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110-120(第10/16页)

给他一个教训就行了,偏偏他知道的事太多了,檄文中,连涉及到的后宫前朝的人名都写上了。

    恐有幕后之人……

    第117章

    这篇檄文,苏沐瑶也看到了。

    “曾静案”是雍正期间一个很有名的案子。

    据史书记载,是一个叫做曾静的秀才,觉得清朝将亡,所以偷偷派他的弟子张熙,拿着雍正十大罪状,前去面见川陕总督岳钟琪,说服他举兵造反。

    岳钟琪假意答应,然后从张熙口中套出主谋是曾静后,将事情禀报了雍正。

    本来这事就了了。

    偏偏雍正没有诛杀曾静,也没有禁止“十大罪状”的传播,还专门写了一本《大义觉迷录》,来解释自己的各种行为……

    结果越描越黑。

    百姓越发觉得“雍正十大罪状”是真的了。

    尤其是到了乾隆年间,乾隆下令,将民间流传的所有《大义觉迷录》书籍收回,并不许再刊印。

    一来二去,更像是欲盖弥彰。

    从此,雍正的名声变得极度差劲。

    以至于到了现代,还有不少人嘲讽雍正,说他聪明一世,糊涂一世,连越描越黑的这个道理都不懂。

    这本书也成了后世之人嘲讽雍正的铁证。

    可是……

    苏沐瑶反复翻看着手里的檄文,觉得有点不对头。

    这上头列的十大罪状是:谋父、辱|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诛忠、任控。

    可历史上记载的十大罪状却是: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诛忠、任控。

    第二项的辱|母,变成了逼|母。

    变一个字,意思也直接变了。

    她和雍正有染的事,变成了雍正对太后不孝。

    历史上的记载把她给择出去了。

    难道说,这就是她这只蝴蝶引发的效应?

    苏沐瑶摇了摇头,她觉得自己为一个字纠结,有点太不值得了。

    所以很快就把这事放了过去。

    既然来到湖南,就不得不品尝一下湖南的美食。

    苏沐瑶竟意外的发现湘菜特别对她的胃口,剁椒鱼头、东安子鸡、永州血鸭、辣椒小炒肉、岳阳姜辣蛇……

    她原本一个口味清淡的人,在永兴只待了不到一个礼拜,就变得无辣不欢了。

    看的身旁的云墨、春兰等连连咂舌。

    云墨捅了捅春兰,悄声道:“你没觉得,小姐这几天有点不对劲吗?”

    是有点不对劲。

    春兰摸着下巴道:“小姐饭量大了不少。”

    “除此之外呢?”

    “胖了一点,有小肚腩了。”

    “除此之外呢?”

    “变得贪睡了,每天睡的早起的晚,还要歇好长时间的午觉。”

    “除此之外呢?”

    春兰深吸了一口气,瞅向云墨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云墨道:“你就没发现,小姐特别能吃辣吗?”

    她当然发现了,这不明摆着的事实吗?

    春兰想了想,道:“南方湿气重,多吃点辣对身体好。”

    顺便对着云墨说起了自己的一套理论。

    人的身体里缺什么,或者哪里不舒服,就会给大脑一个信号,譬如坐的时间久了腰疼,你就会不自觉的站起来,动一动。

    有时候很想吃一个东西,也不能说是因为嘴馋,有可能你的身体告诉你,你缺少那个东西中的营养,需要补充一下。

    苏沐瑶听的连连点头赞同:“对对对,春兰说的没错,我就是这种情况。”

    她可不是因为嘴馋才吃这么多的。

    云墨:“……”

    她觉得自家小姐最大的变化,是脸皮变厚了。

    …………

    苏沐瑶本以为,雍正写书至少要花三五个月的功夫,没想到,这才没几天,他的《大义觉迷录》就问世了。

    街头巷闻,老百姓口口相传、津津乐道;酒楼茶馆,演戏听书,皆跟紧了最新的实事内容。

    皇上写了一本书!

    苏沐瑶躺在躺椅上,手里拿着雍正写的《大义觉迷录》。

    据她对雍正的了解,她觉得他实在不该做这件事!

    因为说实在的,她也觉得,跟读书人辩论有点蠢。

    她一页一页的翻看,一开始目光中还带着新奇,直到翻到最后一页,她却怔住了。

    将书一合,闭上眼,敛去了眸中的怅然。

    她也许一开始就想错了。

    雍正写这本书,根本不是要向天下人证明自己的清白,而是要把所有的脏水污水都往自己身上揽。

    他一直都很清楚明白,知道流言是灭不尽的,除非用更厉害的流言去掩盖……

    皇上出书,这可是千古第一等奇事。

    书中还写着许多皇家秘闻,直戳民众心巴。

    这书一出来,谁还会把目光再集聚在曾静写的十大罪状上?

    反正皇上已经在书中给出了“十大罪状”的解释。

    可他们不知道,此“十大罪状”,已非彼十大罪状了。

    明明曾静指责的辱|母,说雍正同先帝妃嫔瓜尔佳氏有染,可雍正在书中偷换概念,改成了逼|母,去解释自己没有对太后不孝顺。

    他不认为她瓜尔佳·祜怡的名字,只是历史书上的一个闲笔,污名对于她而言无所谓。

    所以,他牺牲了帝王几乎所有的尊严,去保护她,去做这么一件在所有人眼里的“蠢事”。

    让大家以为,他是一个较真的皇帝,受不得骂的皇帝,非常在意名声的皇帝……

    让大家以为,他写这本书,是因为心虚……

    从而反向认定书中尽是事实。

    再不会去追究书中之外的流言。

    可如果他真的那般在意名声的话,他完全可以自己隐身,把所有的黑锅都甩给其他人,怡亲王、张廷玉、还有她……

    不对,其实他也是在意名声的。

    她非常清楚的记得,他的志向,是要流芳百世,当一位千古名君。

    这一本书一出,经年心愿,经年努力,全部付诸流水。

    苏沐瑶可以笃定雍正的想法,不止是书中隐去了她这一节,还有怡亲王的这一节,也被雍正避重就轻的隐去了。

    书中的重点,落在了谋父逼母、弑兄屠弟上。

    跟她和怡亲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胤禛。

    苏沐瑶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心里难过的要命,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难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