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帝我来当: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110-120(第7/29页)

受朝廷的掣肘,成为一方独立的诸侯,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景。

    可是,当董卓查了一下粮仓里面的库存时,他简直要骂娘。

    就这点粮食,也就够吃半年。

    所以,成为州牧看似威风凛凛,可一旦失去了朝廷中央的金钱和粮食资源,整个军队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暴动。

    董卓虽不擅长治理内政,但他深知统率一军的兵卒最需要什么。

    无论何时,粮草都是重中之重。话说得再好听,升官加爵的承诺再美好,一旦士兵们吃不饱饭,那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这颗有毒的诱饵虽让董卓上了钩,但他也清楚自己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什么——粮草。

    要想解决这个困境,那就要赶紧整顿好雍州的内政,确保在今年秋收之时,雍州官吏能够收缴充足的赋税。

    只有拥有了足够的粮草,西凉军才能撑到明年,然后在明年继续发展农桑之事。

    只有这样,他这个州牧才能稳住雍州的局势。

    可是,想象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所有人都知道要重视今年的秋收,可问题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关中平原荒废多年,即便三辅地区因为有一些士族存在,不至于陷入彻底的贫瘠之中。

    但仅靠目前三辅地区的人口,想要从自耕农手中收到足够多的田租赋税,董卓手下的人经过计算,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这几年蝗灾等自然灾害频发,而且从今年年初开始,春雨就十分稀疏,看样子又可能是干旱的一年。

    所以,现在就可以预测,今年绝对不会是丰收的一年。

    如果夏季再遭遇干旱,说不定到时候还会闹粮荒。

    在这种情况下,董卓简直头疼得要死。

    要让他现在就造反吧,大汉的天下还没有完全完蛋呢。

    到时候朝廷的精锐出兵过来,一旦西凉军不能迅速获胜,陷入持久战,这场战争必输无疑。

    这并不是说西凉军不够勇猛,而是因为董卓知道粮草根本支撑不了持久战。

    所以进也不得,退也不得,偏偏他又想要得到州牧这个位置,这就让董卓很难受了。

    在他头疼得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他召集了自己手下的谋士亲信商讨方案,最后却发现,没有一个方案能保证西凉军必胜。

    就在这时,一个叫做李儒的人毛遂自荐来到了董卓面前。

    他是左冯翊人,如今也算是雍州之人了。

    李儒给董卓提出了一个建议:要彻底掌控雍州,那就必须联合昭国。而昭国拥有高产的粮食,只有双方结为秦晋之好,才能在雍州安稳下来。

    董卓也明白,这个新建立的昭国对汉廷以及雍州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毕竟在雍州和洛阳之间,隔着河东郡南部以及弘农郡,而昭国就在河东郡北部以上的位置。

    如果他董卓贸然发兵,到时候昭国也能突然出兵阻断他的后路。

    若是汉天子和昭国联合,那他就会被直接切断出路。

    所以,雍州州牧这个位置,那就是一个阳谋。

    任谁都看得出来,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文优确实深谋远虑,只是吾与昭国虽无恩怨,但也无谈判筹码,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结为秦晋之好,文优可否有良策?”

    董卓眉头紧锁,眼神中充满了忧虑。

    “明公勿急,那昭国西有匈奴之患,北有鲜卑虎视眈眈,东有乌桓时时作乱,实则昭国情况并不乐观。

    虽说昭王手段高超,竟然能让三边胡人蛮夷暂时没有生事,可是那些胡人的胃口又怎么可能会得到满足。

    一旦有人在其中挑拨支援,这三边必定生乱。否则昭王为何要和天子和谈?她深知自己身边的忧患,所以目前根本不向南拓展。”

    李儒神色从容,侃侃而谈,他缓缓地分析着局势。

    “因此,这也是明公的机会,昭国既然无意兴兵生事,而天子当初让明公做雍州州牧,本有意让明公和昭国发生冲突,让昭国和西凉军消耗实力。

    昭王哪里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和谈这事儿,本就是昭王期望发生的事情。

    只要明公派出使者前去谈判,昭王只会顺水推舟。没有人希望自己四周都是敌人,昭王会乐意与明公合作的。

    因此,明公只要派出使者前去和谈就行了,吾愿为明公出使这一趟!”

    李儒微微躬身,语气坚定。

    此言一出,董卓瞬间大笑出声。

    “吾得文优,实乃获一良谋之士。自此,吾可无后顾之忧矣。”

    于是,被董卓重用的李儒接下来开始筹备秘密谈判的出使团队。

    而贾诩,就是这样被李儒选上了。

    他们二人其实非常熟悉,原本就是老朋友。

    李儒深知贾诩有多聪明,此人的谋略可以说完全不输于他。

    但贾诩虽然在董卓麾下做事儿,实际上主要是为牛辅出谋划策。

    而贾诩为人极其低调,不喜欢出头。

    但这种时候,李儒不想让贾诩再继续低调下去了。

    他虽然很自信这一次会和谈成功,因为他确定昭王也想大家维持和平,但身边再多跟一个精明之人,总是能够查漏补缺的。

    因此,这一对秘密队伍开始前往昭国的土地,而他们伪装成了一个西凉的商队。

    十多天之后,他们这一批商队终于进入了太原郡,于是昭国的面貌终于展现在了他们面前。

    而在传说中昭国各种新奇物品,那些神秘面纱也彻底展露在了这两个顶级谋士面前。

    这一天,两人住在传舍之中休息。

    李儒带着一瓶酒来到了贾诩房屋里面密谈。

    “文和,如今我们已进入昭国好几日了,有何感想?”

    李儒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他希望能从贾诩那里得到一些独特的见解。

    贾诩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直接接过对方的那瓶酒,然后给自己倒了一杯。

    “好酒好酒,文优兄可真是大方,竟然带来了一瓶如此贵重的葡萄酒。”

    贾诩微微眯起眼睛,脸上露出享受的表情。

    “在汉庭那边贵重,在雍州也贵重,可是似乎在这昭国,葡萄酒并不贵重,你知道我只花了多少钱买下来吗?”

    李儒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

    “多少?”

    贾诩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漫不经心,但他已经又喝下了一杯酒。

    毕竟这种机会可不多,葡萄酒在这个时候有多珍贵呢?

    之前有个叫做孟佗的官员,用一斛葡萄酒直接换取了凉州刺史的职位。

    而根据刘宏在朝堂上卖官鬻爵的公开价位,三公的职位一千万钱可以买到,九卿的售价五百万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