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种田很久啦: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想种田很久啦》 80-90(第8/18页)

们买棉花的店里,这会儿人不那么多了。老板记得黄婶子?,见她又?给带来一对小夫妻,脸上带着笑走上来。

    “嫂子?还真给我带客来了。”

    黄婶子?笑着应,“我还能骗你不成,说?了我们不只是买那几十?斤的。这次要买三十?斤,一斤再给便宜两文钱吧,她一个姑娘家买的和我们三家差不多一样多了,您看成不?”

    女掌柜想了想,还是摇头。

    “真不能再便宜了,我这东西都是好的,说?给嫂子?最低价,就是最低价了。”

    掌柜的见十?月身后还跟着一个少?年?,少?年?正仰头在看挂着的成衣。又?见十?月还梳着双丫髻,小姑娘的打扮,心里有猜测,但是什么都没说?。

    “小姑娘要买三十?斤棉花?”

    十?月点头,“嗯,做被褥和棉衣。”

    “小姑娘,这棉花我不能给便宜了,但是我这有早前收的一件旧披风,原来是准备卖二?十?文的,十?文钱给你拿走,你看怎么样?”

    一边说?着,掌柜的从柜台后面的一个木箱子?里,拿出一个青灰色的包袱,从里面拿出一件五成新?的灰麻色的披风。斗篷展开?,得有五尺的样子?。十?月前后看了看,除了洗得发白褪色,没有补丁。她笑眯眯的看着掌柜,“谢谢掌柜的。”

    见十?月一点不犹豫,知道?这十?月是个爽利人,掌柜到后面库房去拿棉花。不一会儿从后面拎着两卷棉花过来。

    “这一卷是十?斤,我先给你称一下。”

    掌柜的拿出杆秤,勾起棉花,挪着秤砣到五斤的地方?,称杆高高翘起,然后展示给十?月看。

    “十?斤高高的。”

    十?月点点头。

    这样古老的秤,她现在也会用会看了,她觉得这种秤比现代?的电子?秤更生活化,比起冰冷的机械数字,这秤杆上的小点点,更有内涵。

    棉花买好了,掌柜的还推荐她买几尺做被面的布料,十?月见她推荐的都是大红大绿的花色,摇摇头,这也太?新?鲜了。而且,现在他也买不起。哎……

    十?月没啰嗦,三人没人拎着十?斤棉花,出了店门直奔城门口走去。

    路上十?月又?买了两根头绳,两条饴糖,让小贩给切成十?二?粒。到了栓毛驴车的地方?,周大杨的车已经不在了,王婶子?也没在。黄婶子?问了边上的人,打听了下,说?是他们接了人之后就走了。

    “接了人?”十?月有些奇怪。

    “是的,一个姑娘,好像是病了,他们走的急得很。”边上另一辆车上的大叔说?。

    三人有些懵,但也知道?这时候问不出个所以?然,想着回去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装好车,就准备往回走。

    驴车走的时候,听见有人小声讨论,说?到月底,就是最后一批北迁的人到的时间了,要是月底了,还没有在长宁登记建新?户籍,那些在路上的人就只能回原籍了。

    有人着急说?,家里有亲戚比自己晚走了两天也不知道?到没到,边上有人说?,可以?到县衙去问,衙门里可以?查哪些人来了,分在哪个村子?。

    十?月在心里默默的算了算,从她登记到现在,已经超过三个月了,再到月底,相当于朝廷比当时说?的三个月还给延长了一个月。

    这些天,新?房子?盖好了,日子?一下子?恢复了平静,阿平似乎忽然想起自己的小伙伴,天天念叨小豆子?,不知道?他们在哪。

    十?月想,要不今天就去县衙问问看小豆子?他们是不是落户在北安县。

    他们到的时候,长宁府附近的县城都满额了,北安县是最后剩下的两个县城了。

    “唐大哥,咱们去县城打听打听小豆子?他们吧,看看他们是不是也在北安县,阿平最近天天念叨。”

    唐开?泰自然不会反对,也是十?月提起他才猛然想起来,有天悄悄的和他说?想小豆子?了。

    “黄婶子?,您在这休息会儿,等我们一下,我们去县城打听打听小豆子?他们在不在咱们北安县落户。”

    黄婶知道?阿平在青山县和小豆子?玩得好,没想到他们还替孩子?想着这些事儿。

    看着唐开?泰和十?月远去的身影,她忍不住想,这俩人要是结成夫妻有了孩子?,肯定惯着孩子?。

    县衙里依旧忙碌,不断地有人到来。县衙大门开?着,在最外面的门口有个咨询台,一个年?轻的书生坐在那里随时回答来往人的问题。

    唐开?泰和十?月也到那个书生那里去问。

    唐开?泰说?明来意,书生指了指里面县衙大堂,让唐开?泰到里面问负责登记的刘姓胥吏。

    衙门内,为?了方?便北迁事宜,在县衙的前堂,临时建了个办公场所。几张桌子?摆在堂下,胥吏两人一桌对坐着。不过现在这里只有三个胥吏,两个在吃饭。

    其中?一个正要出门的就是刘胥吏。

    听唐开?泰他们说?明情?况,刘胥吏眉头皱着,有些不耐烦。但还是问他们是否识字,见唐开?泰点头,从后堂拿出一个木盒子?来。

    “都在这里了,自己找找吧。小心别损坏了。无论找没找得到,等我回来再走。”

    唐开?泰和十?月赶忙谢过。

    木盒子?里一共五个册子?,两人翻开?看了下,是按照日期登记的。把他们到之前的日期的都拿出来放一边,在后面的三个册子?里找。终于在最后一个里,十?月看到 “柳麦”这个名字,她激动的出声,“唐大哥,找到了。”

    唐开?泰放下手中?的册子?,把头凑过来看。

    柳麦下面还有一个柳斗,后面详细记录了他们原户籍是哪里,新?户籍在哪个村子?。

    “阳洼村?”唐开?泰念出这个陌生的地名。十?月跟着点点头。

    “这里有日期,就是半个月前,他们比咱们晚了两个月!”

    他们是七月初三到了长宁,小豆子?他们半个月前就是九月初才到北安县,到长宁也就是八月底那几天,怎么会这么慢。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十?月有些担心,唐开?泰一样。

    他转头看着大厅里的人,正好有一个胥吏被两人的声音吸引,正看着他们。

    唐开?泰上前去询问阳洼村在什么地方?。

    胥吏人不错,找来了一个简易地图,给他指了一下位置。是一个比李家坳还靠边境的村子?。

    胥吏还给介绍了阳洼村的情?况。那边靠近边境,地方?倒也不错,有大片的草地,村里不少?人家养羊,现在大概有二?十?户人家了。

    胥吏没说?的一点,因为?靠近边境,阳洼村里有几户蒙匈人,在村子?里也落户二?十?多年?了。和村子?里的人相处的也算是相安无事。

    他们不擅种地,就在村子?建了房子?,依旧靠养羊为?生,日子?过得比在蒙匈过得好。

    大昭和蒙匈隔几年?打上一仗,关系时好时坏的,这阳洼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