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80-90(第10/17页)

不快来领旨谢恩?”

    苏沐瑶从地上起身,走到近前,重新跪了下来,按着宫里的规矩和礼仪,磕了个头,道:“嫔妾谢太后恩典,谢皇上隆恩。”

    雍正点了点头,问道:“迦陵方丈,你之前占卜所说的,宫里命格贵重的女子,可是她?”

    迦陵方丈虽不解其意,但还是认真回答道:“正是这位太妃娘娘。”

    “好,”雍正负手而立,冷声道:“瓜尔佳氏,太后待你恩宠有加,病重之时,点名要你侍疾,还留下了遗诏,将你位份从一届太常在升为太妃……”

    “你就只有一句谢太后恩典吗?”

    “嫔妾……”

    苏沐瑶听到这兴师问罪的语气,黛眉轻颦,她完全不知道雍正想做什么。

    这个男人翻脸比翻书还快,昨天晚上,还压着她亲了又亲,恨不得将她生吞活剥了,怎么一转眼,他就变得这般冷漠了?

    好似恨不得跟她甩脱关系一样。

    呵,这就是皇上,这就是男人……

    苏沐瑶心里冷冷的,幸好从一开始,她就没想着依靠雍正,所以这会儿心里也没有过多的感觉。

    脑子飞速运转着,想雍正这是什么意思。

    该不会,是想让她为太后殉葬吧?

    也不对啊,康熙帝才刚废除了宫嫔殉葬。

    那……就是想打发她去给太后守陵?

    不得不说,这个可能性最高。

    历史上雍正就是这样,看谁不顺眼,就打发谁去守陵,一干和他抢过皇位、作对过的亲王贝子,有一大半都被他打发去守陵过。

    旁边跪着的十四王爷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守陵就守陵吧。

    苏沐瑶盘算了一番,宫外的日子肯定没有宫里好,但她现在是太妃,物质上大概不会受苛待。

    且她从此以后,就能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了。

    想定之后,苏沐瑶心也定了下来,扬声道。

    “嫔妾得太后抬爱,愿为太后赴汤蹈火、肝脑涂地。”

    俯身一大拜。

    雍正看她这样子,忍不住想要笑,但因为场合问题,脸色又沉了下来,顿了顿,道:“既这样,你便拜迦陵方丈为师傅,当他的记名弟子,朕会着人另起一间佛堂,你便在宫里带发修行,为太后积德祈福吧。”

    苏沐瑶:“???”

    她没忍住,抬起头,眼神迷茫的看向雍正。

    什么意思?

    不让她去守陵,让她当吃斋念佛的尼姑?

    也不对,带发修行,那就是……半个尼姑?

    苏沐瑶一时没反应过来。

    严嬷嬷却立即明白了其中的用意。

    她的手指甲掐在肉里,掐的死紧。

    皇上,果然不好对付。

    太后之所以没有在遗诏里要求皇上升老十四为铁帽子王,就是料中了此事不成,后宫不得干政是清宫的规矩,即便是太后的遗诏,也是不合理的,朝一反对,皇上便可以就坡下驴……

    与其如此,不如曲线救国。

    定这一石三鸟之计,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让皇上的名声扫地

    身为太后,升一个先帝妃嫔的位份,那是她的权利,更遑论是生前留下的遗诏了。

    皇上若敢拒绝,那就是不孝,连太后的遗愿都不能满足。

    皇上若不反对,日后还想要瓜尔佳氏,那在不孝的基础上,还得加一条罔顾人伦。

    无论怎么选,名声都得出岔子。

    除非皇上放弃,否则流言蜚语一多,皇位都要不稳。

    这也相当于变着法儿的给老十四铺路了。

    可没想到,皇上也用了一招曲线救国。

    太后不是要升瓜尔佳氏为太妃吗?那就升呗。

    升了之后,借着太后的名头,再让瓜尔佳氏遁入佛门。

    大清朝弘扬佛教。

    佛教中,有一条重要的教义,就是在你成为佛门中人后,在所有人的眼里,你的前尘往事都会跟着断绝,连亲生父母也跟你没关系了。

    某种意义上,算是“重新做人”。

    就像《水浒传》里写的那样,鲁智深杀人犯了法,但成为和尚之后,之前所有罪孽一笔勾销,连官府也不会追究他之前杀人的罪行了。

    武则天成为尼姑,还俗回宫后,便没什么人再提她是先帝才人的事。

    杨玉环当了女道士,后再被封为李隆基的贵妃,也没什么人再非议,她曾当过寿王妃的过往。

    因为当寿王妃,那是在做女道士之前的事。

    所以说,立了瓜尔佳氏为太妃又怎么样?

    皇上让她带发修行当尼姑,当太妃的事,也就跟着抹除了。

    可严嬷嬷再不愿意,又能怎么样呢?

    太后已经薨逝了,她只是一个奴才,纵然发觉皇上竟有这么一个招数破解,也没法儿叫醒太后,再作商议了。

    苏沐瑶自然没什么意见,细论起来,太后和皇上政治博弈,她是占了一些便宜的。

    首先,虽然说她有一个尼姑的名头,但她是佛门的记名弟子、带发修行,所以佛门的清规戒律她也不用怎么遵守,该吃肉吃肉,该喝汤喝汤。

    唯一的变化,大概就是每天要改穿僧衣,去佛堂给太后抄抄经文,敲敲木鱼了。

    不过,僧衣穿着,也比宫里的花盆底舒服。

    其次,她是以太妃身份加入佛门,为太后祈福的,所以她享受的份例从常在变成妃子了。

    物质待遇方面是直线提升。

    至于其他潜伏在暗处的危机,苏沐瑶暂时考虑不了那么多。

    她领了旨,就跟迦陵方丈去了。

    迦陵方丈除了跟她说许多念经祈福的事,还按着大觉寺历来弟子的传承谱系,给她取了一个法号,叫做“惠音”。

    “惠”是这一代弟子统一的字,“音”是因为佛教中有“响,徹,清,柔,哀,亮,和,雅”八音。

    音事即佛事,要参好佛,就得听好音。

    太后的法事,要一连做上三个月。

    新起的佛堂在距永和宫不远处,离乾西四所两条宫道的位置。

    苏沐瑶现在是不用像其他后妃一样,去灵堂前跪着哭了,但每天都得去小佛堂。

    早上是念经敲木鱼,中午用了饭,开始抄写经文,等到快酉时(五点)时,将所抄经文让人拿去,在太后灵堂前焚烧。

    迦陵方丈要带着其他和尚在大佛堂那边做法事,忙的不可开交,没空闲管她。

    雍正让她带发修行,本来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真的让她当尼姑,所以更不可能着人监督她有没有好好念经,每天抄了多少佛经。

    小佛堂里,服侍她的人也是云墨、春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