脑中思索着要如何行事。等等——她忽然想起什么,忙转头朝青衣道人问道:“请教前辈,不知那各色宝珠,该如何区分?”

    虽说是有“六色”、“七色”之别,可若如此多的颜色混合在一颗不大的光滑珠子上,那“六彩”和“七彩”乍眼一看其实也就不会那么分明了。

    “区分甚么?你只管挑大的拿就是。”青衣道人说,语气悠闲:“那珠子自然是年份越长的越在下面,宝色越多的,自然也就生得越大。你要找七色的,进去之后往下钻就对了,找你能拿到最大的拿。”

    宁和:“…………”

    似乎是这个道理。但她一听到这“往下钻”这样的字眼,脑中便不由得浮现出了那场景:狭长的蝶穴,潮水般的蝶群,她需得一头往里钻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