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150-160(第6/28页)

不打了吗?”

    要真是这样,他们会很失望的啊。虽然一开始只是觉得战争对他们来说是建功立业的机会,但当真正弄明白于阗当地的情况之后,这些大唐来的官员也都开始义愤填膺,认为必须要帮助于阗人民推翻吐蕃人的暴政。

    要是能将吐蕃人赶出西域就更好了。

    达成了这方面的共识,他们才会主动帮忙寻找师出有名的“名”。

    “哦,那倒不是。”雁来说,“只是用不上了。”

    现成的理由很快就会主动送上门,那就不用在这里绞尽脑汁,编一些连自己都没法说服的理由了。虽说只要面上过得去,不管是朝廷还是吐蕃都不可能来挑雁来的刺,但雁来自己姑且还是有一点要求的。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但又不免有些失落。

    他们上不了战场,能做的就是类似的幕后工作,好不容易有事做了,现在又说不用,这谁受得了?

    没想到雁来紧接着又说,“这段时间赶路实在辛苦,我看大伙儿的气色都不太好,接下来不用那么赶了,可以稍微放缓一下速度。”

    这下所有人都受不了了,言辞激烈地表示反对。

    刚开始那几天是真的很辛苦,但他们都咬牙忍过来了,现在已经适应了这种赶路的强度,完全没必要特意照顾他们!

    看着大家一脸“迫不及待要为西域战斗事业献身”的表情,雁来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她之所以要放缓速度,就是为了给玩家那边留出更多的操作时间,以便他们在她赶到之前,把事情处理得圆满一些。

    但如此一来,就要让这些有心报国的文官失望了。

    雁来难得体会到了当领导的难处。

    下面的人只要一心办事就行,但是当领导需要考虑的地方就太多了。

    第153章  肯定是被玩家给带坏了!

    该怎么跟他们说, 即使现在快马加鞭赶过去,仗应该也已经打完了呢?

    这方面雁来还是比较相信玩家的,顶多是缓和有缓和的打法, 激进有激进的打法。

    算了,说不出口,还是让他们“尽人事, 知天命”吧。

    反正以现在的距离来看, 就算放缓速度,也就是延迟一两天的样子,问题不大。再说, 早点赶过去, 也可以接手一些战后的清点、安置、恢复和管理工作。

    这些繁琐又重复性很高的工作,都是玩家不耐烦的去干的,急需有人接手。

    虽然按照雁来的了解, 大唐的官员应该也不喜欢、更不擅长这种工作——在古代社会, 官和吏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身份,有编制的官员都以清要为贵, 具体的事务都是交给下头的浊吏去办的。

    大唐这种风气尤为严重, 甚至官也分了清官浊官、京职外职, 连晋升渠道都完全不同。

    据说开元年间, 班景倩以扬州采访使内调为大理少卿, 经过汴州时,汴州刺史倪若水盛设宴席为之送行, 而后十分羡慕地对身边的掾吏说,“班公是行, 何异登仙乎!”

    在这种风气之下,远州刺史都成了安置贬谪京官的职位。

    不过这些官员会选择去西域, 就是因为没能进入京官的晋升序列,应该不会那么挑剔吧……

    再说来都来了,也由不得他们。

    安西军不养闲人。

    况且雁来始终认为,对自矜身份的官老爷来说,适当的劳动改造没有坏处。

    所以……希望他们此刻的积极性能保持得更久一些吧!

    接下来,队伍还是按照原计划赶路。两天后的下午,他们就进入了了沙州地界。

    经过沙州城的时候,队伍的速度慢了下来,那几十个从大唐来的官员,还特意策马上了一旁的丘陵山,从那里远眺沙州城。

    这一路虽然辛苦,但是与中原山水截然不同的大漠风光,却也给这些初次领略的人带来了不小的震撼。大抵因为是自己主动的选择,再加上队伍里跟着许多玩家,有他们活跃气氛,难得大家的心绪始终都是昂扬的,时不时还能生出几分诗兴。

    雁来没有上山,但也坐在马上,转头往那边望去。

    之前去长安的时候,走的并不是这条路,虽然玉门关也在沙州境内,但是并不从沙州城下经过,这也是她第一次看到这座西北雄城。

    沙州这个称呼或许有些陌生,它有一个更加令人如雷贯耳的名字——敦煌。

    史学界素有“一座敦煌城,半部中国史”的说法,尤其是魏晋以降到五代之前的历史,很多都是靠着敦煌及其周边出土的遗迹和古物,才能恢复本来面目。

    最难能可贵的是,跟“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不同,敦煌书写记录的,更多是是小人物的生活细节。

    而这些细节,共同构成了一幅幅鲜活的古代百姓生活画卷,让后世之人得以掀开历史神秘的面纱,窥见一点真实。

    就像是敦煌本身,虽然只是坐落于边陲的、不起眼的城市,却像是用来串联竹简的牛皮绳,见证着朝代的兴衰存亡、历史的风霜雨雪,最终成为了历史最好的导游,仅仅只是把自己展示出来,就能惊艳世人。

    就连吐蕃的历史,也是因为曾经短暂地统治过敦煌,才得以保存下来。

    不过此刻,雁来望向那座陌生的城市,心中涌动着的情绪,却并不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

    只是因为——大唐朝廷给她封的爵位,就是敦煌郡王。

    虽然在大唐君臣看来,这只是一张空头支票,不能、也没想过要兑现,毕竟大唐的爵位本身也只是虚爵,顶多能领到年俸,并不具备对封地的实际管理权,所以遥领也没什么问题。

    就连雁来身上这个安西四镇节度大使的官职,之前也不止一次让皇室亲王遥领过——尽管那时郭昕还好好的活着,而大唐早就实际上失去了对这片土地的统治,却一点不影响朝廷用它来封官许愿。

    但……

    这些对雁来而言都不是问题,她有能力将它兑现。

    所以她看这座城市的目光,注定与任何人都不会一样。

    另一边的文人们还在诗兴大发,书写着因为这座城市带来的对历史的感怀与思考,这边,雁来已经在考虑要怎么拿下沙州,让自己这个敦煌郡王名副其实了。

    停停停……雁来拍了拍额头,让自己冷静下来。

    几个月前,她还在认真考虑,既然打算跟吐蕃议和了,是不是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怎么现在看到什么都觉得可以打一打?

    肯定是被玩家给带坏了!

    这种想法要不得。

    既然要师出有名,她肯定不能主动发起战争,这回也是因为于阗国内出现了反抗势力,她只是顺势而为。总不能寒了想要追求美好生活的当地民众的心嘛,但是沙州可没有……

    等等,那个张议潮搞的归义军起义是哪一年的事来着?

    雁来连忙打开自己的备忘录看了一眼——作为这一时期的名人,张议潮虽然不是诗人,但其重量级却毋庸置疑,自然会有感兴趣的玩家去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