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状元: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在古代考状元》 60-70(第13/15页)

便可誊抄到试卷纸上。

    韩时遇这才起身吃早餐,而后歇息片刻,开始修改文章,直到满意,而后又将昨晚写好的两篇文章拿出来,重新审查修改,确定没有错漏,开始一一誊抄到试卷纸上,待得三篇文章全部誊抄完毕,已到午时。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若是按照往年乡试,这会儿他只需要再检查一遍无错漏,就可以交卷出场了,但因为今年多了一个试帖诗,就还得继续。

    别说韩时遇,整个考场除非是出了意外的,皆没有考生交卷出场,可见这试帖诗还是难倒了不少人。

    韩时遇不去想这些,他将《四书》《五经》文共七篇全部检查了一遍,确定无误后收起,便起身用餐,不过今天不同昨日,他午间没有休息太久,只是略休片刻,便可是继续答题。

    最后一道题是试帖诗,题目为:赋得繁林蘙(yi4)荟,得“贤”字,五言八韵。【1】

    试帖诗也叫做赋得体,以题前加“赋得”二字为得名,所以这题目里的赋得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题目,真正的题目乃是“繁林蘙荟”。

    试帖诗的命题,一般都是摘取前人诗词中的一句或者一个典故一个成语,和《四书》《五经》题一样,你想要正确破题,你就必须得了解它的出处,若是你连出处都不知,又遑论破题?

    理解都理解错误了,又怎么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呢?

    又因为试帖诗是限定官韵的,所以后面的得“贤”字的“贤”字,便是限定的官韵,同时也要求考生的诗作里,必须有一个韵脚字是“贤”字。

    韩时遇看到题目轻轻吐了一口气,幸好他三年前便有隐忧,是以这三年在试帖诗上也下了不少苦功,要不然这会儿他真的是连题目出自哪里都不知,只能靠蒙了。

    “繁林蘙荟”乃是出自《孙子·行军篇》:山林蘙荟者,必谨复索之。”

    只不过命题的时候把“山林”改为了“繁林”罢了。

    是以“繁林蘙荟”即是林木茂密之意,又限定“贤”字,可见是将林木喻为人才。

    有了方向,便要思索如何作诗了。

    大魏朝的试帖诗跟大周朝和大梁朝不一样,因为八股文的兴起,朝廷干脆将试帖诗也用八股来约束。

    也就是说,跟八股文一样,大魏朝的试帖诗也是严格按照“破题”“承题”等八股结构完成的。

    同时因为试帖诗是应制之作,还需要注意用词必须庄重典雅,不可轻浮。

    这可真是太难了。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韩时遇在草稿纸上写下“繁林蘙荟”和“贤”,这都是要出现在前面几句诗里的,他得想想怎么编才又通顺又能完美的破题。

    冥思苦想许久,终于得了开头:繁林多茂植,求木譬求贤。试向郊原望,偏宜蘙荟传。【2】

    正好点题。

    下面的接着磨,磨了一个多时辰,才终于得了一整首诗。

    从头到尾读一遍,破题对了,仄起格对了,八股格式对了,官韵用对了,全都对了。

    好极。

    韩时遇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誊抄到试卷纸上,而后将早先做好的文章全都拿出来,重新检查一遍,没有错漏之后,交卷,拿到照出签,来到贡院门口,等待傍晚放牌。

    这会儿离傍晚放牌还有一些时间,韩时遇便在人群中寻了一遍,不见文秀才,便知他还未交卷,直到片刻之后,才看到文秀才提着考篮走过来。

    韩时遇忙朝文秀才走去:“岳父。”

    又伸手去接他手里的考篮:“我来帮你拿吧。”

    “不必。”文秀才初时还推拒,后来韩时遇坚持才应允。

    不过少了考篮的负担,文秀才确实感觉轻松了许多。

    韩时遇两手拎着考篮,打量文秀才,见他面上虽有倦色,眼神却明亮,精神极好的样子,便知道他这一次应当是考得不错,便没出声问他考试情况,只问他身体。

    “尚可。”文秀才看了一眼韩时遇,张嘴想说试帖诗的事情,看到周围这么多人,到底也知道此事关系重大,便咽了回去,“你呢?”

    “尚可。”韩时遇也道。

    他这叫做尚可?

    文秀才打量了韩时遇一眼,只见他发冠整齐,衣衫洁净,整个人器宇轩昂,神采奕奕,这哪里是尚可,这分明是太可了好吗?

    文秀才心里不由得羡慕,年轻真好的。

    也不对,应该说韩时遇这三年锻炼身体确实有用。

    不过文秀才这三年虽然不像韩时遇这般日日锻炼身体,但每日爬山,身体也远胜往日。

    至于为甚每日爬山,自是因为府学的饭菜太难吃了,文秀清他们便中午和晚上都将饭菜送到府学门口。

    原本可让杂役帮忙送上山来,或者韩时遇去取,但韩时遇知道文秀才不爱锻炼,就非得每日拉着他上下山来取饭菜,如此一日两个来回爬上爬下,自然也就达到了锻炼的效果。

    此前文秀才多少都有些不高兴,毕竟太耗费时间了,可这一次乡试他便能感觉出来一个好身体的好处,心里那点儿不满自然烟消云散。

    “遇弟,文伯父!”

    放牌时辰一到,韩时遇和文秀才随着其他考生一道出了贡院,随即便听到韩时云的声音,他抬头朝声源处看去,便见韩时云带着小厮往他们这边挤。

    “二堂兄。”韩时遇朝韩时云点头:“二堂兄等急了吧?”

    “也还好。午时出来的人不多。我们也估摸着应该是在傍晚,所以也是交替着在这边守着的,并不辛苦,倒是你们,可还好?”韩时云关切的问。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挺好的。”韩时遇点头,文秀才点头附和。

    他话音落,就听得一旁传来一声嚎啕,而这哭声也像是一个信号一般,顿时引起连锁反应,好些个考生都给哭了,一时间哭成了一片,活像亲爹没了一般,叫人瘆得慌。

    “这,这是怎么了?”韩时云还算经过事,可还是被吓了一大跳。

    一旁的小厮确实已经吓傻了。

    韩时遇和文秀才大约知道这些考生为何而哭了。

    试帖诗出现的突然,大部分人都没有准备,只怕这一次要被连累。

    但有人哭自然也就有人欢喜。

    毕竟就算是大魏朝好些年都没有考过试帖诗了,但总有一些人诗才出众,既是试帖诗来得毫无准备,也仍能应对,甚至有了这一道试帖诗拉开距离,他们指不定能考中举人呢,又如何能不高兴?

    便如文秀才也是高兴的。

    真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了。

    韩时遇知道其中内情,却不欲多说,道:“我们回去吧。”

    文秀才点头。

    人愁我欢喜,确实不像样,还是赶紧回去吧。

    韩时云忙道:“我租了一辆马车,就在外面,怕是等急了,我们赶紧过去吧。”

    韩时遇哭笑不得:“二堂兄,只有两条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