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天宇开霁》 120-130(第17/24页)
古怪。她不?相信杀害金连思的凶手是御林军,更不?相信那些皇子或公主能够置身事外。
她都能想到的问?题,皇帝怎么可?能想不?到?
既然皇帝能想到,又为什么放任京城内乱?
而?今,郭灿亮亲眼目睹,镇抚司趁乱砍杀文官,她头脑发热,早已出离了愤怒。
她披头散发,破口大骂:“天杀的镇抚司,我干你们全家!唐通,你死全家了!干你狗爹,下三滥,死不?要脸的臭贱货!唐通,你个烂根的脏奴才!脱了裤子就能当太监!我杀光你们!杀杀杀杀杀杀杀啊啊啊啊!!”
唐通在宫里当差多?年,还没听过此等恶言。
他打定主意,要把郭灿亮的脑袋割下来,再把她开膛破肚,让她看着他掏出她血淋淋的肠子。
他一霎冲到了她的面前。
郭灿亮并不?是孱弱的文人。她学过一点武功,跑得也比别人更快。她发癫似的狂奔,镇抚司侍卫都在追捕她,直到此时,唐通才发现了她的诡计。
镇抚司侍卫仅有?二十人,文官却有?两百二十人。
郭灿亮想要引开侍卫,让文官获得喘息之机。不?少文官都逃往了文渊阁。文渊阁是内阁重地,若无?皇帝的诏令,镇抚司不?得擅闯文渊阁。
郭灿亮果然是诡计多?端的文臣。她状似癫狂,其实经过了一番考量。即便她因?此牺牲,她的同僚也不?会忘记她的恩情,《大梁史》一定会记载她的英勇壮举。她对唐通的辱骂,也一定会流传百世。
唐通的手腕一抖,长剑向着郭灿亮一刺,眼前忽然剑光一闪,他的袖摆被?割开了。他不?得不?往后退了一步。
他偏头一瞧,伤他之人竟然是朴月梭。
朴月梭明?明?是个文臣。但他的剑
法之高深,远远超过唐通的想象。
唐通并不?知道,朴月梭的剑法是从?哪里学来的。
朴月梭十二岁那年,奉诏入宫,成为了华瑶的伴读。那一年的华瑶仅有?八岁。华瑶与朴月梭是名义上的表兄妹,也是实际上的玩伴,两人的年纪相近、脾性相投,平日?里几乎形影不?离。华瑶的那些武术老师,顺便也指导了一下朴月梭。
华瑶的天资比朴月梭更强,朴月梭在剑术上的造诣稍微逊色于华瑶,但也算是个武功高手。凭着那一套精妙剑术,朴月梭行走江湖,足以自保。
如果,最顶尖的武功高手是十级,唐通大概是九级,朴月梭是七级,不?过其他文臣都是零级,这就显得朴月梭格外出众。
唐通急火攻心,调转剑锋,杀向了朴月梭。
朴月梭不?再与唐通缠斗。他施展轻功,跃到了另一个方向,唐通看着他的背影,却没有?提剑追过去。
雨越下越大,唐通在半空中?翻了个剑花。他穿过重重雨幕,追捕着逃往文渊阁的文官,与其说是“追捕”,不?如说是“屠杀”。他已经杀了四个文官,这数字太少了,他至少应该杀到四十。
昔日?的体面文官,如今就在宫道上狂奔,哭嚎着喊道:“阁老救命!阁老!太后救命!太后!镇抚司造反了!草菅人命!草菅人命!”
唐通很想杀了那个叫声最大的窝囊废。但他的剑光还没落下,竟有?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挡了过来,他定睛一看,这老人正是孟道年。
孟道年是当朝二品大员。他为官多?年,自成一股威严的气势:“放下,你把剑放下。你是镇抚司的武官,不?是集市上的屠夫。你杀的是国之栋梁,不?是嘎嘎乱叫的鸡鸭。”
“嘎嘎乱叫”这个词,让唐通的反应慢了半拍。
唐通没念过书,也没读过诗词,如果孟道年对他咬文嚼字,他确实不?太能听懂。
孟道年的措辞如此简洁,唐通听了个明?明?白白。
孟道年的语气十分和蔼,仿佛一位慈祥的长辈。他是万人敬重的三朝老臣。普通人到了他这个年纪,应当在家颐养天年,而?他还在为了国事而?奔波。
四周的血腥味都变淡了,冰凉的雨水搔刮着唐通的脸颊。
唐通今年二十八岁。他很年轻,也很强壮。他是镇抚司的第?一流高手,但他并不?擅长勾心斗角。他早早地投靠了东无?,曾经为东无?杀过很多?人。他沉默寡言,像是一把锋利的剑,剑都是不?言不?语的。他自然也是。
但他听说过孟道年的丰功伟绩。
孟道年出身寒门,仍有?一身清贵的风骨。孟道年为官五十余载,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户部官员都对他心服口服。
皇帝特意叮嘱过唐通:“别伤了孟道年一根毫毛。孟道年是三朝元老,户部离不?开他,大梁朝也离不?开他。”
想到这里,唐通打算收手,孟道年忽然朗声道:“昭宁二十五年,京城瘟疫横行,工部尚书邹宗敏与大皇子高阳东无?勾结,私吞公款四百万两!高阳东无?私吞公款,侵占土地,滥杀忠良,祸乱朝纲!请陛下防范东无?!陛下若要册立储君,切不?可?册立东无?!!”
唐通握紧了剑柄,孟道年岿然不?动。
第129章 迟日暖 “我不会再顾念姐妹之情。”……
天下读书人都说孟道年是“清官”, 孟道年自认担不起这个名头。
他混迹官场五十载,深谙明哲保身?之道。
明哲保身?的前提是国?家财政能够运转,边境戍守能够维持, 平民百姓的日子还?有指望。然而这几年以来, 别说平民百姓了, 皇亲国?戚也不得安宁。
二皇子失踪了, 四公主遇险了, 五公主遭受了灭顶之灾。五公主的驸马和?侍卫都被恶贼杀害了。那个恶贼,究竟是谁?
孟道年大概能猜到。
高阳东无, 孟道年在心中?默念他的名字。
昭宁十三年, 东无年满十八岁, 皇帝给他委派的官职是“镇抚司指挥佥事?”,隶属武官, 位列五品,主要负责在诏狱拷问涉嫌犯罪的官民。
所谓的“诏狱”是一个法理皆无的地方。诏狱没有明文规定?的法律。诏狱的官吏只能听从皇帝的命令。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无法干涉诏狱的审讯。
皇帝需要诏狱为他树立权威,诏狱需要皇帝为它壮大声势,皇帝与诏狱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皇帝亲自培养了不少诏狱酷吏,东无正是皇帝手里的一把快刀, 民间称其为“诏狱第一酷吏”。
或许是因为东无在诏狱任职的时间太长, 东无早已丧失了良心。他是无情无义?的人。他不会怜悯这世上的平民百姓,也不会遵循这世间的人伦道义?。他不知“饥寒困苦”为何物, 更不在乎自身?的暴虐为天理所不容。他杀妻杀子、害人害己, 创设了上百种酷刑作为刑讯的手段,专门折磨无辜之人。群臣畏惧他, 甚于洪水猛兽,而他作恶多端,还?能高枕无忧。
皇帝拨派的赈灾款, 也被东无侵吞了大半——那是百姓的血汗钱,更是百姓的救命钱!
孟道年做不到袖手旁观。
晦暗的天空下,孟道年衣袍湿透,声调仍未减弱:“自从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