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90-100(第2/27页)

带人闯宫,儿臣拦他不住,只能用鞭子。”

    听过太子的分辩,康熙又问老三。老三自然不敢说是去捉奸,不然罪过更大,只得佯装疼晕过去,算是默认了太子的话。

    当时老四也在,康熙想问他,却发现老四比老三还晕,便挥挥手,将此事作罢。

    等宫宴散去,康熙叫了乾清宫过去送菜的人问话,得知来龙去脉,气得心口疼。

    老四为了推广高产粮食,整日奔波,老四媳妇也没闲着,全程参与育种和试种,可以称得上鞠躬尽瘁。

    老三帮不上忙也就算了,还一门心思算计老四,想让老四两口子死而后已。

    委实可恨!

    康熙越想越气,索性停了老三在礼部的差事,让他在宫里读书反省。

    这个惩罚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三爷被太子一顿鞭打,打得遍体鳞伤,本来也要停职养病,可皇上却说让他读书反省。

    要知道,三爷在朝站班,早过了读书的年纪。

    现在还在南庑房读书的,都是些小阿哥,比如九阿哥、十阿哥、十二阿哥。

    七阿哥年纪到了,已经在准备上朝站班,正式办差。八阿哥因为课业突出,虽然没到年纪,也被破例允许站班听政。

    三阿哥一把年纪,如何有脸再回南庑房读书。

    这还不是最让三阿哥难堪的,最让他难堪的是,他本身的优势便是读书出色,文章锦绣。

    如今回炉重造,等于全盘否定了他的优势。

    办差办不好,读书也读不好,干啥啥不成。

    “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的人早晚要栽跟头。”明珠如此评价三阿哥。

    大阿哥虽然鲁莽,胜在足够听话,不会仗着自己有点小聪明搞砸他的计划。

    比三阿哥好控制,容易成事。

    再加上惠妃是他的亲侄女,大阿哥身上有一半叶赫那拉氏的血脉,血浓于水,总比外人可靠。

    太子能文能武,心机手腕都不差,奈何人太疯,就像一匹野马。索额图想控制都控制不住,经常被踢到体无完肤。有太子做对照组,更显出大阿哥听话的好处来了。

    除了太子,几个大皇子中,雍郡王也是个好的。资质比太子不差,却比太子沉得住气,做事稳妥。

    可就是过于沉得住气,就像一眼深潭,让人看不透。

    相比小聪明,和野马,还是深潭更令人忌惮。

    思来想去,明珠决定继续在大阿哥身边下注,不换人了。

    “把柄无用,当然要丢出去。”三爷算计姜舒月,其心可诛,怎么可能只是丢了差事便能了结,四爷想把李氏作为把柄扔出去,直接将三爷踩进泥里。

    李氏有外心,尽管四爷没有收用,眼睛里也揉不进沙子。当初留下她,不过是作为三爷的把柄握在手里,让对方投鼠忌器。

    谁知三爷只老实了一段时间,又闹腾起来,还想“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给四爷戴绿帽子。

    这事四爷忍不了,也不想忍。

    姜舒月救下李氏的初衷与四爷不一样,她觉得李氏做错了事合该受罚,但罪不至死。

    不应该成为夺嫡的牺牲品。

    所谓把柄,不过是既成事实,四爷接受了,姜舒月也默认。

    哪知道三爷顶风作死,又将李氏牵扯出来。

    四爷说得没错,把柄无用,不扔出去留着过年吗,姜舒月无奈出主意:“三爷债多了不愁,再多一个李氏又能如何?他是皇子,皇上总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杀了他。”

    陈明厉害,姜舒月又道:“这事若传扬出去,李氏难免一死,王爷也要跟着惹一身腥,得不偿失。”

    李氏到底是皇上赏给四爷的侍妾,在阿哥所与其他皇子有染,细究起来,四爷会被人嘲笑,姜舒月也难逃御下不严之过。

    三爷如今是光脚不怕穿鞋的,搞不好还等着四爷动手,将人拉下水呢。

    根据幸福者退让原则,姜舒月劝四爷以不变应万变。

    很多事就是这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站在后世的上帝视角,看康熙朝的九龙夺嫡,觉得很多事发生得莫名其妙,且愚蠢至极。

    比如一废太子时,大阿哥有了杀掉太子取而代之的心。换做正常人,心里有就行了,默默行动也可,总之不能说出去。结果大阿哥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康熙,然后太子没事,他第一个被踢出局,圈禁至死。

    是大阿哥真的愚蠢吗,他身后有明珠坐镇,怎么可能蠢成这样。主要是身在局中,被私心左右,难以窥见全局。

    眼下这个情况,四爷是当局者迷,姜舒月是旁观者清。

    她是穿越者,知道每个人的命运,也知道九龙夺嫡时往往一动不如一静。

    现在夺嫡才拉开序幕,四爷的年纪不过是个大学生,年轻气盛,容易冲动。直到夺嫡进入白热化的时候,也就是一废太子之后,四爷才逐渐沉淀下来,悟出夺嫡的法门,笑到最后。

    历史上,四爷身边没有姜舒月,只能自虐般地收敛起所有锋芒,假装富贵闲人,与世无争,让皇上都怕他忽然堪破红尘出家陪伴佛祖。

    这一世,有姜舒月陪在四爷身边,自然要带他绕过所有陷阱,减少在夺嫡上的内耗,发挥才能做更有意义的事,早日参透夺嫡大.法。

    四爷城府够深,有时候也是一身孤胆,很不听劝:“没用也无妨,只李氏不能留。”

    有外心的女人,不配留在他身边。

    劝不动就哄吧,哄不听就撒娇:“我不管,我就要留下李氏!李氏已老实,好对付,若她没了,皇上和德妃肯定又要派新人过来。天知道新人是个什么情况!”

    万一来个母夜叉,或者心机毒蛇,真够她喝上一壶的。

    再说下个月要浇冬小麦返青水了,哪里有时间应付这些。

    讲理无效,哄劝无效,撒娇有效,四爷握住她的手:“也罢,你想留就留着她吧。”

    可不是他想留的。

    话说三爷被逼到死角,忍辱负重读了半个多月书,也没等来老四的报复。

    以老四的小心眼儿,和睚眦必报的性格,不应该啊。

    他之前差点拐跑老四的侍妾,如今又差点算计了他的王妃,按照老四原来的处事风格,不但要坏了他的事,肯定还有秋后算账。

    秋后要算什么账,三爷早已料到,无非是李氏那个把柄。

    李氏是他的把柄,也是把双刃剑,他拼得遍体鳞伤,也要溅老四一身血。

    等李氏一死,他再求额娘送一个搅屎棍去五所,把老四身边搅得乱七八糟,不愁找不到漏洞将他拉下马。

    自己就在深渊,不过跌个跟头,老四可在半山腰,摔下来必然鼻青脸肿。

    非如此,不能泄他心头之恨。

    至于搅屎棍的人选,他一早便有了计较,绝对能搅和,还是老四不能拒绝的。

    然而万事俱备,东风始终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