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陛下,你的白月光带球回来啦!》 100-120(第19/20页)
门做些适合他吃的,还能做些小家伙爱吃的糕点带在路上,这样要方便许多。
就这般行程之下,林琅一行人紧赶慢赶,到云州时都过了大半个月,等到凉州时,已过了足足一个半月有余。
而这时,刘岐在林琅的诸般拖延计策之下,才终于意识到事情不对劲——
本来林琅离开三四日时,刘岐便已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忍了三天,已是极限——这时,冬草按照林琅的吩咐,将林琅的一封亲笔信呈给了刘岐,说是林琅派人送京郊送来。
林琅在信中道,他们在京郊的温泉山庄落了脚,两个小家伙都很喜欢这里的温泉,四周的风景也很好,四周的桃花、梨花之类虽然都已开败,但石榴花、海棠、蔷薇之类却开得正艳,尤其是山庄的门前,有一大排大排的蔷薇,粉的、白的、红的、紫的,甚是娇弱鲜艳——
他本来以为自己应该要过好几天才会给刘岐写信,但是到了这后才发现,第一天夜晚便有些想念陛下——嗯,这么说大概算欺君了,不是有点想,实是甚为想念
这里的夜晚甚是安静,都无什么人声车马声,鸟叫虫鸣倒是有些,但是在夜晚的山间回响,只会显得越发的空寂,越发的提醒自己是一个人,提醒自己身边没了陛下的存在,是多么的不习惯——
但陛下朝务繁忙,苍玄社稷百姓皆以陛下为重,怎能以臣一人之故,扰陛下之心——臣很快便会回来,万望陛下勿以为念
诸如此类之话,林琅信里写了许多,多是如何思念刘岐,山庄住着如何惬意,但让刘岐不要牵挂,速速便归之类的话语——
不得不说,林琅还是将刘岐的心思拿捏得死死的,刘岐本来都已焦躁难耐,收到信后顿时平复了许多,尤其心里有许多林琅平日里不会轻易说的那些思念之话,更是让他看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觉得好像这样的小别也不是全无好处,能收到子玉这样满是思念之语的信,实在让他很是受用——
就这样,冬草相继拿出了林琅的三封信,将刘岐稳住了十天半个月——当然,这些信都是林琅提前写好的。
等到十天半个月过去,刘岐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了,说好四五日,怎么一去去了这般久?!说在温泉山庄两个小家伙乐不思蜀、不想回来,可这样的谎言太好戳破了,一旦觉得不对劲,刘岐立马派人到温泉山庄探查一番,就会发现林琅压根就没去过!
当发现这个事实的瞬间,刘岐简直又惊又怒又焦!
如果林琅没有去温泉山庄,那他会去了哪里?!刘岐虽然容易被林琅拿捏,但只要稍微跳出来,很快便反应过来,林琅定是去了北境!当初林琅便说过这个想法,但他极力不肯,林琅便想出了此计!
而去北境定要朝廷通牒,若非经过他,自也要经过朝堂,而朝堂睡会这么大胆不经过他直接派林琅去北境,再联系此前林琅突然拜李寒松作老师,前后一串,刘岐用脚指头都能想明白怎么回事了!
他怒气冲冲坐在龙椅上,令王大海立刻、马上、十万火急传唤李寒松!
李相老胳膊老腿的,受了传唤马不停蹄颠颠地赶来,累得满头大汗,进了紫宸殿,一瞧那氛围和架势,直接恭恭敬敬在地上给天子磕头请安——
刘岐冷哼一声道:“朕可担待不起啊,李相国之肱骨栋梁,凡事都为社稷百姓着想,都不需要经过朕,真是好胆气啊——””“而且李相还是林大人的老师,便也是朕的老师,如此大礼,朕可怎生受得起——”
刘岐嘴上虽这般说着,面上表情却也似寒霜一般,恁是眼瞎的都能看出刘岐此时情绪的不对劲,更何况李相这种宦海浮沉的老人精——
他面上丝毫也不见慌乱,只慢条斯理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从长袖里掏出一只信封交与刘岐道:“陛下,这是子玉临走前托老夫转交于你的——”
刘岐令王大海呈上来,指着李相面上不禁冷笑道:“好你个李寒松!——早不拿晚不拿,偏生这个时候拿!”
李相不发一言,心中却默默道:这也是子玉交待的时机,与他又有何干,再说若是早拿出来,那子玉一番谋划不都白付了?!陛下心中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舍不得对子玉生气,只得拿他这个糟老头子说事了——
刘岐迫不及待打开信封,只见里面有一张浅蓝色的小信笺和一封信,信笺上有四句诗,待瞧见诗的内容时,刘岐不禁面色大变!
第120章 小胖崽的身世23
只见信笺上面写着:
“人生何处不相逢, 春风说与百花同。
纵使相逢应不识,花自开在秋红中。”
若是旁人看见这四句诗,并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 顶多觉得有些趣味和意境罢了, 而且其中两句还是从前人诗里面抄出来的,若说好吧, 不算多好, 若说不好吧, 也还有些意思——
但刘岐自知道其中不一般——
这首拼句诗却是宁墨当初十四岁时, 两人坐在暖阁的窗前,窗外淅淅沥沥下了一天的阴雨, 下得人百无聊赖、无甚精气神——
宁墨手里随便翻着前人的诗词, 便瞧见了这两句“一曲清歌满樽酒, 人生何处不相逢”“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鬓如霜”(注)——
第一首中虽尽量有些洒脱之意,但也未免惆怅无奈,“临川楼上柅园中, 十五年前此会同。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即使人生何处不相逢, 但也是十五年来却再见罢了,人生际遇之人, 经年一别再聚首,却又岂是己能料?
第二首自是更不用说,阴阳相隔、生死茫茫, 才发出“纵使相逢应不识”悲凉一叹——
这两首诗词之句,再加上当时的淅淅沥沥阴雨天气, 让宁墨心中颇为不适,但年少意气,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与憧憬,仿佛指点江山尽在胸怀之中,又怎会喜欢这些经历时间后的沧桑之调,便在这两句诗词的基础上,信笔挥就写了这四句诗——
“人生何处不相逢,春风说与百花同。
纵使相逢应不识,花自开在秋红中。”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与未逢又有什么区别,春风对待百花自是一视同仁,无论阳光雨露还是雷霆闪电,对待万物自也是一视同仁——纵使相逢应不识,识与不识又如何,花自开自谢,无须人识与不识
刘岐那是早已对宁墨有些少年慕艾的心思,对宁墨的所有自是关注无比,对他写的这四句自也是赞不绝口,觉得宁墨少年心性,却有不一般的脾性和傲气,让他心里甚为喜欢——
这张原本的信笺,他一直都还存着,在宁墨坠崖后、林琅还未出现的那些黑暗时日里,和宁墨留下来的许多东西一样,被他不知拿出来看了多少次——
因而瞧见这信笺的第一眼他便认出了,一模一样的信笺、一模一样的字迹!只是这信笺明显是新近写就,无论是纸张还是墨迹都新得很,与他时时拿出来翻看都卷毛的那张,完全是不一样的时间痕迹!
这意味着什么再明显不过!
刘岐只觉一阵心悸!
虽说他早就知道这个答案了,可当这个答案真正大剌剌摆在眼前时,他还是觉得如此的匪夷所思、不可置信,还有那大忧大悲之后的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