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帝我来当: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110-120(第2/29页)

时办公之时并不会特别限定官服,只是一些特殊的祭祀场合需要穿一下而已。

    只是,文官可以自由一点,但对于要上战场的武将之人,总不能还穿着宽袍长袖吧。

    这种将士的服装,肯定需要便利简单一点。

    所以杨秋直接让下面的人设计了多种不同的兵卒服装,务必让其更加利落简洁,适于战场。

    而今天这些考生穿的服装,全部都是大红色的窄袖束腰劲装,所以这群人穿得有点不适应,总感觉哪里都不太对劲儿。

    尤其是贾衢,他虽然立志要从军,也知道自己武试成绩一般。

    但如他所料那般,他果然在武举考试上获得了不错的名次。

    一切都按照他预料的方向发展,他获得了一个官场的进身之阶,可是这一身服装他还是有点不太适应。

    这圆领的服装感觉奇奇怪怪,太不符合礼仪了。

    但想想昭国建立之后做的种种事情,似乎改变服装又只能算是一件小事情。

    既然选择了在昭国效力,那就要明白这位昭王究竟在意的是什么?

    衣裳小事而已。

    这位昭王的野心在于整个天下,此等细节实在不应该被自己在意这么久。

    “诸君,昭王已至,请随我来!”

    贾衢还在思考昭王见他们会问什么,负责接引的官员已经再次来到了这些人面前。

    这一刻是真的要见昭王了。

    “公明兄,我这心真是跳得厉害,等会儿我不会出丑吧,刚刚礼官已经教了我礼仪,但我真怕自己等会儿忘记!”

    褚燕满脸紧张,声音都有些微微颤抖。

    “褚兄勿要紧张,你在此已久,也听过了昭王的些许传言,昭王一直公正严明、亲善随和。

    等会儿昭王肯定不会为难我们,说不定还会奖励我们骏马呢,放宽心。”

    徐晃轻声安慰道,心中其实也有些紧张。

    而此时一群人都已经开始跟着礼官往前走,此刻众人再也不敢私聊了。

    所有人都规规矩矩地跟着大部队的脚步往前走。

    直到他们来到了一处修建的大殿之内,然后旁边的礼官开始宣布他们准备行礼,于是所有人都跪在了地上参拜。

    “臣等拜见昭王,愿昭王长乐无极。”

    十一个人此刻都跪在了地上,杨秋瞬间微笑了起来。

    “平身,不用多礼,都坐下聊。”

    这话说完,旁边的侍卫直接拿出了跪坐的垫子摆在了这十一个人的面前。

    于是这些人立即恭敬地跪坐了起来。

    而他们依然垂着头不敢直视首位上坐着的人,毕竟按照现在的礼仪,直视上位者那是大不敬。

    杨秋已经简化了很多礼仪,但不可能让大家直接微笑着握手,然后敬个礼就完了,目前还不能改革到这种程度。

    因此,她只能再一次微笑着开口。

    “今日诸君来此,吾也想考较一番大家的能力。

    武将之人,当有一身勇武之气,吾也想看一看我们昭国的好儿郎是何等样子,都抬起头来。”

    这命令一下达,众人不再低头垂目表示恭敬,而是缓缓抬起头来平视上了前面的人。

    这一下子,众人都见到了昭王的长相,一群人心中各有各的惊异,但都不敢在面上表露出情绪来。

    毕竟能考到前十名,都算是一些有天赋的人。

    所以众人此刻皆非常恭敬,完全看不出他们对昭王样貌的想法。

    杨秋此刻也展颜一笑,能控制住情绪的人,那都算是非常之人。

    看来这一次的武举收获颇丰。

    战场上,一个沉不住气的人是成不了什么大气的。

    至于为什么以前那些人见到了杨秋样貌会泄露出情绪,那是因为大家处于平等的位置,都没把杨秋当做上位者。

    所以情绪并不需要克制,更别说恭敬了。

    但如今这群人面见的是君主,所以他们自然会克制住自己的各种情绪,绝对不会做出失礼之举。

    “徐晃是谁?”

    杨秋率先问的是第一名,徐晃赶紧上前一步又行了一个礼。

    “臣见过大王。”

    到真的是长得高大威猛,一身杀伐之气。

    其实杨秋的外挂能看到这些人的身份信息,但她此刻还是对每一个人喊上了前。

    “公明如此年轻,想必未来定是战场上的一员猛将。”

    “贾衢褚燕呢,上前一步来让吾看看。”

    ……

    “莫昆上前。”

    就这样把每一个人喊上前认识了一番之后,杨秋说了这样一番话。

    “为将之人,骑射与兵法皆至关重要。若昭国欲繁荣昌盛,兵事务必保持强大。

    然当下昭国四周皆有虎狼之敌环绕,诸君日后去往军营,对于昭国未来的敌人有何想法?”

    这便是考教了,众人都知道昭王要在此举是要测试他们的兵法谋略。

    但几个长得比较勇武的家伙就有点头疼了,他们连字都写不好呢,好在还是有几个人能够撑场面的。

    “回秉大王,若强兵事,必须要强农事,若强农事,必须要兴修水利。

    只有强大的粮仓为后背,昭国的军事才能一直保持强大。”

    先回答的人自然是贾衢,事实上他这个回答非常简单,完全比不上他在试卷上的答案。

    但想来此人也懂为官之道,此刻并不宜太过出风头,而是先行作为引导之人。

    果然,此言一出之后,其他人都纷纷跟着开口了。

    “没错,一定要再多开垦一些荒田,这样才能让每年有更多的田地丰收。”

    “我们昭国的曲辕犁还没有扩散到全境,应该把提升农具产量。”

    “也要继续募集兵卒,挑选健壮之人作为精兵训练。”

    ……

    众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倒是都露面说了一些简单的意见。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杨秋此问也是为了给众人一个放松的机会,毕竟连这种事情都不懂,那今天也没资格站在这里。

    而简单的问题让众人放松下来讨论完毕之后,杨秋笑着问出了第二个精心准备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能考较一下这些人的政治天赋和军事天赋了。

    “宣公二年,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此为谁之过?”

    此言一出,在场的一大半人直接傻眼儿了,因为他们连字都不认识。

    这段话出自于《左传》,这年头能够学《左传》的人,那是少之又少,但也不代表没有。

    杨秋就是要考教这群人中谁的文化知识丰富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