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末日来的[七零]: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老公末日来的[七零]》 50-60(第9/38页)

不感谢过意不去,那就去跟刘支书说,让他劝刘科长给咱们批新农药的条子。新农药也有中毒的危险,不过怎么也比这种农药中毒率低,没这么吓人。”

    唐炳德是想要新农药的,申请打了几次,刘光明不给批。

    如果刘支书坚持,刘光明应该会答应,之前种水稻不就是么?

    刘老三立刻答应道:“中,我去跟叔说。”

    唐家村一共有唐刘两个大姓,另外有几个后来搬迁来的杂姓。

    大队事务基本就在唐刘两家手里,以前唐家占上风,现在刘家占上风。

    现在支书是刘家,大队长是唐家,但是会计、民兵连长都是刘家的,几个生产队长、小队长则是投票选举,实际是两姓轮流当。

    有些唐炳德觉得需要改善但是得上级批示的问题,唐炳德说话未必好使,刘家人自己去说可能更容易些。

    或者说刘家人去闹一闹更好一些?

    唐圆如果是土著,绝对不会主动让刘老三去找刘支书说升级农药的事儿,这不是得罪人么?

    可她是穿越者,不受成长过程中伴随来的各种人情、羞耻等复杂心理的约束,她的心思更纯粹。

    就好比她下乡扶贫的时候,作为旁观者,劝大队干部的时候也能单纯从问题出发,不会从他们的人情世故出发。

    刘老三却答应了,因为那药真的太毒了。

    大家知道那药很毒以后都不想去打药,只要队长安排就推诿,都想大队长是唐家人那肯定先安排唐姓人,最好只安排唐家的。

    可唐炳德怎么可能让他们如愿?

    他让全村男劳力轮流打药,一年轮四个,各姓都有。

    虽然如此,可农药剧毒,且需要用水稀释药粉,一个操作不慎就容易中毒,慢慢地也固定了几个心细且能干的男劳力。

    唐爹、唐爱国等人都会去背喷雾器,刘家这边就是他和另外几个青年。

    本来他戴着口罩的,但是口罩带子断了,他寻思天气太热,戴着口罩闷得喘不动气,带子断了正好索性就不戴了。

    背着几十斤重的喷雾器加药水来来回回地走,体力消耗大,人也累,他不自觉地就张着嘴喘气。

    棉花上大面积喷了农药,气温高,他一趟趟走来走去,期间有两次突然起风,风向还乱,吹着毒雾糊他一脸。

    一开始也没中毒,等他失去意识的时候就晚了,直接一头栽倒在地里。

    也是他倒霉,倒地的时候喷雾器里盛满了药水,直接倒他一头一身,药水肯定流进了嘴里。

    也怪他太自负,以往没中过毒他就觉得自己身体好肯定不会中毒,结果农药会惩罚每一个自负的喷药人。

    不过像唐圆和唐中和等人说的,要是换久效磷啥的,这样喷药可能也会中毒,但是不会这么厉害,顶多头晕恶心,去喝水休息一下就会好。

    今儿他可是中毒!

    差点死了!

    他不会过多检讨自己的不对,自然要赖农药不好,有好的干啥不换更好的?

    于是过了两天,等刘支书从县里回来,刘老三就叫上几个负责喷药的男人,再把以前农药中毒的幸存者和亡者家属集合起来,一起去刘支书家请求换农药。

    刘支书正在家里整理这一次县里开会带回来的文件,打算召开大队委员会呢,就见刘老三几个一起过来。

    他还关心了刘老三两句,叮嘱道:“你们喷药的时候必须注意安全,必须戴上口罩,不戴口罩肯定会出事。”

    刘老三:“叔儿,听说有更好的农药,更药虫子不药人的农药,咋不审批回来呀?”

    其他人也附和,“对呀,那样咱们也不容易中毒,让光明哥帮我们批一下呗。”

    七八个人汉子七嘴八舌地说起来,场面有些嘈乱。

    刘支书皱眉,“你们都静一静,这事儿我已经申请了,但是要等上头盖章签字,要走程序的。”

    “叔儿,那要走多久啊?来年咱种棉花就有新农药了吧?”

    刘支书:“肯定有。”

    来年还早呢,来年的事儿来年说,刘支书随口敷衍他们。

    跟上级批更好的农药哪有那么容易?

    现在有更好的尿素,颗粒状的,可他们大队一半是会挥发的氨水呢。

    谁都有困难,但是大队要尽量自己克服,不要总想着给国家添麻烦。

    这是先进大队应该有了觉悟!

    算了,跟他们这些没文化没有荣誉感的社员说不清,就糊弄一下说“肯定有”好了。

    大家看刘支书说肯定有都挺高兴的。

    刘老三试探道:“叔儿,农药不都是提前买的吗?来年大家都买肯定不好买,咱们不如现在就买呢,买了放两年也不会坏。”

    其他人又跟着附和:“是啊是啊。”

    刘支书耐着性子道:“我不是说了吗,已经申请了,来年肯定有。行啦,我还得准备开会的资料,你们回去吧。”

    刘老三还想说啥,刘支书瞪了他一眼,“老三,你干活儿要细心,不要大意,要给弟弟侄子们带个好头儿。”

    他开启了批评说教刘老三的模式,成功把众人的焦点带偏。

    等离开刘支书家,被夜风一吹,他们又回过神来。

    “叔儿答应了,就是能买到吧?”

    刘老三却不乐观,感觉够呛,他也摸着刘支书的脉了,遇到事儿先糊弄大家伙儿,过段时间就不认账,又拖时间。

    说起来他自家的几个子侄不用背农药筒子就不着急呗,反正这么些年刘支书都没让他儿子和亲近的侄子背过农药筒子。

    要是他自己儿子侄子背喷雾器中毒了,看他急不急?

    刘老三回到家,有些愤愤不平。

    他和婆娘感情好,平时干啥也有个商量。

    看他这样,他婆娘就问去支书家说的咋样。

    他就说了一下,最后叹口气。

    这时候旁边正玩铁皮青蛙的小儿子板凳儿突然道:“爹,我知道,金宝儿说他爸拿批条给他换回力火车和大轮船!”

    啥?

    刘老三都听不懂。

    板凳儿才六七岁,自然也不懂,就是有一次刘光明带儿子回来,那小子抱着个会跑的小火车跟他们一起玩,炫耀他爹给他买大轮船。

    板凳儿眼馋,就忍不住问刘光明儿子你爹哪来那么多钱?我让我爹也去弄点。

    刘光明儿子就得意洋洋地说“你得弄批条啊,化肥啊农药啊种子啥的,那都是钱”。

    板凳儿就可羡慕呢,虽然不知道咋回事,但是他记住了批条赚钱这话。

    听板凳儿说完,刘老三两口子都惊呆了。

    说实话他们都怀疑过村干部、县干部啥的会捞钱,但是他们都没见识,并不知道人家具体咋捞。

    突然窥到这么一个点,两口子都有点懵,随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