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极限运动封神: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靠极限运动封神》 140-150(第2/31页)

己见证了宇宙日夜轮回的敬畏和感动。

    他在无法感应时间流逝的混沌中拼命前行,终于在太阳钻出地平线的前一秒,站到了曾经抵达的k2峰顶。

    万丈霞光率先落在少年的头盔,肩膀,身影,才照亮了皑皑雪山。

    少年在雪山之上。

    高于世界,只低于一人的无人机平稳地在他脚边徘徊。

    余曜顶着缺氧的压力,硬生生站到了太阳完全升起,才从背上取下了自己背了一路的宝贝单板。

    【终于要开始了吗】

    如果弹幕有声音,这句话应该带着无比振奋的颤音。

    观众们的确都很激动。

    废话,从余曜被发现出现在吉特镇,到他上一次的直播,再到现在,都已经过去快两个月的时间。

    他们登山都看两回,就差速降了,眼见终于要开始正菜,怎么可能不激动,简直都要激动哭了好不好。

    大多数观众都是强行按捺住自己的心绪才勉强没有在直播间大呼小叫,一道道激动的视线却都紧紧黏在自己的手机屏幕上。

    真的要开始了吗?

    很多人都有一种自己没准还在做梦的不真切感。

    余曜却只用一个踩进固定器的动作就证实了,他确实是要开始了。

    少年站在寒风凛冽的山顶上,在青白微冷的朝阳里,剥开此行的第一颗橙子糖果,掀开面罩,含在舌下。

    这是吃心脏病特效药的做法。

    只有把药含在这里,舌头下丰富的黏膜血管组织才会把有效成分尽快地运输到胸口的病灶。

    余曜还保留着这一习惯,在吃橙子糖时也喜欢先含一会,把尖锐边角融化,只剩圆润糖心时再用力咬碎。

    只可惜今天时间不够。

    余曜很清楚,自己在死亡区多停留一秒,危险就会增加一分。

    那么就只能简单走个流程。

    很有仪式感的少年动了动脸颊,就用力咬碎了那颗才开始化开的透明糖果。

    酸甜的碎片散落口腔,成倍地刺激味蕾。

    过于强烈的味觉体验短暂地让余曜的神经清醒一瞬。

    就是现在!

    余曜看着下方的陡峭雪崖,快速地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就在急速分泌的肾上腺素作用下,义无反顾地冲了出去。

    雪道两侧的风景不断后退。

    直播间大屏幕短暂地切换到了无人机视角。

    于是,黑红两色的滑雪服身影在皑皑白雪间格外显眼。

    这是一套颇具华国古韵的滑雪服,华丽异常。

    使用主视角的观众们都是第一次见,但第一眼就有被惊艳到。

    宽大黑色领口这一次采用的是微微竖起的立领式样,金丝收边,纽扣红珠。两侧肩膀的绣纹蜿蜒至被巴掌宽丝带束得紧紧的窄瘦腰间。

    最引人注目的是绣着麒麟暗纹的下摆,稍长的衣料在风中猎猎,粼粼生辉,衬得少年如玉,风姿特秀。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直播间的尖叫如有实质。

    【璀璨夺目!】

    【这这这这也太帅了吧!】

    【有少年神明的那味儿了】

    大家的视线都不忍心从少年身上挪开。

    无人机也尽快旋转着自己的螺旋桨,追逐跟上那道修长背影。

    只有余曜自己对这身衣服的杀伤力一无所知。

    他把全部心神都放在眼前的雪山上,一头扎进,拼尽全力。

    所以少年的速度一上来就是很快,一眨眼已经攀升至了几十迈的高速。

    这是在市区都不敢飙车的危险速度。

    但却正好是余曜想要的。

    他在让人睁不开眼的冷风里放松身体。

    身下经过特殊设计的雪板细长纤薄,板底打过蜡,丝滑流畅,轻而易举就旋转起大片旋转雪花。

    “唰——”

    “哗——”

    板身摩擦雪面的声音低沉悦耳。

    余曜不断导正自己方向的同时,分出一抹心神留意着脚下的雪面。

    这不是过于小心。

    在少年眼里,不同类型的雪,滑起来的脚感完全不同,在对速度和力度的控制上也有不小的差别。

    这对于普通的速降滑雪者来说无意于重大考验。

    但余曜曾经滑过很多地方的雪。

    粉状如沙子的,块状易结冰的,还有昨天在赛森巴斯克路线那种化了又冻结,留有薄壳的,他统统都滑过,还都不止一次。

    这点雪感上的变化,根本就难不住他。

    少年正脚朝前,在雪上贴地飞行。

    膝盖起伏间,轻而易举就克服掉了雪板在凸凹不平的雪面上遇到的变化阻力。

    就好像普通人会因为雪板碰撞摇晃而摔成重伤的野生雪面,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值得费心的事。

    少年一心一意地冲向曾经攻克过的悬冰难关。

    大本营里,艾莫斯就忍不住把一只手搭上了同样目不转睛的费利克斯的肩。

    “余很擅长野雪。”

    一向对自己的滑雪技术引以为傲的艾莫斯不得不承认,“他滑得简直好像是在最平整的俱乐部雪道上。”

    没有摇晃,没有摔倒,速度还快如闪电。

    而这样的滑行场面,居然出现在以险峻著称的乔戈里峰上,是自己今天没睡醒呢,还是没睡醒呢。

    艾莫斯一个劲地感慨着,费利克斯倒是没说什么,顶多就是觉得艾莫斯说得都对,德米特里却有点忍不下去了。

    “别说得好像那么容易,”德米特里对雪山速降的经验是在场三人里最丰富的,“雪面的情况每分每秒都在发生变化。”

    知道班开元不了解滑雪,德米特里主动走到直播麦克风前,让观众们都能听见自己的说话声。

    “高海拔地区多风,气候恶劣,变幻莫测,也就注定了雪山上的雪也是难以捉摸。”

    “一片雪坡,会被日晒,会被风吹,会被雪上加雪,还会因为气温的缘故融化和重新冻结,这都是速降滑雪者事先无法准确预料到的。”

    “可滑雪的技术手段偏偏就与雪面的情况息息相关。”

    德米特里看着屏幕上因为这一段雪面变硬,就竖起一侧板缘,上半身倒伏贴地,试图用刻滑方式划出波浪弧线,又很快因为雪面变得松软被迫起身,用站立方式滑过粉雪的少年身影。

    “这原本是很难的命题,很多滑雪者都束手无策,他们有限的心神需要考虑路线规划,还要注意时时刻刻都可能发生的危险,能够保证雪板正常滑行就已经不错。”

    德米特里没说的是,有些滑雪者在遇到陡峭路段时,甚至会选择减速下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