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帝我来当: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120-130(第6/22页)

 同时,他还费尽心机地去贿赂昭国军队里的人。

    只可惜,尽管他花费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却仅仅贿赂到了极少部分人,军队里的兵卒实在是难以诱惑。

    好在,这一次靠着那仅有十多个人,再加上南下的两千多精锐鲜卑骑军。

    一场大火终于让幽州战场上的杨家军大败一场,将其粮草彻底烧成了灰烬。

    “单于,大好消息啊!那杨家军如今粮草尽失,上谷郡的粮仓也被我们烧毁。

    如今若要等新的粮草运送过来,起码得半个月之久,而那杨家军绝对撑不了这么久,到时候肯定会内部生乱。

    我听闻,杨家军已然在飞速往后撤退,倘若就这般让他们回到上谷郡,那我们这一次的计划岂不是功亏一篑?”

    说话之人乃是苏仆延,他曾是乌桓一大部落的首领,可谓一方地头蛇。

    那时的他呼风唤雨,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除了在汉朝征战之际需调集一些乌桓骑兵外,其他时候,他简直就是幽州境内的土皇帝。

    谁能想到,曾经那般庞大的汉朝,竟突然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大面积的黄巾军造反,眼看差点亡国。

    那时,他们乌桓人被紧急征调了许多骑兵南下支援。

    虽然叛乱得以平定,然而并州之地又崛起了一股新的势力——杨家军。

    原本苏仆延以为这杨家军与他毫无关系,可后来杨家军造反,扩张的土地越来越多,最终触角伸到了幽州。

    那时,幽州内部开始出现动乱,他们幽州境内的不同乌桓部落也出现了内部分歧。

    当时,他依然选择支持汉朝,然后一同讨伐叛军,但这一场战争他们败得很惨。

    自此之后,汉朝再也没有力量管辖幽州。

    而他们这群乌桓人虽然没有被杨家军赶尽杀绝,可是在过去这几年里,杨家军竟然直接派人占领了辽东郡,平日里还在幽州境内不断剿匪,一点点蚕食他们的生存领地。

    因此,在昭国不断给辽东郡的兵卒运送粮草时,他们起了坏心想要打劫,却没想到遭遇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剿匪。

    这几年,那个张辽时不时就派强兵过来斩杀他们,幽州境内的乌桓人不是死亡,就是投靠昭国,又或者往北逃窜。

    再这样下去,他这个曾经统领几万人的首领以后就要变成光杆司令了。

    也是在后来这一两年里,他才回味过来了昭国的想法,为什么从来不带大面积的人过来剿灭他们,而是每次在运送粮草的时候,故意派的精兵过来剿匪。

    这分明就是在引鱼上钩,让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损失精兵,到后来,他再也不敢攻击昭国的军队运送军粮。

    然而,他是彻底不敢招惹昭国了,但这一次对方却派着大军压境了,明显是要将他们彻底赶出幽州。

    投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毕竟他苏仆延曾经带着自己的兵攻打过昭国。

    所以苏仆延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如他所料,他们根本就打不赢昭国的强兵,所以苏仆延只能决定带着部落的人往北逃。

    结果,在山穷水路的时候,鲜卑的单于轲比能南下了。

    于是,他们联合在了一起,制造出了最近昭国境内的几次动乱,以及这一次昭国境内粮草被烧的事件。

    几次的计划都全部成功,这也让苏仆延越发得意,看来他们乌桓人才是受上天眷顾的子民。

    因此,在杨家军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他正在建议轲比能不要放过这个机会,一定要趁现在趁火打劫,狠狠击败那杨家军。

    只有让他们损失惨重,接下来他们才能夺回幽州。

    “你是说趁此机会,立即率领大军南下攻打吗?”轲比能问道。

    苏仆延极为激动地点头。

    “没错。单于,那杨家军现在根本没有多少粮草补充,两三天之后,他们其中一部分人可能就要互相残杀甚至吃人了。

    这种时候我们攻打过去,这群杨家军肯定没有斗志。如果我们再承诺,他们投降之后给予饱饭,那杨家军肯定会转头就跟我们一起攻打昭王。

    我不相信昭王身边会有多少人誓死追随,所以,我们要趁这个机会狠狠挫一下昭王的锐气,让她知道幽州不是她能轻易染指的。”

    苏仆延的想法恰恰也是轲比能的所思所想。好不容易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又怎可能在中途戛然而止呢?

    必然是要乘胜追击,彻底打败昭国。

    不然,若让杨家军就这样撤回昭国,虽然有所损失,却完全没有伤筋动骨。

    再过几个月,杨家军完全可以卷土重来,到时候直接北上攻打他鲜卑。

    到那时,面对昭国的强军,轲比能都不敢说自己抱有胜算。

    所以,眼下趁着这群乌桓人以及其他蛮人部落都投靠他的时候。

    打一场胜仗,一方面可以树立威信,加固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昭国强军造成重创,让其短时间之内不敢再与他鲜卑为敌。

    因此,这一场战争本来就是势在必行。

    只是有些时候,有些建议得由下面的人说出来,给予对方效忠立功的机会。

    “先让斥候确定其行军路线,我们现在让大军准备好,到时候打一场硬战,这一次我们勇猛的儿郎们一定不会输!”

    此时的杨家军已经从卢龙塞撤军两天了。

    这一个位置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关隘,可以抵御北边的蛮夷胡人。

    而当初杨秋和张辽带着大军出发的时候,是由西向东一步步的驱除幽州境内的抵抗势力的。

    最后,军队直接打到了卢龙塞这里。

    那群被驱赶的蛮夷之人也在往北逃窜,卢龙塞在这里刚好是一条通道,可以让他们迅速的逃到漠北草原,原本是计划在这里决战的。

    最初是以为这群人会团结在一起,拼死抵抗一场。

    只是鲜卑人的南下让其直接联合在了一起,而杨秋又换了一个新的计划,那就是在粮草被烧后,杨家军彻底放弃卢龙塞撤军。

    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哪怕是敌人,也不会觉得这应该是一个陷阱,因为没有粮草的军队,那就是一个可以随时爆发的炸弹,留在原地驻守,只会是内部互相残杀而已。

    所以,轲比能这边的斥候过来刺探行军路线的时候,只观察到了杨家军疯狂往后退,整个军队士气极其低落。

    若再这么继续下去,斥候都觉得这群杨家军要为了一口吃的自相残杀吃人了。

    是的,杨秋这边的主力军队现在已经每天只吃一顿稀粥了,大家都饿得不行,但又不敢将最后仅存的一点粮食吃完,只能这样每天保持一口吃的不断往后退。

    所以,斥候观察到的情况没有任何问题,他也如实禀报了杨家军的撤军路线,以及目前杨家军的艰难情况。

    只是军队里面到底有多少人?斥候肯定是没有机会直接到军队里面数人的,至于军队里面又消失了哪些人,斥候也绝对不会猜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