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极限运动封神: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靠极限运动封神》 70-80(第2/34页)

了这里。

    余曜深吸一口气,看向同伴,“我领攀?”

    艾莫斯干咽了咽口水,但嘴上却很强硬,“余,回回都是你先领攀,这次也该到我了吧。”

    他们谁都不肯放弃这个挑战难关的首攀机会。

    “那就只能抽签了。”

    余曜从口袋里取出了上崖前,他们一起准备的两根迷你竹签,艾莫斯就注定把竹签握在了手里。

    “你来抽吧。”

    艾莫斯赌的就是同伴的糟糕运气。

    余曜只犹豫了两秒,就选择了左边那根。

    艾莫斯的脸一下就绿了。

    他不情不愿地套上手套,握住保护绳索,嘴里嘟囔着。

    “为什么你总是在这种时候运气不错。”

    余曜弯了弯眼,“我也觉得。”

    这段简短的对话险些让老迈尔斯笑出了声。

    “第一个领攀横道,也只有在余和艾莫斯的眼里,才是一等一的好运气了。”换做是其他人,说不定早就避之不及,呼天抢地。

    虽然在老迈尔斯的眼里,孰先孰后其实差得也不是太多。

    毕竟横道之所以叫横道,就是因为第十五段绳距是一条近乎水平的横移线路。

    在直上直下的悬崖峭壁上,向下的线路比向上的难,左右的线路又比上下的难,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地心引力的作用。

    跟攀时的保护绳索在上下的线路里能起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作用,但在横移的赛道上,作用几乎等于零。

    余和艾莫斯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但他们俩还是抢着谁先。

    “这大概就是年轻人的胜负欲了,”老迈尔斯摸了摸脑袋,只能想出这一个解释。

    其实跟真相也差不多。

    只不过余曜真的只是想要先尝试一下而已。

    横道就在那里。

    难关也在那里。

    难以预设的困难宛如一块香甜的糖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甚至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想要一快朵颐。

    如今得偿所愿,少年俊秀脸庞上的笑意愈深,把镁粉袋的高度调整到最舒心的位置后,就开始往修长匀长的手指上细心打粉,准备出发。

    艾莫斯有点失落,却还是笑着伸手拍了拍同伴的肩以示鼓励。

    直播间的弹幕也如雪花般纷飞不停。

    酋长岩下。

    后备团队的心也在这一刻彻底提到了嗓子眼里。

    “跌打损伤的急救药和救援团队都已经安排好了吗?”

    戴维和赵威明一遍遍确认着自己为手下运动员准备的后路。

    其他负责的工作人员就紧张地不停核对点头,额头上的汗水都在津津渗出。

    大家都是做过功课的专业团队,深知自家运动员在横道上受伤的可能性很高,从昨天后半夜就开始预备着这些事宜。

    现在个顶个戴着一副黑眼圈,心跳突突突蹦到了一百往上。

    希望不要出事,最好不会受伤!

    山脚下的无数人仰望着半山腰上已经看不清的小点,衷心地送出自己最诚挚的祝福。

    半山腰上,余曜也在深深浅浅呼吸几下之后,就迈出了穿越横道的第一步。

    毫不意外的,第一步就没有踩中那个只有一枚食指指腹大小的岩窝。

    少年甫一出发就做出了一个打滑动作。

    观众们的心弦瞬间绷到了极致。

    【啊啊啊啊啊啊】

    【别吓我啊啊啊】

    【快!快点抓住岩壁保持平衡!】

    余曜却没有照着弹幕说的做。

    但也没有如观众们所想的那样直接摔倒,反而是打滑的动作之后,以一种惊人的平衡效果,缓缓站直身,从容地收回了打滑的那只脚。

    【?假动作?】

    差不多吧,只是尝试一下而已。

    余曜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说实话,他也是第一次尝试这么光滑的路段,就算心里再跃跃欲试,也不会在第一时间就交付自己身体的全部重心。

    这是运动员在赛场上千锤百炼出的敏锐和谨慎。

    关键时刻可以取胜,也可以保命。

    余曜重新站稳在岩壁上,重新审视着自己即将要挑战的路线。

    5.14d,换算成抱石v难度,就是v13。

    这个难度在人工岩壁上,说实话,对于余曜而言,只能算是比较难,属于努努力,豁出命,绝对可以征服的难度,还没有抵达金字塔的最顶尖。

    但人工岩馆的难度更多在于花样百出的岩点造型和角度距离设计。

    自然岩壁呢,简单粗暴,就是一个滑,主打的就是一个没有支撑。

    少年打心眼里觉得,后者比前者更加困难一点。

    前者重在解题的巧思和线路的规划能力。

    后者则是实打实的我全都要。

    巧思也好,规划也罢,犹嫌不足,还要从方方面面考验挑战者的平衡、协调和爆发能力。

    就像现在这样,一枚指腹大小的岩点,原本单单用手去抓握,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

    毕竟单指引体向上看起来简单,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出来的。

    人工岩壁往往也只能微小到这种地步。

    但在横道上,居然才只是一个出发的脚点。

    脚指不可能比手指更纤细。

    再套上攀岩鞋的硬橡胶外壳,只会显得更加笨重。

    即使余曜挑选的攀岩鞋是足尖束成尖尖一点,再弯曲向下的特殊形状,也很难将自己的左脚的拇指球全部放进这个只有一点多厘米的狭小岩窝里。

    但横移路线,上半身保持平衡,重心下沉,依靠脚来实现移动的解题方式,是颠扑不破的铁律。

    那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或许只有不断尝试,才能找到这条路线真正的突破点。

    少年看向那条颜色和质地都跟酋长岩的其他部位完全不同,宛如一条真正腰带的横道路段。

    一伸手,就用指腹从上往下地滑过山壁,最终滑停在了一处只有几毫米突起的位置上。

    再将手臂打直,放松。

    长腿一迈,就抵住了刚刚滑落的岩窝。

    少年的肩膀和脚跟同时下沉,就成功把身体的重心压至最低。

    这一套动作看似不难,余曜却做得异常缓慢。

    只有零点几厘米的手点和脚点,再如何小心也不为过。

    余曜沉住气,屏气凝神地在一半身体进入横道之后,一点点地将支持都转移到身体的左侧。

    一点,一点,再一点。

    控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