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冤种弟弟,在线捞兄》 40-50(第14/27页)

翁最疼的就是你,可别到时候翁翁醒过来,他老人家没事,你却病了。”

    “若是如此,翁翁可是会心疼的!”

    苏辙无奈,只能下去休息。

    他原以为苏老太爷身强体壮,很快身子就能好转起来。

    可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即便苏洵为苏老太爷请来了舟山县的那位神医,也是束手无策,不过好消息是神医说了,苏老太爷的脉象并无多大问题,想必是伤了脑子,也许十天半个月之后会自行醒来,也许一辈子就是这样,再也不会醒来。

    苏辙知道,这大概就是后世的植物人。

    不过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那位舟山县的神医见苏家上下所有人孝顺,再加上苏家在眉州向来颇有盛名,不等苏洵开口,便主动说留下来替苏老太爷施针,兴许苏老太爷后脑勺的淤血散了,苏老太爷就能醒过来。

    一晃四五日又过去了。

    这日苏辙早早起身,还未来得及刷牙,元宝就过来道:“八少爷,昨夜二老爷回来了!”

    “老爷说了,要您与六少爷梳洗之后就去见见二老爷。”

    自己的二伯父苏涣回来了?

    苏辙多少是有些吃惊的,毕竟阆州虽在四川境内,但距离眉州还是有些距离的,他是万万没想到苏涣回来的竟这样快。

    苏涣纵离家多年,但在苏家却是主心骨一般的存在。

    如今苏家上下虽是苏洵当家,可每每遇上什么大事儿或者拿捏不准之事,就会送信给苏涣。

    他年幼就有“神童”之称,更是年纪轻轻中了进士,为官多年风评极佳,甚至有一年官家念其功劳,还赏赐苏家不少宝贝,其中更有三坛御赐的梨花白。

    就连苏老太爷这等爱酒之人,也还留了两坛子美酒没喝,每到逢年过节也就将酒盖打开闻一闻,甚至还不敢多闻,生怕酒水挥发完了。

    苏辙忙与苏轼洗漱到了苏洵书房,刚行至门口,他们就听到屋内有陌生的男声:“……你也不必过于担心,如今爹情况没有恶化,已是好事。”

    “我从前就听说过这等情况,直说一农妇摔伤昏迷数十年,得家中人悉心照顾,最后还醒了过来。”

    “爹身子一向康健,想必会无事的。”

    苏辙一走进去,就看到了这位传说中的二伯父。

    苏涣看起来是风尘仆仆,一脸倦容,他虽比苏洵只大上几岁,但因劳心政事的缘故,瞧着却是比苏洵大上十多岁的样子。

    不过他面色沉稳,即便苏家遇上此等大事,仍是心不慌神不乱,看到苏辙与苏轼两人与自己问安,更是道:“想必你们两个就是六郎与八郎了吧?”

    他与苏洵感情极好,几乎每月都有书信来往。

    因苏洵是炫子狂魔的缘故,所以他即便尚未见过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可在看到他们两人这一刻,半点不觉得陌生:“……方才我听你们爹爹说过了,说你们日夜照顾你们翁翁,有如此孝心,很好。”

    说着,他更是道:“你们小小年纪就过了童试,如今师从于郭太白,更多次听你们爹爹说你们聪明过人,学问了得。”

    “既然如此,今日我便考一考你们,看看是不是如此。”

    苏辙与苏轼对视一眼,眼中皆有惊愕。

    他们二伯父见他们第一面,还没说上三句话,就要考他们学问?还是在苏老太爷昏睡不醒的情况下?

    这个时候,他们不是该一家人互相安慰,或者一起去正院看望苏老太爷吗?

    苏轼这些日子因为照顾苏老太爷和苏辙的缘故,学问略有所懈怠,下意识看向苏洵,眼神中一副“爹爹,二伯父这是做什么”的意思。

    苏洵却是苦笑一声,压根没接话。

    他这个二哥啊,当年不光是神童,更是书痴!

    第46章

    苏辙与苏轼心里倒是不慌, 毕竟在郭夫子日复一日的考问下,兄弟两人已习惯这等突然袭击。

    苏涣不仅自己学问出众,他那三个儿子也是文采斐然。

    苏涣一一考问了苏轼与苏辙兄弟两人。

    问题是由简到难。

    可苏轼也好, 还是苏辙也罢, 两人皆是对答如流。

    最开始,苏涣是面露欣喜之色,觉得两个侄儿以后定大有所为, 可越到后面, 他心中就是惊愕不已——这两个孩子的学问竟如此了得?

    他心中虽狐疑不解,但却是面上分毫不显,最后只微微颔首到:“你们两个学问尚可, 可见平日里是下了苦功的,做学问就该如此,只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用功,才能见真章。”

    可到了私下, 他却与苏洵道:“……我原以为你向来不着调,对两个孩子的学业也糊涂, 没想到你还知道历尽千辛万苦让两个孩子拜师于郭太白。”

    “此人是有真本事在身的,且为人赤忱, 六郎与八郎师从于他最好不过。”

    这话说的苏洵怪不好意思的,毕竟当初他是不怎么赞成苏辙兄弟两人去白马书院念书的:“二哥,这都是两个孩子自己的主意。”

    说着, 他便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都道了出来。

    苏涣原以为自己这个弟弟到了这般年纪已经知事,却万万没想到苏洵还是一如当年, 便是方才他竭力劝说苏洵再试一试会试, 却还是遭到了苏洵拒绝:“照你这样说,不管是六郎也好, 还是八郎也罢,小小年纪都极有主意。”

    “郭太白虽文采斐然,为人赤忱,可有些时候行事却与你一样,不大着调。”

    “若彻底将六郎与八郎交给他,我也不大放心。”

    “这样吧,以后每次你与我写信时,将两个孩子最近做的文章也一并寄给我看看,看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

    苏洵虽面带羞愧,却还是正色应是。

    兄弟两人又就着苏辙兄弟两人学问说了片刻,就又起身去看望苏老太爷。

    苏涣见多识广,瞧见苏老太爷面色红润,病情并无恶化的迹象,便安慰起苏洵等人来。

    当然,闲暇时候他也不忘考问苏位与苏修的学问,更是操心起苏位的亲事来。

    苏位是苏家长孙,已将近二十,别说成亲,如今亲事还未定下,每每长辈提起他的亲事,他总说想要先立业再成家。

    用苏位的话来说,苏家乃眉州赫赫有名的人家,未来的妻子不说是名门闺秀,却也该知书达理,但他们长房因苏澹早逝的缘故,一直不显,他总得自己立起来才能将人家好姑娘娶进门,要不然,哪里能要人家姑娘跟着自己吃苦?

    当苏涣再次听到苏位这般说辞时,是微微点头。

    在他看来,苏位与苏修兄弟二人虽天资平平,远远及不上苏辙兄弟二人,初次参加会试十有八九会名落孙山,但两个孩子明白事理,多试几次,总能高中。

    但身为叔父,有些话他也不能明说,说了只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直道:“……大郎,按理说你这样想是没错的,只是先成家后立业也未尝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