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来我农家乐: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诸朝来我农家乐》 110-120(第9/25页)

力的人,那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又有什么好处呢?

    若是本就不打算杀生,手中掌握生杀大权,又有何用?

    只不过他们的朝代,总要有一个人做皇帝的,所以你若不做,那就是旁人来做,自然是自己当皇帝比较好,但是后世——尽管大家都十分默契的没有在天幕中提起过。

    可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察觉。

    后世已经没有皇帝了吧。

    白居易的眸光闪了闪,不知该作何想法,但也像其他人一样缄口不言。

    因着有的时候,后世的制度并不能完全照搬到他们的朝代。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只要有动荡,那就必定会有损伤,而且就像是后世人人都去上学一样,这好吗?这自然好,每一个文人都曾经幻想过这种场面,但凡是接受了儒学思想并且将儒学精神传承下去的人都会很乐于见到这一幅场面。

    可他们能直接照抄学习吗?

    答案是很明显的。

    后世人人都上得起学,那是因为他们可以将更多的劳动力从地中抽出来,用以培养更多的读书人。

    可他们的时代,若是人人都去读书,那谁来种地呢,整个朝代的人就都一起饿死不成。

    十之八九的人都在种地,就这人还吃不饱饭。

    而且若是没有了朝廷,难道生活就会比现在更好吗,难道就有人去抵抗外族了?抗洪救灾呢?发生瘟疫呢?若是受了冤屈,又要去哪里找人主持公道呢?大家都拿起刀随自己的心意去砍杀别人吗?

    白居易看得很清楚,来到天幕上的每一个人都看得很清楚。

    这不是说他们羡慕就能立刻转变成的事情,这中间必定会经过格外漫长的时间演变——但这并不就代表他们完全无所作为了!

    每一个见识过后世盛况的人都会在自己的心中留下一团火苗,一团等待着,只要有燃料就可以汹汹燃起的火苗!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真的让人可以随便说出‘当皇帝有什么好?’,白居易觉得自己就算在九泉之下,也可以含笑而寐了。

    而为了这副场景能够更快的呈现,他们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从天幕上获取好处,无论是粮食,制度,用具,知识全部都像是甘泉一样,被他们疯狂的汲取着。

    不过,想必倘若真有那一日,一定会有原受利者和现受利者之间的冲突。

    只希望,能够少些伤亡。

    *

    徐雪筠在路上就拍了很多照片。

    因为雪山真的太好出片了!

    皑皑白雪覆盖着巍峨的山峰,在阳光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像是来自仙境的画卷一般。

    纯色背景,怎么拍都好看。

    她还给其他几人也拍了不少照片,还教了很多拍照片的pose。

    这让几人不免有些稀奇。

    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若是让人认真的留一副画作,多是要正襟危坐,以表示自己的威严,因为能够请得起画师的多是些权贵人家,这种能够流传下去给后人看的物品自然是越庄重越好。

    没成想后世的留念更容易了,他们拍的也更随意了。

    白居易很喜欢相机,他是一个经常游山玩水的人,虽然遇到美好的景色总会作诗留念,但人的记忆会在时间中流逝,哪怕看着当时自己所题的字,所留的诗,也只不过能在脑海中唤起一瞬的感想,具体的景色怕是也记不清了。

    但这个相机就可以把哪怕百年前的景色都保留的半点不差。

    常看常新,并且这样足不出户,也能从别人留下来的照片中看到许多自己可能到不了的美好景色。

    只不过这相机似乎很难制作,恐怕等到他们的世界出现相机还得再过上许多些时候不知道能否有专精此类工艺的人通过后世的启发造出简易版的相机。

    那当真是雅事一件。

    徐雪筠看着自己拍的照片不禁感慨他们这一行人的颜值真的都在水平线上。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的模特团出来旅游了呢。

    因为没有到滑雪场的开放时间,所以滑雪场的酿酒教室里的人也不多,除了他们这一队之外,就只有另外两对情侣。

    徐雪筠看了一眼后就赶紧移开了。

    她平时出门玩的时候,最害怕遇到小情侣了,普通的还好,但有些正处在热恋期的徐雪筠之前出门看电影的时候,她后座的两个人亲了一整场。

    回到家之后,那电影里面讲了什么她都记不清了,全是他们嘬嘴的声音。

    徐雪筠:我不干净了。

    她深刻的感觉到自己的大脑被污染了,为了消除心理阴影,后来狠狠的找了五六部狗血电视剧,越狗血的越好,以毒攻毒,才把那种声音忘记掉。

    所以现在一看到小情侣之间黏糊的气氛,徐雪筠就自动的远离。

    嗯,这靠窗的位置也挺好的,受不了她就跳。

    老师看上去不是本地人,不过只是体验一下,徐雪筠也不管这是不是正宗的。

    酿酒教室里面多是一些木质装修,让人一进来仅从视觉上就感觉暖暖的。

    酿酒的第一步是从采摘开始的,一般为了好的葡萄品质,葡萄酒厂都会有自己专供的葡萄果园。

    但他们这儿可没什么葡萄园,是老师分发下来的葡萄,不过瞧着也很新鲜。

    长孙无忌偷偷拽了一个,尝了一口。

    嗯,甜。

    他们每个人的面前都放了一个非常大的木盆。

    徐雪筠开始还以为这是让他们洗葡萄用的,不过听老师讲了一会儿她才知道这个盆原来是让他们在里边把葡萄捏碎用的。

    工厂自然有工厂的方法,但是教室有教室的方法。

    “大家再把葡萄连着梗一块剪下来的时候,一定要检查葡萄有没有坏的或者霉变的,如果有坏的一定要挑出来,不然会污染整个葡萄酒,并且影响葡萄酒的品质,甚至可能会在发酵中产生霉变或者有毒的物质。”老师再三强调,并且时不时的下来到他们每个人的身边看一圈。

    长孙无忌学的很认真,准备学会了回去酿酒给陛下以及同僚们喝。

    辛弃疾学得也很认真,他主要就是因为自己单纯的喜欢,不仅喜欢葡萄还喜欢葡萄酒。

    张良却盯上了用来剪东西的剪刀。

    他拿着剪刀空剪了两下,听着剪刀的刀片摩擦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又仔细的端详了一会,发现这其实就是把两个小型的刀片相对放置,再在下方安上把手——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改动,却让这种工具在面对小型操作时格外的得心应手,要比用刀好用多了。

    “子房先生怎么不动手?”刘娥离他离的较近,见他此时盆中还几乎空空如也,便好奇的问道,“是剪子坏了吗?”

    张良摇头,见刘娥稀疏平常,就知道这件物品在宋朝时期早就有了。

    “这剪子,是谁发明的?在哪个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