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冤种弟弟,在线捞兄》 120-130(第3/14页)

块吧。”

    虽说小苏迟在苏辙身边长大,但在好吃这方面,他却更像苏轼些。

    他一听说有好吃的,顿时也不稀罕苏辙了,捧着匣子就连忙打开,欢天喜地道:“吃糕糕,吃糕糕咯!”

    苏辙见状,是忍俊不禁,道:“迟哥儿,少吃点糕点,当心吃多了晚饭吃不下。”

    正坐在石桌旁的小苏迟像模像样点了点头,嘴里已塞满了糕点。

    史宛在一旁笑的不行,道:“……今日你比平日晚回来了小半个时辰,迟哥儿在门口是盼了又盼,念了又念,生怕你出了什么事儿。”

    “你可没白疼这小崽子!”

    苏辙与史宛说了会话,就去了书房。

    他一回去,就命元宝将苏轼请了过来。

    苏轼如今不光醉心于研究美食,还交到一位好友,这人名叫张怀名,这人只是黄州一小官,前些日子苏轼被王安石针对,被贬黄州,王安石打算以苏轼拿捏苏辙。

    谁知苏轼前去黄州没几个月,就又被苏辙捞了回来。

    不知道的还以为苏轼前去黄州几个月游了。

    但苏轼前去黄州一趟,却也不是一无所获,他认识了张怀民这个好友。

    用苏轼的话来说,张怀民虽官居主簿,却当差认真,为人风趣,两人同好美食,一见如故……甚至当年他与苏辙传信的飞鸽再次派上了用场,整日与张怀民飞鸽传书起来。

    以至于苏辙怀疑,是不是他这六哥喜欢的就是这等飞鸽传书,翘首等着回信的感觉。

    这不,苏轼刚到苏辙书房,就开口道:“……八郎,你找我做什么?我正准备出门了。”

    还未等苏辙开口询问,他似就知道苏辙要问什么,解释道:“前些日子我在杏花楼吃到一道溏心干鲍,味道很是不错,所以打算去买些干鲍给怀民送去。”

    “可寻常干鲍做的并不好吃,八郎,正好,索性你一并将溏心干鲍的方子写给我,我给怀明送去。”

    苏辙哭笑不得:“六哥,这方子可是杏花楼用来赚钱的……”

    话虽如此,但他还是提笔写下来了溏心干鲍的做法。

    一旁的苏轼含笑道:“八郎,你就放心吧,怀民不会将这方子泄露出去的……”

    他再次在苏辙跟前夸赞起张怀民来,最后更说人生难得得一知己,好在最后他并未忘记今日是苏辙请他来的:“对了,八郎,你今日来找我是什么事?”

    饶是苏轼早有准备,可听说官家想要撺掇巨鹿郡公造反时,还是吓了一大跳:“这等事还能相逼不成?”

    “若巨鹿郡公真的有备而来,叫他造反成功了怎么办?”

    “官家如今年迈,若真是如此……”

    后果是不堪设想。

    苏辙沉吟道:“官家并非莽撞之人,你能想到的事,官家自然也能想到,相信官家也是再三斟酌才做出此般决定的。”

    打蛇打七寸,他很清楚苏轼的性子,便又道:“官家今日还说王安石虽才情出众,却是性子傲慢,心中并无百姓,只有变法。”

    “这几年来,为了拉拢朝臣,更是做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官家的意思是……若能趁此机会打压王安石是最好不过。”

    谁都没办法否认王安石也是为朝廷献力不少,故而官家并未想过要了王安石的命,或将王安石贬为庶人。

    苏轼顿时就来了兴致:“八郎,此事当真?”

    “你们既有用得上我的地方,我自不会推辞,说吧,叫我做什么……”

    苏辙笑着道:“那就要借一借你‘恨山’的笔名一用了。”

    他们兄弟两人在书房商量了好半天,直至天黑,苏轼这才从苏辙书房出来,离开时已是笑容满面,胜券在握。

    翌日一早,他便再次重拾“恨山”的笔名,先前他倒也想用这个笔名写几篇文章恶心恶心王安石,可苏家上下无一人支持,王弗更与他说什么“如今巨鹿郡公与王安石得势,八郎的日子本就艰难,你何必要让他雪上加霜”之类的话,他仔细一想,觉得妻子的话很有道理。

    所以即便他百般不愿,却多日未以“恨山”这笔名做文章。

    如今,他终于可以光明正大释放自己,怎会不高兴?

    苏轼甚至激动的半夜睡不着,索性半夜起床去了书房,酣畅淋漓写了好几篇文章,翌日一早甚至还未等来福起床,就拿着文章亲自去敲来福的门,对睡眼惺忪的来福道:“快,将这几篇文章散播出去,闹得越大越好,最好叫汴京所有人都知道……”

    第123章

    来福看了看天边, 发现东边刚泛着鱼肚白,天色还未大亮了!

    他跟在苏轼身边多年,也是识文断字的, 一看文章上的内容, 更是脸色大变:“六爷,这,这……”

    苏轼大概猜到他要说什么, 摆摆手道:“你别担心, 这件事不光八郎知道,还是八郎的主意了!你只管去就是了!”

    “不光这些文章要闹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最好还能撺掇着一些看王安石与巨鹿郡公不顺眼的文人墨客也闹腾起来, 这样才热闹……”

    他觉得在这等事上,他一定不会拖八郎后腿的。

    反观本未睡醒的来福在看到这几篇言辞激烈的文章后是半点睡意都没有,他不是不相信自家少爷,可想了想, 还是去找了弟弟元宝一趟,听说确有其事后, 悬着的一颗心这才放心,按照苏轼的吩咐办事。

    怨不得他对苏轼不忠心耿耿, 实在是从前苏轼做过的错事太多了些。

    很快。

    恨山所做的几篇文章就传的沸沸扬扬。

    其中有骂王安石的文章,骂王安石一心只有自己的变法之策,无视老百姓。

    其中有骂王安石走狗的文章, 说这些官员其心可诛,并非真心为朝廷与官家。

    更多的则是骂巨鹿郡公的, 骂巨鹿郡公不忠不义不孝, 当年他的父亲落罪,他不光没为他的父亲游走求情, 像缩头乌龟似的躲了起来,连他妹妹灵寿县主都及不上,骂巨鹿郡公见小皇子痴傻后,张狂无礼等等。

    ……

    一时间,大宋百姓是议论纷纷。

    朝中大臣更是对苏轼刮目相看。

    至于一些学子们,更是对苏轼纷纷效仿追捧,他们想着连在朝为官的苏大人都不在乎丢了官职,勇于直言,他们还有什么道理藏着掖着?

    很快,大家纷纷以辱骂王安石为荣。

    这可不是鸡蛋里挑石头或故意污蔑王安石,众人都是长了眼睛的,王安石为人如何,到底存的是什么心思,大家是心知肚明。

    时隔几年,王安石急的嘴角又起了燎泡,将手中的几篇文章狠狠往桌上一丢,却因力气太大,嘴角疼的一抽一抽的。

    他气的连话都说不出来。

    一旁的仆从道:“大人,您莫要为了区区苏轼动怒,为这等人气坏了身子可是不值当!”

    “苏轼哪里有这个本事?”王安石的目光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