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210-220(第5/25页)
孙无忌退后一步,闭门编书,应当是可信度比较高的。)
四年,中书令许敬宗遣人上封事,称监察御史李巢与无忌交通谋反,帝令敬宗与侍中辛茂将鞠之。
敬宗奏言无忌谋反有端,帝曰:“我家不幸,亲戚中频有恶事。高阳公主与朕同气,往年遂与房遗爱谋反,今阿舅复作恶心。近亲如此,使我惭见万姓。”
(备注:说好的高阳公主一案是长孙无忌逼你呢?)
敬宗曰:“房遗爱乳臭兒,与女子谋反,岂得成事?且无忌与先朝谋取天下,众人服其智,作宰相三十年,百姓畏其威,可谓威能服物,智能动众。臣恐无忌知事露,即为急计,攘袂一呼,啸命同恶,必为宗庙深忧。诚愿陛下断之,不日即收捕,准法破家。”
帝泣曰:“我决不忍处分与罪,后代良史道我不能和其亲戚,使至于此。”
敬宗曰:“汉文帝汉室明主,薄昭即是帝舅,从代来日,亦有大勋,与无忌不别。于后惟坐杀人,文帝惜国之法,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今无忌忘先朝之大德,舍陛下之至亲,听受邪谋,遂怀悖逆,意在涂炭生灵。若比薄昭罪恶,未可同年而语,案诸刑典,合诛五族。臣闻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大机之事,间不容发,若少迟延,恐即生变,惟请早决!”
(备注:看李治的甩锅技术。)
帝竟不亲问无忌谋反所由,惟听敬宗诬构之说,遂去其官爵,流黔州,仍遣使发次州府兵援送至流所。
其子秘书监、驸马都尉冲等并除名,流于岭外。
敬宗寻与吏部尚书李义府遣大理正袁公瑜就黔州重鞫无忌反状,公瑜逼令自缢而死,籍没其家。
(备注:都是许敬宗的错。)
无忌既有大功,而死非其罪,天下至今哀之。
上元元年,优诏追复无忌官爵,特令无忌孙延主齐献公之祀。
(备注:十五年后平反。)
6、
强调一下,这里李治私节有亏不代表他不是一个厉害的皇帝,相反,厉害的皇帝好像私节都……所以这并不影响他为帝的评价。
我个人对李治的评价相当高。在皇帝中,他摆弄权术的本事应该能进前三。
他和武则天,确实是一对强强联手的夫妻,很般配。只是超越世俗的爱情总要牺牲点什么,比如舅舅妹妹,这也是很好磕的点。
他逼杀长孙无忌,流放母族手段狠辣,这是他帝王杀戮果断,大权在握的表现。对帝王来说,反而是一种赞誉。
李治唯一的问题是不喜欢承担责任,导致权力中心旁移。
无论他一直甩锅的是武后,还是其他大臣,别人替他承担了“天下垢”,那么就别意外承担责任的人成为“社稷主”。
说句难听的话,他该感谢夺权的是武后,还能把李唐的江山还回来。如果他甩锅的对向是杨坚那样的权臣,李唐想要复辟就没那么简单了(武氏家族如果不全是一群抽象废物,李唐的江山也难了)。
玩弄权术者“死”于权术,玩脱了。
第212章 尉迟恭和张万岁
李世民去东都的时候, 顺便去找刘武周问一句降不降。
原本历史中的刘武周靠着向突厥称臣,武德二年援引突厥的援军攻破太原,占据了山西大部分地方, 让李渊发出了“贼势如此, 难与争锋, 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的手敕。
之后的事就是在屯兵长春宫,坐了近一年冷板凳的秦王李世民拍胸脯立军令状,花了近半年的时间把刘武周平了, 没让大唐沦为割据势力。
这个时空的刘武周的对手不是李元吉和李神通,而是人称老李世民的还算能打的李渊。
虽然李渊被刘武周和尧君素联手封锁,没能离开太原郡。刘武周也被李渊拖着没能扩张。
李渊提起刘武周就是气。如果不是突厥派援军帮刘武周, 他早就把刘武周给宰了。
听到李世民要去劝降刘武周,被李玄霸气到后自闭许久的李渊难得给李世民写信, 劝什么降, 宰了!
李世民看着父亲的信很是惊讶。他还以为父亲被阿玄气病了,这不还精神吗?
看,他就说阿玄很孝顺,一定是京中人大题小做,大惊小怪。
长孙无忌问道:“要依皇帝之意吗?”
李世民道:“先看看情况。”
刘武周引突厥兵攻打中原, 本就属于他肃清的对象。他只是劝降刘武周麾下的将领。
现在不说这么慢,将来才好在父亲面前说自己为了斩杀刘武周有多难, 好让父亲觉得有面子。
刘武周如今只占据马邑一郡。他本来盘踞在汾阳宫,当发现天下大势已经尽归秦王李世民后,就把汾阳宫已经不多的物资又搜刮了一遍, 连稍好一点的木头都拆了, 龟缩马邑闭门不出。
魏徵安抚齐鲁时, 手伸得很长, 也给刘武周写过信,希望刘武周投降。
但因为李世民打出了“给突厥当狗就去死”的旗号,刘武周不敢投降。
不过魏徵给刘武周写的劝降信只是幌子,他的信只是告诉刘武周大势已去,引起刘武周部将的恐慌。
刘武周就是待宰羔羊,你们何苦跟着刘武周同死?投奔突厥是刘武周的过错,尔等明珠暗投,现在正是拨乱反正的时候。
在魏徵的卖力游说下,已经有多员猛将出逃马邑,投奔魏徵。
刘武周这次没能拿下雁门郡,李世民便在雁门郡休整,得到了当地百姓自发箪食壶浆夹道欢迎。
李世民向来亲切,随意拉个老百姓都能聊几句。
边疆的百姓也不懂太多贵贱有别的规矩,李世民愿意和他们聊天,他们就放肆地与这位太子殿下胡侃。
有些百姓拍着胸脯说自己曾跟着李三郎君击退突厥几十万雄军,如果太子殿下缺兵,他们现在就能跟着太子殿下打仗。
李世民乐呵呵道:“李三郎君就是我弟弟。你没发现我和他长得很像吗?我们还是双生子!”
百姓仔细打量了李世民,摇头道:“李三郎君可比太子殿下瘦弱多了,不像不像。”
李世民道:“他那时候在生病,现在就像了。你再仔细看看。”
百姓为了给太子殿下一个面子,只好点头说果真像。
李世民高兴极了,细细询问李玄霸就地变出十万大军的细节。
当初他和弟弟久别重逢,就顾着问弟弟的身体了。之后他想询问,但李玄霸在某些奇怪的地方脸皮很薄,随意打发了李世民。虽然李世民拉着李智云、罗士信等人挨个问了个遍,但现在有新的角度让他听到弟弟的厉害,反正要等后勤,他专门花了一日来听百姓聊李玄霸的丰功伟业。
罗士信是当事人。他听后告诉李世民,百姓所说的多经过了夸大,甚至凭空添了许多怪力乱神的内容,其实……
李世民打断道:“没什么其实,我看百姓说的才是真的。你们就是太谦虚了。”
罗士信乖乖闭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