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三国]英雌养成手册》 30-40(第2/17页)
,在院子里舞剑到卯时。
不到半年的时间,她就已经拔高了一截,皮肤也晒得更健康了。她的手臂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肌肉,脸上有汗水,整个人看上去闪闪发亮。
那张依然漂亮的脸蛋上带着和阿楚相似的矜傲,分明没有刻意改变,却和当年那个被高望养在家中的纤细少女截然不同了。
但阿楚自己练剑练枪,是不长个子、也不生肌肉的。她本来以为是自己年幼的缘故,然而过了许久依然是发育缓慢,后来就连伏完刘华都注意到了这一点。
阿楚发现无论她怎么折腾,自己的身体就像是被限制在一个参数范围内,以一种极其平均的速度平稳地成长。
她意识到这是系统的杰作,可每次她追问起来,从它那里得到的答案都只是“无奈之举”。
她出生时高烧不止,痛觉失灵又让她的生活极其危险,系统不得不始终消耗大部分能源,挂着修改器在后台,将她的生命数值保持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状态。
当然,在外人——主要是伏完为她请来的方士——看来,这是她“碧眼方瞳”的仙人之相所导致的。他掀开阿楚的眼皮,绕着她转了几圈,沉默掐算了好半天,说:
“此女命格不同,有登天之相!”
家人都惊呆了,这话实在不能让外人听见。
否则只有两个后果,一是进掖庭给皇帝当小老婆,二是被人忌惮,给流言催回到更远的地方去。这都是当年父母把阿楚送回琅琊,想要避免的结果。
府中仆役又被整理了一番,为了防止他们嘴巴不牢,伏完还打发了一部分回了东武伏诚家。
但阿楚不在乎这些事情。
她年龄愈长,对修改器的使用方式又有了新的感悟,比如怎么拿“增加物资”谋些不痛不痒的小便利啦,怎么用“超级速度”让自己的战斗力更强啦,于是就更加天不怕地不怕了,也不管父母怎么看待道士的评价,每天除了读书习武,就是在荀府和蔡府间来回跑,不过伏家捂嘴捂得严实,倒也没出什么大差错。
荀彧也知道高望养女现在成了她的侍女,偶尔看见阿楚带着她,还会笑一笑,说:
“彧曾见过她以前的模样,却不知玥娘是爱武的。如今看来,女郎身边或许更适合她。”
这话乍一听有点逾矩,其实阿楚和他都明白意思:当一个不自由、不快乐的宦官家的小姐,实在比不过成为一个自由的侍女。
阿楚是自由的,连带着她身边的人也是自由的。
荀彧也很习惯她不合理法的观念了,反正阿楚没在他面前宣扬“无君无父”那套思想,他就装作不知道,也欣然接受阿楚的种种不同。
阿楚救过他一命,她自己虽不放在心上,荀彧却始终记挂着这一点。
不过,她还是和蔡琰更亲近一些。除了蔡府过分甜腻的糕点以外,她很喜欢蔡府的一切,包括和昭姬姐姐待在一起时,她讲的故事。
蔡琰则对她身边的婢女很感兴趣——她也是为数不多知道高玥身份的人,猜得出来这女子曾经的模样,便问阿楚为什么玥娘数月来的变化如此大。
阿楚说:“因为她喜欢舞剑,所以我就让她舞了。”
寻常女孩是接触不到刀枪剑戟的,玥娘如今是阿楚婢女,她为什么会对舞剑有兴趣,蔡琰心里很清楚。
她对阿楚说:“七娘,你让我看到了女子的另一种可能。”
阿楚没有放在心上。蔡文姬能以女性身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本身就已经是种“不同的可能”。即使没有她,蔡琰也会因为自己的才气成为名垂青史的伟大人物。
阿楚不想刻意改变谁,她的志向在于改变一个世界,但这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还太遥远,在她站得够高、被世人熟知之前,这些都还只是一种设想。
于是,充满“另一种可能”的伏家七娘、舞阳亭主秦楚,就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与交往中,长到了十四岁。
第33章 第三十二章
“哎哎, 孙大,你父亲明日就走啦?”
“不是,他今早就去豫州了。”
“啊, 好快——听说他还做了军官?这么厉害!”
孙策挺了挺胸膛,微微抬起下巴:
“那是当然, 我阿父是最厉害的!”
冬日刚过, 乍暖还寒。三月初的寿春还带着冬末的寒意, 明媚的日光照射在扬州铺着细草的地面上, 略微驱散了冷气。
“他被征召了去豫州,当佐军司马, 打黄巾, 保家卫国。”
今天出了太阳, 气温比起昨日高了些,孩子们围成一个圈,彼此交流着信息,热气蒸腾起来,倒也温暖。
孙策“保家卫国”的话音刚落, 周围的小朋友们纷纷发出“哇——”的赞叹声。
其实,孙坚所担任的佐军司马不过是最低级的军官, 手下将士数都数得过来,实在算不上什么值得称道的。
不过, 对于十一岁的平民孩童来说,“中郎将”和“佐军司马”听起来差不多,大概都是军官的意思。
在他们眼中,军官分为两种, 一种是“大将军”, 一种是“其他人”, 孙坚如今成了某某司马,那就是排在大将军后面的第二名了。
寿春与富春差不多,都不是很大的地方,不过人口略多点。除了雇佣佃农等必要的事务外,世家大族与乡人接触不多,因此在这里没什么存在感。
孩子们不常见到他们,对于各种官职的了解也就十分有限,乍一听到身边朋友的父亲成了要上战场的将领,心里激动不已,觉得自己离“天下大事”近了一步,有些与有荣焉了。
“佐军司马,好厉害!
孙将军那么厉害,一定能把黄巾赶跑!”
黄巾军动静虽大,却暂时没有波及到这座扬州小县,因此孩童们这时候还能聚在树下,咬着草根讨论着这件大事。
蒋家二郎问:“孙大,听说征召你爹的是雒阳的将军呢,手底下几万几万的将士,是也不是?”
孩子们于是纷纷转头看向孙策。他在孩子堆里很受欢迎,父亲孙坚也很了不起,赶走了好多次周边流匪,所以大家都很爱听他讲家里的事情。
孙策是前几年刚刚搬进来的。这孩子八九岁时就展现出了他在骑射作战上的天赋,常常骑着家里的枣红小马,握着家里大人的红缨枪在田间飞驰,黑色的抹额在脑勺后面飞舞,看起来威风极了。
大家最开始都有点怕他,因为在扬州,会骑马的小孩子看上去是有些不可及的。好在孙策本人爱笑,脾气也好,交朋友的速度很快,不到半个月,就和寿春同龄的孩子们打成一片了。
蒋家二郎是最先和他熟悉起来的,因为那天孙策穿了身红白相间的短袍在狂野上跑马,抹额却是黑色的。
他盯了许久,忽然把手合起来,卷成小喇叭的样子,大喊着问他:
“你为什么——不戴——
红色的——额带——?”
孙策于是把马停在了他跟前。
“我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