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今天犯病了吗[穿书]: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王今天犯病了吗[穿书]》 50-60(第13/26页)

的时候呢,又翘起了唇角。

    王映霜唉一声,忙伸手抚了抚面颊。

    等到高素之再度醒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了。

    她醒了醒神,问了系统准确的时间,这才慢吞吞地起身。目光在屋中逡巡,扫过床架、珠帘、屏风、梳妆台,最后在窗边捕捉到王映霜安静看书的身影,高素之这才笑了起来。

    她有许多话想问,可等她蹭蹭跑到王映霜身侧,对上王映霜那充满疑惑的眼神时,又不知道怎么说了。

    王映霜打量着高素之,好半晌才轻声细语地问:“怎么了?”

    高素之很努力地藏笑,可唇角还是扬了起来,直到她自个儿瞧见镜子里那笑容纯真到有些蠢的人时,才勉强地压下飞扬的心。

    午后。

    府上来了客人。

    高神嘉这日没上课,便眼巴巴地等着宫人将她带到齐王府来。

    其实之前她就想去了,但皇后总拿阿兄在病中,让她不要打扰来搪塞她。阿兄那边呢,时不时有人来问她的功课,她旁敲侧击地打探,得知阿兄真没大事才放了点心。

    但不管怎么说,她都要去一趟的。

    高素之对可爱又省心的妹妹哪有什么恶感?听她过来了,忙将她带到蒹葭园中来。这个年纪的人总会有玩兴,心嘛也容易如同野马飞驰,但高神嘉呢,小小的年纪也能系住意马了,知道什么是劳逸结合。

    王映霜在一旁看书,高素之教高神嘉玩五子棋,时不时问她几句功课如何。在崇仁馆中读书,总不会学那什么《列女传》吧?听高神嘉说诗书史,高素之才放了心。崇仁馆中的博士没有歪掉,在教育上对待皇子皇女依旧是一视同仁的。

    这一下午呢,高素之打算用来跟妹妹培养感情,哪想到到了未时,平阳公主中忽地有人传消息来了,说是一支回来的商队带来了木棉。

    高素之听得心中一惊,顿时喜出望外。

    “大王?”王映霜抬眸看高素之。

    高素之高兴道:“那是好东西,走,我们去高满的府邸!”

    高神嘉歪着头:“阿兄?”

    高素之大笑道:“三娘也去。”

    木棉就是棉花,并没有在境内大面积种植。在她那个世界的古代,棉花早早地引入,到了元代才发扬光大。传来的棉花有“非洲棉”“亚洲棉”两种。亚洲棉是引自印度,在云南、两广、海南那边种植,最后慢慢地由南向北扩展到了长江、黄河流域,它是一年生的,后来的江浙多种植这一品种。

    而非洲棉呢,是通过丝绸之路转向新疆的,只是到了河西走廊便没有继续过来了。内地里也有零星种植,只是把棉花叫作“白叠子”,当作奇花异草养在花园中。不知高满的商队带回的是哪里的品种?

    平阳公主府中,高满也在盯着木棉看。

    商队带回的棉布极其稀少,更多的是棉花本身。她伸手揉搓了几下,看不出这些东西的好坏,转向掩着唇打呵欠的慕容观,纳闷地问:“阿观,你能瞧出什么吗?”

    “不能。”慕容观摇头,府上的人已经去请格外关注棉花的齐王了,她也懒得去过问。

    一路上,高素之催得急。

    等到了平阳公主府外,才定了定神,将高神嘉牵了下来,吩咐门房去传讯。没多久,高满、慕容观一起过来了。

    高素之顾不得寒暄,便催促着高满,想去看看棉花。

    高满睨了她一眼,诧异道:“那木棉就那样好?”

    高素之道:“用得好了,清凉不减丝绸,保暖远胜苎麻,你觉得呢?”

    高满眨了眨眼,慕容观的神色倒是变了。她盯着高素之道:“大王此言当真?”驻守边关的将士最是需要御寒之物。

    高素之没答,只是说:“先瞧瞧。”

    很快的,她便见到了商队的领头人,是个英姿飒爽的妇人,穿着一身翻领袍,像是一柄出鞘的刀。高素之顾不得称赞对方的寒峭,摸了摸她递送来的棉布,迫不及待地问:“是从哪处得来的?”

    妇人恭谨道:“是从一个来自崖州的商人手中买来的。”那商人也是抱着奇货可居的念头,但最后无力承担将木棉织成布的成本,只将收揽来的棉花全部贱卖了。如果不是得了丰富,妇人也不会买下棉花的。

    “棉籽有无?”高素之眸中闪着光,又问。

    妇人一点头,说:“有。”她这回可是花了大价钱,采摘的棉花不能直接用,得将棉花籽剥离出来,这一过程没有工具,都是靠着手剥的。她将收购棉花的种种说来,高满、慕容观听得咋舌,她们倒是不在意其中花费,只是这么一来,棉布最后还是权贵们才能用得起的东西。

    “无法如布衣、麻衣般推广开。”慕容观眉头紧紧皱起。

    “谁说不成的!”高素之道。听妇人一说,她知道这就是一年生的亚洲棉了,棉花的种植没那么随便,在关中能种植但效果不一定有多好,得在江南试行。但这得泰始帝点头推动了,以她一个亲王的力量,是无法铺开棉田的。当务之急,还是拿出泰始帝信服的成果。

    “只要有工具轧棉、弹棉不就成了吗?”高素之又说。在她那个世界,是黄道婆改良了制造机后,才让棉花又全国推广的机会。她先前得到的《天工开物图说》里,就有各种织机。揽车、弹弓、卷筳、纺车……造就是了!

    乐善学宫中。

    匠人为师,实操的过程极其重要。可一来城外的工厂还未建成;二来有的东西,匠人们也说不清楚到底得怎么用,故而近段时间只专注小零件。

    学宫里的匠人们对拿出《天工开物图说》的齐王极其信服,要知道干他们这行的多是师徒传承,一辈子就钻研那点代代相传的东西,就算有奇思妙想,木讷的人也会选择按部就班,毕竟一成不变才算安稳。不过在乐善学宫中,一群匠人有了讨论的地方,思想的火花迸射而出,激发极大的热情。当然,这里面高素之的功劳很大,因为她愿意砸钱,就算匠人们的尝试失败了也无妨。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素之提出的揽车、弹弓等物被造出来了,连带着纺车也开始改进。过去纺车用来纺织丝麻,现在直接用于棉纱是不成的。那些擅长纺织的妇人们提了出来,说绳轮太大转速快容易产生断头,使得棉纱无法利用,建议工匠们改小纺车的轮径。

    高素之可不会觉得自己看了图说就什么都懂了,在这些事情上她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彻底将权力向下放,让专业的人去处理专业的事情,至于她呢,砸钱就是了。

    十月底的长安,寒风一改秋日的清爽,天凝地闭,寒风侵肌。

    在乐善学宫的一群人努力下,几套印花的的棉衣织造了出来。

    高素之拿到棉衣后没有自用,也没有声张。

    她没有将棉衣变成上层权贵私有物的打算的,只是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

    而那时机呢,便是下月初八——泰始帝的生辰!

    第56章

    泰始二十年,十一月。

    宫里宫外都在忙碌着泰始帝的生辰。

    虽然泰始帝几度下令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