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180-190(第7/28页)
他觉得它更像是一间囚室,待在里面总有种肢体都无法伸展的憋屈感。
但现在,那种感觉消失了。
虽然仍旧是一间狭窄的斗室,但它与外间的世界是连通的。
柳宗元下了床,将窗户完全推开,凭窗而立,游目四顾,只觉得天地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开阔,就连眼前早已司空见惯的景象,似乎也都显出了一种别样的可爱。
旁边忽然冒出来一颗可爱的小脑袋,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狡黠地闪着,朝这这边看了过来,正对上柳宗元的视线,吓了一跳,又猛地缩了回去。
柳宗元脸上不自觉地挂上了笑意,“和娘!”
小脑袋又探了出来,似乎是在观察他的情绪,而后才束手束脚地走了过来,行了个标标准准的礼,“阿爷。”
九岁的小姑娘已经很懂事了,知道家里出了事,知道阿爷的心情不好,所以在他面前总是十分乖巧。
柳宗元想到这里,不免有些愧疚。
这几年他只顾着自怨自艾,却让家人们也跟着忧心忡忡,连这么小的孩子都懂得察言观色了。
他摸了摸和娘的脑袋,柔声问道,“你怎么来了?”
和娘睁大了眼睛,微微仰头看他,老老实实答道,“十叔让我来看看阿爷起了没有。”
“咳……”耳畔传来一声不自在的清咳,柳宗直也从旁边走了出来,柳宗元忽然注意到,他此刻那种束手束脚的姿态,简直跟和娘一模一样,于是脸上笑意更甚。
柳宗直小心留意着,见他面上带笑,这才松了一口气,用控诉的口吻说,“八兄昨晚又是半夜才睡。”
“忘了时辰,下次不会了。”柳宗元连忙道。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在外做官时带上几位家中子弟在身边,既有人帮忙做事,也可以让他们提前历练一番,增加对官场的了解。柳宗直也是因此跟在柳宗元身边,可惜他不久就遭贬黜,非但未能在仕途上有任何助益,反而连累宗直登第后也不得授官。
但柳宗直还是跟着他来了永州,这几年柳宗元的生活和杂事,都是他在打理。
若不然,柳宗元哪得能日日寄情山水之间?
之前茫然不觉,这会儿柳宗元心澈神明,只觉得贬谪以来种种真如身在梦中,至此方醒。
柳宗直确定了他是真的心情好,就问,“昨日大兄收到的信,莫非有好消息?”
柳宗元给京中的故旧写信,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他——那信还是他去驿站寄的呢。
闻言,柳宗元微微迟疑,还是摇了摇头,“没有。只是看了几篇文章,揣摩良久。”说着转身走到书桌边,将那份传单取来,递给柳宗直,“你也看看。”
柳宗直拿了文章在手中阅览,和娘也凑到他身边要看,柳宗直干脆蹲下来,叔侄两个头碰着头,看得十分认真。
柳宗元会心一笑,收回视线,继续远眺。
等柳宗直读完了文章,抬起头来,准备跟自家八兄讨论一番时,却忽听柳宗元道,“对面那座山叫什么?”
柳宗直顺着看过去,道,“好像就叫西山。”
“这西山我们似乎还未去过。”
柳宗直已经习惯了他对山水的热爱,便道,“那明日就去游览。”
“不必明日,现在就去吧。”柳宗元说。
柳宗直有些惊讶,但今天八兄似乎格外高兴,他也不愿扫兴,就笑道,“那就现在去。”
两人即刻招呼仆人出门。
和娘将他们送到门口,正眼巴巴地看着,柳宗元忽然回头看向她,道,“和娘也来。”
小姑娘惊喜地睁大了眼睛,立刻兴奋地跟了上去。
下山时柳宗元还顺便去驿站寄了信。
说来很怪,之前寄了信,他总是坐立不安、望眼欲穿地等待回信,盼着有好消息来。但现在信寄出去,柳宗元只觉得一身轻松,哪怕想到可能没有回信,或者回信是坏消息,似乎也没那么难以接受。
柳宗元的痛苦,有一半来自于从高位骤然跌下的落差,另一半则来自志向不舒的苦闷。
但之前,这二者并没有太大的分别。
他明知道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明知道如今的朝廷弊病无数,甚至明知道该如何去改革,却因为人远位卑,什么都不能做,只能无力地看着这一切。
但是现在,柳宗元忽然将它们分开了。
知道这世上有人正在做那些他认为是正确的事,就算自己真的无法参与,那也只是他个人的荣辱,或许会不甘心,却不会再有无力感,更不会因此而愤懑不平。
他只会认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尽力去设法弥补。
这样想着,他大步走回弟弟和女儿身边,朝他们笑道,“走吧。”
阳光灿烂,前路平坦。
虽然这四五年间,已经几乎游遍了永州的山山水水,但柳宗元却有一种感觉,真正的游览,好像从此刻才开始。
……
成都。
高泠船都订好了,才突然接到任务说让玩家帮忙搜集散落民间的诗歌,送回洛阳去校订编集。
做这个任务,她显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毕竟蜀中并未被安史之乱波及,虽然后续也有过一些乱子,但波及的范围都不算大,而且很快就被平定,保存下来的文稿自然更多。
另外,很多著名的大唐诗人如卢照邻、骆宾王、李白、杜甫、岑参等都来过蜀中,或是游历、或是做官,当地自然也传唱着很多他们的作品,外间不一定有。
何况也不只是蜀中,很快她就会乘船顺着长江南下,这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都可以搜集一番。
最重要的是,在这里的玩家只有她一个,不用跟其他人分享奖励。
高泠难得对任务升起了热情。
更幸运的是她还遇到了一个最好的帮手,薛涛得知她要搜集诗歌,立刻表示自己可以帮忙。
她本人的藏书其实就不少,剩下的也知道大概藏在谁家,还可以用自己的人脉写信去借,给高泠省了不知多少事。
毕竟薛涛也是一时名士,大部分人都会给这个面子,不然就算是玩家,上来就要看别人家私藏的图书,多半会被拒绝。
知识,在这个时代依旧是十分贵重、不能轻易示人的东西。
只是如此一来,行程就被耽误了。
借的书肯定不能直接带走,只能找人抄写,不仅耽误时间,还费了不少钱——这些钱都是薛涛垫付的,毕竟高泠来的时候也不知道还有这种任务,不可能带太多钱财在身上。
薛涛倒是不以为意,听她说要还钱,便笑道,“不必还,就当是我也出一份力了。”
但凡是个读书人,又有谁能拒绝这种修书的诱惑呢?
“你要出力,到洛阳再说吧。”高泠说,“我听说他们现在到处拉人加入,姐姐也当有一份请柬。”
薛涛眸光明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