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来我农家乐: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诸朝来我农家乐》 40-50(第8/21页)

回消息也是很多人的通病。

    殊不知刘彻刚一回来手机就被天幕给收走了,根本就看不到她的消息。

    回到家里时间差不多就到晚上了,徐雪筠和几人吃了一顿晚饭,诸葛亮几人本来还想着再去收割一种作物,结果却发现徐雪筠在上午到中午的时候已经上架了苹果,把另一个名额给占掉了,便准备去完成其他的任务。

    比如他们一直心心念念的拍摄以及徐雪筠的美术作业。

    徐雪筠的美术作业催不得,一催人家就说没有灵感,他们便只能先做自己能做的,比如先把拍摄拍完。

    在古代生活并且能够独自游山玩水的人身上没有点功夫是不行的,就算没有功夫,身体也比徐雪筠这个整日瘫在床上玩手机的青年好多了,学两下就挺像样子的,所以拍摄江湖的打戏拍摄的行云流水,动作优美又有力度,让负责担当摄影师的徐雪筠看的在心里止不住的叫好。

    剧本是几人一起在吃完晚饭之后,你一言我一语的随口改编出来的。

    一开始李白想写一个格外浪漫的大侠的故事,但是杜甫却又觉得可以在里面加入一些大侠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苏轼认为还能再拍摄一下沿途的美食。

    所以一开始的剧本其实是李白这个大侠拯救天下苍生,并且一路结交好友的故事。

    但李清照给他们打回来了。

    “我呢?我在哪呢?”她把剧本拍的啪啪响,“你的意思是说我二十多年什么都没学会,出场帅气那一下子就下场了是吗?”

    几人被问的看天的看天,缩脖子的缩脖子。

    她强烈要求加戏份。

    于是她把故事的后半段给大改了,剧本就变成李白这个大侠拯救天下苍生,却遇到了不能自己克服的困难,于是他的妹妹出场,两个人一开始反目成仇,但是却发现虽然他们行走的道路不一样,但是内心却都抱着同样想要让天下苍生过得更好,想要让自己的命运改变的想法。

    诸葛亮瞧着有趣,于是也把自己的戏份给改了。

    几人一开始给他设定的是一个隐士高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卖炭卖画的老翁,但其实武功高超,大隐隐于市。

    徐雪筠一看,这不就是最经典的随身老爷爷——不对,这个不随身。

    更像是葵花宝典中卖给主角葵花宝典的老爷爷。

    可诸葛亮却认为:“主角不需要我的帮助,也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少年有伙伴有武功,有亲人的支持,他又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他把自己的大量戏份都删减了,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出场。

    他在冬日给当时受伤,被仇家追杀至此地的李白送了一碗热汤面。

    没错,他认为只需要一碗热汤面就好了,需要一点点的温暖,这个本来心中就有着坚定信念的少年便能再次恢复过来,再次鼓起勇气踏上自己的旅程。

    最终。

    “我命由我不由天!”徐雪筠看到结尾了,激动的不得了,一拍桌子猛的喊出了这句话。

    很俗气的话,甚至已经被人用烂了,但其中的凌云壮志永远不会错。

    即使现实是残酷的,但总会有愿意,并且真的行动起来,能够用双手付出行动,逆天改命的人。

    “我命由我不由天?”李白喃喃道,像是在品味,又像是在咀嚼,最后果断决定加上这句话。

    “没错,我命由我不由天!”

    他之前从来没想到这句话还能这么用。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其实并不是出自于哪本小说,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卷十六《黄白》中就写道。

    ‘龟甲文曰:天要灭我我灭天,我命由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

    在古代,逆天改命被人们视为‘丹药’或‘神明’也就是宗教才能做到的事情。

    几人从来没有想过由人可以念出这句话,做出神明才可以做到的事情。

    太狂妄,也,太让人激动。

    最后,由两位主角互相扶持,李白和李清照互换命格,李白替李清照赴死,而李清照带着兄长的遗志将反派一剑灭心为结局。

    李清照的眼睛亮亮的。

    她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只是这些话不能通过天幕向万人诉说。

    是啊,既然皇帝不中用,为什么还要一直期待皇帝去做什么呢。

    有志之士为什么不能联合起来,像是书中的主角那般互相扶持,互相帮助,一起赶走外敌呢。

    她觉得此时诗兴大发,恨不得立刻回到房间里咏上几篇诗,再写出几篇好文章去鼓舞人心。

    那观后感两千字根本就不够,李清照觉得自己现在能写一晚上。

    诸葛亮含笑点头。

    没错,年轻人就是要有这样的拼劲。

    徐雪筠今天是真的累到了,回到房间里就开始呼呼大睡,连片子也懒得剪,一觉睡到了第二天早上八点。

    昨天写到凌晨两三点第一个完成任务结果一大早就被薅起来准备下地的李清照:“”

    早知道她八点才起,她就不起那么早了。

    刘姨给她留了早饭,但是徐雪筠却磨磨唧唧不想吃:“我不喜欢喝豆粥我想喝饮料。”

    她也不想吃猪肉粉条的包子。

    看的真是让昨天才对她稍有改观,认为她其实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娇气,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各朝代观众叹为观止。

    连肉包豆粥都不愿意吃,那还要吃什么。

    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吃肉包都吃不上。

    但徐雪筠是真不喜欢一大早上吃这个,觉得肉包太油,豆粥太难喝,最后央求着刘姨给她摊了个西葫芦鸡蛋饼,配了一杯冰凉的草莓牛奶。

    肉包也没浪费,本来就给她留了一个,苏轼两口就塞完了。

    徐雪筠还没醒神,李白他们急也没办法,撑着脸看她慢悠悠的嚼着,嚼着嚼着还像嚼累了一样叹了口气。

    朱元璋摇头。

    这孩子要是放到他小时候那个年代,都活不下来。

    难养活着嘞。

    哪家小孩不是有啥吃啥——有的吃就不错了。

    吃完早饭,徐雪筠打着哈欠带着他们下了地。

    今天他们要去摘点梨回来熬秋梨膏。

    诸葛亮他们还问徐雪筠觉得什么东西产量多。

    徐雪筠当时想都没想:“豆角啊!”

    一到下豆角的季节,好家伙,她家的豆角吃都吃不完,送都送不出去。

    吃的她一听豆角两个字都反胃。

    说着徐雪筠就准备带他们去摘豆角——刚好走的时候全都拿走,一点也不要给她留。

    上年晒的豆角还没吃完呢,再不摘她奶奶又要晒豆角了。

    拿走,都拿走!

    第45章

    很多人其实对豆角的产量没什么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