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嫁给失忆将军[重生]: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流放后嫁给失忆将军[重生]》 140-150(第18/19页)

人后,殿中只剩李禅秀和裴椹。

    裴椹自身后拥住李禅秀,下巴抵在他肩上,道:“原来就是这位张大人当年设法送殿下到西北,如此说来,他岂不是我和殿下的‘媒人’?”

    李禅秀无言以对,转头看他:“难道你还打算给张大人包一份媒人钱?”张大人只怕会莫名其妙。

    裴椹闷笑,低头飞快在他唇上啄一下,继而轻叹:“也要真成了亲,才能给媒人谢礼。”

    但他和殿下,这辈子恐怕很难有正式的婚礼了,当年在永丰镇的那次假成亲,竟成了唯一可回忆的洞房花烛夜。可惜当时既没有洞房,两人更同床异梦。

    想到这,裴椹心中多少有些遗憾。

    李禅秀看出他眼底遗憾,不由仰头亲了亲他的下巴,道:“等有机会,我们再成一次亲,好不好?”

    裴椹心中微动,虽知道难以实现,可仍免不了为这句话动容。

    他低头注视李禅秀,良久,才哑声道:“只怕得等到……天下靖平、海晏河清,殿下已是万人之上时。”

    如今天下尚未彻底平定,各地仍可能再起烽火,北边的胡人还没打退,李玹的政权还不牢固。

    别说李玹不一定能同意他们成亲,就算李玹同意,如此冒天下大不韪之举,也会引来诸多非议和阻力。

    他自己倒罢,但他如何忍心让殿下也承受这些?

    至于李禅秀说的将来成亲,也只可能是天下太平、朝政稳固,李禅秀已经登基,可以说一不二时。

    那应该会很遥远……

    不过刚攻破金陵城的大好日子,想这些未免自寻烦恼和惆怅。如今他和殿下心意相通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裴椹轻叹,又低头看向李禅秀,故意道:“殿下的保证,不知是多远的将来,不如眼下先补偿臣一些。”

    李禅秀一愣,呆呆问:“什么补偿?”

    不对,怎么就他得补偿了?

    可惜没等裴椹开口,外面一名将领就来禀报,说杨元羿率军已追上正南逃的薄胤等人。

    李禅秀立刻道:“好,孤亲自去捉他们。”

    裴椹:“……”没必要事必躬亲吧。

    不过他猜李禅秀的真正目标是李桢,便没阻拦,反倒开口说要同行。

    李禅秀亲自前往,确实是想活捉李桢。

    当年老皇帝李懋将他父亲圈禁,李桢的父亲梁王作为下一任储君最有力的竞争者,也没少出力。可惜对方死得早,否则定然也要抓去洛阳,和李懋一起在皇陵跪着。

    至于李桢,当年他年纪小,倒没参与此事。但他和李懋、梁王沆瀣一气,当年老燕王战死、并州差点沦陷,就是他们祖孙三人的共同手笔。

    更别提李禅秀在永丰时,知晓的那些贪污军饷、官盐之事,都是梁王和李桢在背后操作。

    只不过碍于他们当时的身份地位,裴椹不能把他们怎么样,李禅秀更不能。

    如今却不一样,犯过的罪行总要承担,李禅秀觉得,李桢也该向西北的百姓和边军谢罪了。

    虽然现实中,西北最终被守住,但梦中,或者说前世,兴许就是李桢等人的贪污之举,导致西北沦陷.

    半日后,李禅秀和裴椹率军赶到薄胤被围困之处。

    薄胤带着李桢和一众心腹将领及残兵从金陵逃出后,本欲先到南边安稳下来,再招兵买马,重振旗鼓。

    毕竟南边还有大片州郡仍属于金陵统治,没落入洛阳的李玹手中。

    哪知他刚逃出金陵不久,北军就像早就预料到他会逃,也知道他会走哪条路线一样,沿途几遭埋伏。

    等终于冲出埋伏,折损近半兵力后,刚攻下金陵的大军又马不停蹄地追来。

    如今残军躲藏在附近山坳的一片密林中,因怕被发现,哪怕是深冬的夜晚,也不敢生火。

    一路跟到此的士兵无不面色灰白,神情疲惫,甚至这一路上,已有不少士兵逃走。

    薄胤头发白了一半,才过五十,面容已苍老的像七十老者。

    旁边将领拿来一块干饼和一个水囊,轻轻递给他,声音嘶哑道:“大人,先吃点东西吧。”

    因为没生火,水是冷的,饼也是冷硬的。

    薄胤接过,却没吃。

    他望着眼前的残兵剩将,再想到外面围困的大军,不禁悲凉道:“莫非这是天要亡我薄胤不成?”

    旁边将领听了,不禁也悲从中来,低头哽咽。远处的士兵也被感染,很快呜咽起来。

    薄胤却没再说什么,反倒低下头,艰难地嚼着干饼。

    离他不远处的一棵老树下,李桢同样形容狼狈,却又恨又怕地看了他一眼。

    山风萧瑟,野狐孤鸣。

    士兵们渐渐也低头啃起干饼,一片凄楚寂寥.

    李禅秀将薄胤的残军围困一夜,第二日凌晨便发起进攻。

    听到号角声,薄胤的将领骤然惊醒,慌忙喊:“起来,都起来,敌人来攻了,大人……大人呢?”

    他四处寻找,然而一转头,却见薄胤端坐在不远处的溪水边,似乎重整了衣服和发冠。

    将领急忙过去,走近一看,却发现他胸口却插着一把匕首,已然是昨夜就已经自杀,尸体都凉了。

    将领怔然,不由悲道:“大人——!”

    四周士兵一见,俱都惶然。

    李桢见薄胤死了,瞬间大喜,想着自己可收拢这些残兵,继续南逃。

    然而还没等他做什么,李禅秀的大军就已杀来。

    因薄胤已死,残兵几乎没有战斗意志,很快便纷纷投降。

    李桢一见,脸色苍白,神情大乱。

    薄胤军中也有仍忠于李桢的朝臣,见大势已去,悲泣劝他:“陛下,与其被俘受辱,不如和薄胤一样……”

    没等他说完,李桢就惨白脸色,连连摇头:“不、不,朕不能、朕……”

    李桢畏死,不敢自杀,最终被李禅秀活捉。

    面对这位自己名义上的堂兄,李禅秀只冷漠扫了一眼,便淡淡吩咐手下:“把他押回去,看好,别让他自己杀了。”

    这属实是多虑。

    李桢倒是嘶声喊着要见裴椹。

    李禅秀觉得,真见了面,李桢估计不会说什么好话,四周又这么多士兵,所以和李懋那次一样,他提前让裴椹回避了。

    直到将人押回金陵,他才问裴椹,要不要见李桢一面。

    裴椹想了想,道:“让他一直喊下去也不像样,我去见一面吧。”

    李禅秀点头,道:“那你去吧。”

    裴椹和李桢见面后谈了什么,李禅秀没去过问,反正不外乎李桢叙旧情道德绑架,不成后再指责裴椹忘恩负义之类。

    但裴椹是不是忘恩负义,想必李桢自己心里清楚,而裴椹也早知道所谓救命之恩、结交,都是有意为之,必不会真愧疚,所以他也没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