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王今天犯病了吗[穿书]》 80-90(第14/16页)
”
崔闼叉手道:“五百艘战船,五万士兵。”
高素之又若无其事说:“苏州船坞有献战船数百,可即刻奔往山东。”
李玄度皱了皱眉。
王珩眼皮子一跳,非是官营,那就是民间船厂造的战船了?哪个人敢那么大胆,在朝廷的号令外造战船?苏州——那是圣人为藩王时候在苏州推广棉花时候,暗中进行的事情吗?!所以那个时候便有攻下半岛的计划了?王珩一抬头对上高素之含笑的神色,心中犹为悚然。
高素之给宰臣们透出自己的意愿,余下的事情便有宰臣们继续做商议。她的心中还有其余主张,只是并未跟朝臣们明言,等到退朝后,高素之见到王映霜,才说:“百济所言不实,朝贡多走海路,怎么可能被截断?它也不是诚心想要臣服,而是想要借着大齐的兵力成为半岛的霸主。以往往年的情形来看,高句丽恐怕会联合百济,攻灭新罗。”
“辽南八月便入冬,将持续到来年三月。”王映霜读过不少地理志,她琢磨一阵,道,“六月的时候又是雨季开始,这意味着大军要在三月到六月间成功。”酷寒的冬季纵然有棉衣也不适合行军,和大雨连绵的雨季更是会让兵马陷入辽泽中。
“先与新罗结盟,攻占百济。”依照高素之两辈子得来的经验,知道高句丽最擅长的就是筑造“山城”,这些易守难攻的军事防御工程会将兵马拖入泥潭中。好在她们现在手中有火.药,什么山中堡垒炸了就是了。不过稳妥起见,在半岛中还得有个基地。
虽然心中有章程,可事情没那么容易定下,还得朝臣们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商议,在这过程中,新罗女王再度派遣使臣来到大齐请求支援,高素之亲自接见使臣,应允了此事。
要远征辽东,并非一道命令便能解决的,还需做筹备。高素之先命营州、幽州发小股兵力攻打辽东,高句丽并未臣服,而是直接应战。到了十月的时候,高素之封慕容观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统领水师,从莱州启航。两个月后,高素之又以慕容绍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兵部尚书崔闼为副,率领人马向辽东逐渐推进,待到冬季结束后,正式对其用兵。
长安冬。
整个元月,宫中都很是忙碌。
这是新帝登基的第一个新年,虽然“太上皇”仍旧在,可谁都知道整个大齐最有话语权的人是谁。
祭祀、改元诸事,沿用旧制即可,但摆在礼部面前还有一件很棘手的事。
太平元年,新登基的圣人要立后了。
原本由太子妃王氏进为皇后即可,可偏偏圣人是女儿身。
难道昔日的婚事还作数吗?
第89章
圣人要立后,是国之大事,哪能草草?
一切的名正言顺都因着圣人是女身作废了,诏旨一下,朝臣们便激愤地上书,根本不肯同意。对他们来说,接受一位女君已经是为难,何况是还要让女子为后,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朕昔日在藩邸时,奉上皇旨意纳妃。王氏是朕发妻,告过太庙祖宗,也名在宗牒上,有什么不妥当的?”高素之冷笑一声,根本不在意朝臣难看的脸色。
“那时候也不知陛下是女儿身啊!”礼部尚书苦着脸道,他拿眼神去乜王珩,按理说这位最有资格说话。如果当初知道“齐王”是女人,谁还会将女儿嫁入王府!
“难道诸位是要朕忘恩负义?抛弃糟糠之妻吗?”高素之又问。
“当时也是权宜之计,陛下可从其余方面补偿。”谏官义正词严道。他倒是想说由圣人赐婚之类的话语,可在高素之那冷酷逼人的眼神下,到底没敢说出口。
朝议的结果自然是不肯同意立王映霜为后,甚至激愤的官员还要上谏言要高素之自良家择取儿郎做皇夫。
高素之的表现很平静,她道:“朕已有妻。”礼部不同意也无妨,那就一直拖下去吧,反正她是不可能放王映霜出宫的。
退了朝后,朝臣们追上王珩,埋怨道:“王公怎么也不出言劝谏?”
王珩面色冷沉,眼中布满了血丝。他要怎么拦?先前王映霜回家都将话说清楚了,她自愿留在皇宫中,他还能有什么办法?这些都是烂账了,要怎么算清楚?
“这不是狐媚惑主吗?”谏官嘟囔一声。
王珩听得心中哽,还没等他出声,又有一人道:“陛下留王氏在宫中也无不可,只是万不能立后。还得选皇夫,早日生出嗣君啊。”
“可若是选择皇夫,又是住在哪儿?宫中都是女眷、宦官,难道男女之大防就不顾了吗?”礼部尚书叹气道,只觉得事情无比棘手。这圣人变成了女身,一些旧制都要改动,可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头绪啊!怎么就“齐王”登基了呢?
“这事儿上皇和太后怎么说?”又有人道。
走到一块的朝臣没人吭声,去年年尾的时候发生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被幽禁在魏王府中的庶人高望之不知服食了什么中毒了,救回一条命的同时,却失去了行动能力。原本的魏王妃呢,也因着先前的急病体弱不堪,难以照顾高望之。
圣人体谅太后怜惜幼子之情,将高望之接到了太极宫中,与上皇一道修养。不过没几日,太后便提出要搬迁至“东内”。在长安有两大皇宫,一是太极宫,二是神武帝时兴建的大明宫,因在东侧又称呼为“东内。不过除神武外,泰始以及当今圣人,都在太极宫中听政。上皇、太后搬迁至大明宫后,是彻底地不问政事了,朝臣们想见他们一面都难。
“圣人不肯听我等谏言,恐怕得太后出面。”礼部尚书叹气道。
大明宫中。
崔元元哪里会不知高素之要立后的事情?她自己猜到是一回事,等到一切都摆在明面上,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她忍不住去想,是不是她当初将高素之充作男儿养,才让所有的事情都变了?让高素之夜无法像常人那样成亲生子?
高素之每日都要去崔元元处问安,见太后总是欲言又止,她又挑开了话头,道:“这与阿娘当年的举措没关系,难道我会不知自己是儿郎还是女儿吗?”她固然可以将锅甩到太后身上,可又是何必呢?只是惹得太后伤心而已。
“至于立嗣之事,阿娘也不必忧心,三娘年纪渐大,已经能够替我分担一些小事,她的未来可期。”高素之又说。
崔元元垂眸,她是一个母亲的立场伤怀,她固然可以为了高素之的幸福退一步,可朝臣呢?她问:“陛下准备好如何应对朝中的议论声了吗?”
高素之眸光炯亮,她道:“不管是数月还是三五年,甚至十年,我都不会更改。”必要的时候,她可以用“退位”相要挟!让那些朝臣接回“太上皇”吧,只是依照太上皇的报复心,他们难道就能够活命吗?朝臣绝不敢这样做的,当然,她也没可能给朝臣迎回上皇的机会。
立后一事在外朝中僵持,可宫中,在太后以及上皇的诸多妃子都搬到东内侯,太极宫内宫的事务都有王映霜一手来执掌,她的衣食住行一切都比照皇后规制。在高素之的重心放在外朝的时候,她在宫中观察内官,要从中选择能用的人。
元月过去后,朝臣们没松口,立后之事就那么僵住。
高素之并不会时时刻刻将它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