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帝我来当: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110-120(第11/29页)


    这可真是稀奇事儿。

    毕竟他低调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做出一件让人惊叹的事情。

    那些昔日的夸赞,不过是他们凉州人内部的吹捧而已,毕竟他们又混不进关东那边的圈子。

    他们关东人有内部吹捧的圈子,西凉人自然也要搞这个圈子,不然连内部都不吹捧的话,他们西凉人更没机会出头了。

    “昭王谬赞,吾本为平庸之人,不过是昔日阎公愿意提携一把而已,如今听昭王所言,实在是羞愧。”

    这显然是拒绝了杨秋的招揽。

    两个人都心知肚明杨秋所问之意,而贾诩自然也拒绝得非常委婉,于是杨秋笑着又提到了刚刚问的那件事情。

    “乐毅投赵,原是齐国使出了反间计。今贾君来此做客,如今又被吾留下来密谈,难道贾君觉得回去之后,董州牧依然还能心无芥蒂的任用君?”

    杨秋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威胁,她想让贾诩知道自己的处境。

    贾诩没想到昭王还挺执着,于是他又委婉地开口了。

    “吾本为平庸浅薄之人,若不能受董公重用,不过是粗茶淡饭,了此一生而已。”

    “那若是吾以红薯种子,农具,以及棉花种子换贾君留于此地,君觉得,董公答应否?”

    此言一出,杨秋脸上露出了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

    而贾诩脸上沉稳的表情终于崩裂了。

    不是,他值这么多钱吗?

    是不是太看得起他了。

    还是这位昭王和他有仇,想要整死他?

    “昭王说笑了。”

    一片沉默之中,贾诩只能用此话来糊弄表达自己的拒绝,杨秋却瞬间严肃了脸色。

    “贾君此言错了,吾从不说笑!”

    这就是要强买强卖的意思吗?贾诩也认真的抬起头问出了一句话。

    “若贾某拒不答应呢?”

    “若不能为我所用,那么,我就只能以绝后患了!”

    杨秋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冷酷,整个人更是释放出了一股令人胆寒的杀气。

    那原本温和的外表此刻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杀伐果断的气势。

    这番死亡威胁警告一说出来,贾诩那一直平淡无波的眼神终于露出了些许精光。

    他打量着这位年轻的昭王,那冷峻的杀气终于将这位昭王本应该拥有的杀伐果断气势泄露了出来。

    这才是一个白手起家,以一介女子之身图谋天下,建立昭国的雄主。

    之前那些温和的样子都是表象,这才是此人真实的样子。

    足够果断,足够冷酷。

    而这一刻,贾诩心中也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

    在他曾经推演的天下大势里面,那所谓的杨家军从来没有被他放在眼里面。

    而如今杨家军建立了昭国,这就像一个搅局之人,直接将天下大事搅乱得一片浑浊,让他都无法推演未来天下局势了。

    一个搅局者,就如同昔日的王莽。

    “昭王可知王莽旧事?”

    贾诩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试探,他想知道杨秋对王莽的看法。

    此言一出,杨秋就知道对方的言下之意了。

    贾诩是觉得他们昭国会重演王莽旧事,结局注定要失败,所以他才一直拒绝杨秋的招揽。

    “在回答王莽旧事之前,我倒想问一问贾君,为何分封建国后来不行了?为何推灭了暴秦,但实际上依然是汉承秦制?”

    这个问题就太不好回答了,甚至贾诩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什么。

    准确一点的说,但凡是有探索精神的士子,恐怕都会对这个问题思考,但最后却得不到结论。

    至少贾诩不会觉得,夏商周的崩溃是因为君主的暴虐。

    实际上一个君主再怎么昏庸无能,若是这个国家依然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期,那是不会把一个国家搞到灭亡的。

    只有在一个国家内忧外患的时候,昏庸的君主才能加速这个国家灭亡。

    比如说如今的汉天子刘宏,如果他生活在一百年之前,就算他卖官鬻爵,奢侈享受,横征暴敛。

    那都不会像现在这样天下大乱,最多只会有小部分的叛乱,绝对没到亡国的程度。

    毕竟一个天子再怎么享受,再怎么奢侈无度,实际上他一个人又能用得了多少钱财呢?

    真正让人吃不饱饭的原因,很多时候跟天子关系不大。

    而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程度,非要回答一个答案的话,对他们士子阶层而言,是不公平。

    凭什么他们关西之人没有出头的机会,必须要被关东士族打压?

    反正他们凉州人早就和朝廷离心离德了,根本不会有为这个天下誓死效忠的想法,甚至还想让这天下乱得更厉害。

    而对于那些底层人而言,原因只有一个了,那就是吃不饱。

    但是昭王所问的却又不是这个问题,为什么最后无法像周天下那样分封建国呢?为什么这天下最后选择的是秦制呢?

    “是因为天命吗?”

    贾诩想了许多答案,最后却发现每一个答案都不合适。

    而这一个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答案说出来之后,杨秋就笑出声了。

    “贾君明明自己都不相信,但看来贾君好像也在迷惘。

    王莽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想恢复旧制井田制,从此之后,这天下的世家大族,权贵阶级就都背叛他了。

    世祖能够重造大汉,当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但这却不是因为天命,而是他恢复了天下权贵世族想拥有的制度。

    所以支持世祖的人越来越多,到最后终于再次统一天下。”

    “贾君,我们人是一直往前进步的,很多年我们祖先还在茹毛饮血,还住在山洞里面。

    到后来他们开始建立巢穴,再后来建立房屋,织布种植……然后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

    王莽有些想法是好的,他知道天下的问题在哪里,但他选择的制度却是倒退上千年前的制度,所以他注定会失败。

    因为没有人喜欢倒退,就像没有人想要再住在山洞里面如毛饮血。”

    “至于分封建国为什么不行了?贾君也许可以思考一下铁器农具以及牛耕的出现,然后看看一下昭国现在的耕种方式,有些答案也许自然会出现在贾君心头。”

    话说到这里,杨秋没有再继续劝说,而是让贾诩退下离开。

    反正她是不打算让此人走了,至于能不能为她所用,不着急,她有耐心可以慢慢等。

    毕竟她现在也不是很缺人。

    如今她留人的首要目的,那就是为了不让这家伙为董卓出谋划策,然后在未来某个时候坑她一把。

    而贾诩带着满肚子的困惑离开之后,脑子里面自然开始思考着牛耕和铁器农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