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生综艺被植入大佬人设: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在求生综艺被植入大佬人设》 50-60(第26/32页)

注意到了沈靳风呢。

    云雪山矜持地点了点头。

    突然接到个电话。

    “喂?”

    “嗯,可以,调查谁?”

    “沈靳风?”

    “不用了,我知道他。”

    云雪山一脸复杂地挂断电话,缓了两秒,才朝大胡子男晃了晃手机,苦笑道:“又来一个抢人的。”

    大胡子男咋舌:“谁啊?”

    能不走程序直接找到云雪山的可不是普通人。

    云雪山:“科学院的。”

    可是,他不理解。

    “沈靳风怎么和科学院的扯上了联系?”

    第059章 第五十九章

    京大材料系实验室。

    “教授, 我这边做了强度测试,抗拉强度达到了6000MPa,居然超过了碳纤维树脂材料, 弹性性能简直完美。屈服极限值也将近12500MPa。”

    忙碌了许久的学生伸了个懒腰,在电脑上录入数值, 向教授汇报。

    他是临时被抓来的,但好在新发现的材料性能很不错。

    “教授, 我这边做了材料的抗寒性测试, 极限值是零下230摄氏度!”说话的学生的声音都兴奋到有些发颤。

    “我天, 这么牛!”另一个学生不由惊呼, “我记得之前上课说到宇航服上的抗寒性也就差不多到零下两百吧?”

    “是的,发现了个好东西啊!”

    “不是,我指的牛不单单是指你发现的抗寒性,我这边在做耐热性测试,目前出来结果是最高大约能抵御2100摄氏度的高温,我滴个天,这是什么概念?”

    刚刚惊呼的学生现在仿佛陷入了极度冷静的状态, 但是你看他的眼神就会知道只是假装平静罢了。

    平静的眼神下是掩盖不住的狂热。

    “同时抗寒又耐热,而且峰值都超过了现在我们已知材料的巅峰记录。”

    至于是不是真的突破已有材料的巅峰值就不知道了。

    因为说不定珍稀材料、应用在特殊领域的材料都属于保密阶段。

    并没有亲自下手但正好过来视察并分析数据的教授听到几个学生的报告,眼神也闪了闪。

    “耐氧化性呢?”他问,“耐热性好,耐氧化性应该也不错吧?”

    另一个学生正在测试具体数值:“等等,教授, 再等我十分钟。”

    十分钟后,这个学生看着实验结果, 瞠目结束:“我滴个乖乖,耐氧化性好得不像话啊, 这种材料出来就是不止能应用在军工科技、航空航天或者其他高精尖的领域,就是提取出来去做抗氧化、延缓衰老的美容产品也大有市场啊。”

    毕竟,他们材料系的出去也要考虑就业问题。

    对于能够应用在民生的能赚大钱的材料自然也要敏感地多多关注。

    这样既有科研价值又有金钱前景的材料,相信是上到院士教授、下到学生牛马,都最爱研究的了。

    果然,听到他实验结果的其他同学乃至是教授都眼前一亮。

    看着面前的蓝色晶体矿物质仿佛在看什么稀世珍宝。

    “我这边在测耐抗蚀性,倒是没有你们出来的结果那么惊艳,但也绝对是已知材料中的一流品了。”另一个学生叹了口气,为自己的项目结果没有夺得巅峰而微微失落。

    不过这个也还算好办。

    毕竟,一个材料又不是单独使用的,只要配得好,不同材料加在一起绝对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哦豁,最牛的是在我这里好吧!”

    “你们猜我发现了什么?这个材料好像能从中提取出氧气!而且比例还挺高的,等我再做几组对比实验。”突然,又有学生惊呼道。!

    能够提取出氧气的材料?

    “是不是这个泥也有点怪啊?这个沾了土壤的好像提取出来的更多诶。”他猜测着,“等我再做几组。”

    “好。”教授拍了拍手,此时已经临近中午,按捺住激动,让学生先去吃饭,“大家把手头上的测试都再做几遍,防止误差,下午形成一份材料报告交给我。”

    “哎呦,我都没有心情吃饭了!我感觉我博士毕业的课题就摆在我眼前了!”一个学生眼睛放光,不肯离开测试机器半步。

    有新材料,且不提以后的应用、开发后的前景。

    对于学生来说,最直观摆在眼前的作用就是——论文。

    毕竟,成功毕业的第一课题就是要选好课题、做实验、完成论文指标。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不提也罢,有手就能过。

    研究生就有点难度了。

    至于博士,救救他……身边延毕的已经一堆了,他差点以为自己也要延毕了。

    要找到一个有学术价值还能创新、有希望发顶刊的课题真的很难啊。

    偏偏他的导师还严格得要命,虽然在学术界地位崇高,完全是能站出去为学生保驾护航、舌战群儒的存在,但是他本人就是学生毕业最大的障碍。

    如果做不出实际的成果,根本不可能顺利毕业。

    而现在,他感觉自己看到了希望。

    这位博士生看着面前的蓝色晶体矿物质,觉得从开学那一刻起就压在心头的沉沉的大山突然轻如鸿毛。

    有只喜鹊在叽叽喳喳地叫。

    下午,一群人再接再厉,经过严谨的反复验证,形成了蓝色晶体矿物质的初步报告。

    还有些更细更深的项目,京大的机器不够验。

    还有探索新型材料的作用、以及和其他材料的配合使用,需要长期的研究发展。

    但在初步得到材料特性结果之后,大差不差其实能对大方向、大领域做一些预测的。

    他们老板是京大材料系的系主任,叫冯陈风,院士级大佬。

    平时的研究项目几乎都是国家保密级任务。

    这次,呃,这次也是。

    因为,在看完材料报告之后,冯陈风从手提包里随手抽出一沓保密协议:“来,都签个字吧。”

    众学生面面相觑,好家伙。

    他们莫名其妙,就参与进了什么保密级项目了说。

    尤其是被抓来打下手此前没有类似经验的几个本科生更是面色隐隐激动,又有些遗憾。

    靠,这不就是沈大佬在“做人”发现古墓时候顺口提了一嘴的那个蓝色晶体矿物质吗?

    当时他们就在讨论,想知道这种墓穴周围的矿物质能有什么特点。

    好家伙,现在知道了,回去后却完全不能八卦不能说了。

    当然,研究还是要继续研究的。

    只是这矿物质,之后肯定会改头换面,广泛应用之后不让人联想到其本来面目。

    众人都签完字上交后,冯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