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冤种弟弟,在线捞兄》 40-50(第1/27页)

    第41章

    史无奈再次挠挠头, 有些不好意思道:“我的一双臭袜子。”

    苏辙与苏轼齐齐露出嫌弃的表情。

    苏轼更是没好气道:“史无奈,你恶不恶心?你那臭袜子味道本就难闻,哪里还有送给人当礼物的道理……不过送给程之元, 这礼物好像也挺配他的!”

    苏辙却觉得好奇的很。

    虽说最开始的史无奈不打爱干净, 但自史无奈进北极院念书后,则改变了许多。

    说起来,都是他的功劳。

    当日, 他知晓史无奈以臭袜子之物惹得程之元成为众矢之的, 是又好气又好笑,私下却与史无奈说要史无奈爱干净些,若不然就将他不爱洗袜子一事告诉所有人。

    史无奈苦苦哀求, 但他不为所动。

    史无奈虽年纪小小,却自诩史大奈后人,很要面子,生怕这件事宣扬出去坠了自己的名声, 只能每日洗澡后捏着鼻子洗自己的臭袜子,偶尔尿床后, 也会将床单褥子洗干净,旁人问起, 史无奈就会厚着脸皮说自己爱干净的缘故。

    养成个习惯只需二十八天。

    对史无奈来说,养成爱干净的好习惯足足花了两个月。

    因为这件事,史彦辅甚至专程来苏家感谢了苏辙一趟, 几乎是感激涕零。

    所以今日苏辙只不解道:“无奈哥哥,难道我与六哥不在书院后, 你又将自己的臭袜子攒了起来?”

    “自然不是, 我是谁?我可是史大奈的后人,爱干净得很, 怎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史无奈这话说的是一本正经,可见比起不要脸来,没几个人能比得过他:“这双臭袜子是我专程为程之元留的。”

    说着,他又是嘿嘿一笑,只是这次却是自豪道:“说起来程之元当日被众人嫌弃,就是因我的臭袜子和尿湿的褥子。”

    “有道是就算叫人死也得叫人死的明明白白,那程之元怕是做梦都想不到他的书袋里怎会有臭袜子,柜子里有湿褥子,想必这事儿更会成为他的噩梦,一辈子都不愿想起的噩梦!”

    “既然这样,这么高兴的日子,我当然要他死个明明白白啦!”

    苏辙这才明白过来,敢情史无奈这是故意恶心程之元了!

    三人这才高高兴兴回去。

    而程之元在打开锦盒后,看到这双臭袜子,闻到这熟悉的气味,当即就明白过来。

    原来当初污蔑他的那个人就是史无奈!

    他气的牙痒痒。

    当初一切不幸的开始皆源于这双臭袜子,可以说没有这双臭袜子,就没有后头的事!

    王银满紧接着也明白过来,连连说这件事包在他身上,他定会在天庆观好生宣扬一番,还程之元一个公道的。

    殊不知,众人都是有自己判断力的,如今他们瞧不起程之元并非仅仅因为那几双臭袜子,而是旁人稍不合程之元的意思,就会被程之元狠下杀手,这样的人,就算蒙受冤屈,就算才情卓越,谁又敢与他相交?

    苏辙与苏轼吃的饱饱,回去之后甚至吃不下晚饭。

    苏辙与苏轼则商量起明日前去天庆观拜别张易简道长。

    天庆观的北极观说白了就像后世的小学似的,他们中了秀才,就该从小学毕业了,自然要与启蒙老师张易简道长拜别。

    苏洵多少也是有几分知道张易简道长的性子,所以为张易简道长准备了几包上好的茶叶。

    至于别的礼物,就算带了张易简道长也不会收的。

    翌日一大早,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就去了天庆观。

    张易简道长院子一角的石榴树上挂满了石榴,苏辙他们兄弟两人一进去,就见桌上摆着硕大圆滚的石榴,苏轼的眼睛顿时就挪不开了。

    苏辙却带着他认真与张易简道长拜谢,最后更是道:“……没有您,就没有我与六哥的今日。”

    “您向来喜欢喝茶,这几包茶叶您无论如何都要收下,这是我们的一片心意。”

    张易简道长看向桌上的几包茶叶,并没有推辞:“那你们兄弟二人可有什么打算?打算去何处念书?”

    从小学毕业,自然该去初中念书。

    北宋看重学问,读书人好处多多,中了秀才之后更是如此,读书还有官府补贴,根本花不了多少钱。

    苏辙斟酌道:“爹爹为我选了青城书院。”

    “当年大姐夫也是在青城书院念书,说是夫子教授学生是极认真的,不知道长觉得如何?”

    张易简道长想了想,却道:“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你的大姐夫好像是罗慎之。”

    “他念起书来虽勤勉认真,但却一向循规蹈矩,以他的学问,中举虽不在话下,但想要中进士,却还是要费上一些苦功的。”

    “对他和陈太初来说,青城书院的确最为合适,却并不适合你们兄弟两人。”

    “但我觉得,青城书院并不合适,相反白马书院更适合你们兄弟两人。”

    白马书院?

    不光苏辙听到这话微微一愣,就连埋头啃石榴的苏轼都抬起头来,一脸惊愕。

    这兄弟两人虽未说话,但张易简道长却知道他们为何这般惊讶,在眉州,比起青城书院来,白马书院不光不显山不露水,甚至还默默无闻。

    他含笑解释道:“白马书院的确不太出名,但里头有位夫子叫郭太白。”

    “说起这人的故事来,我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他从前家境殷实,小小年纪就有神童之名,名震四川,写的文章很有灵气。”

    “可惜他从小被家人逼着读书,家人去世后散尽家产,在白马书院以教书为业,终身未娶,喜好喝酒,若是你们能入得了他的眼,想必定能得他倾囊相授。”

    这正是当初他并不赞同苏辙与苏轼参加童子科的缘由之一,担心苏辙兄弟两人会成为第二个郭太白。

    在他看来,读书不光要循序渐进,更是件乐在其中之事,人活一辈子,就该学一辈子。

    若厌弃学问,即便天资再高终其一生也是碌碌无为。

    苏辙与苏轼两兄弟连声应是。

    他们两人离开时跪地冲着张易简道长郑重磕了三个头,拿着张易简道长为他们两个写的介绍信,这才离开。

    今日苏辙兄弟两个不光是来看张易简道长的,更是来看旁的学童。

    一早程氏就为他们准备好了糕点果子。

    相处的时间长了,许多学童都与苏辙兄弟两人关系不错,边吃着糕点边围在他们身边说趣话:“我还以为以你们兄弟两个的才学,都能考入前十名了,苏辙,你是不是童试那两天身子不舒服?若不然怎会考的如此一般?”

    “对啊,童试考题师兄先前给我们讲过的,想必我去参加童试,也能中个秀才回去叫我爹娘高兴一二了!”

    “明年再去参加童试也是一样的,毕竟童试不难,难得是后面的乡试与会试,我只是万万没想到程之元那小子都能夺得案首……”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