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咸鱼: 15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回到古代当咸鱼》 150-170(第4/25页)

动物,而在陆地上,不少天灾对于行商的影响是比较小的,或者是可以提前预判的,只有小部分的天灾才是行商无法避免的,以整体来说,陆上行商的危险又是小了一点。

    可这些人能这么长年累月地进行海外贸易,说是没有赚到银子,只是勉强为生,那简直就是在骗傻子。

    不能收获极大的利益,这些人怎么可能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赚钱呢。

    皇帝听着邓元的话,都感觉自己被说服了,赞许地看向邓元,觉得还好是邓元来讲,这要是他来说,指不定说服力还不如邓元呢。

    想到这里,皇帝的目光移向裴清,觉得裴清应该也是被说服了,然后就看到裴清神情微妙地看着邓元,仿佛在看一个被蒙骗了很久的……小可怜

    小可怜!

    皇帝一阵恶寒,对上邓元肃穆的脸,实在是无法将两者联系起来,这差距未免也太大了。

    只是裴清这样看邓元的眼神就让皇帝意识到事情不对。

    皇帝觉得邓元说的是现实,莫非是在裴清眼中不是这般,不然的话裴清何至于是这样的目光。

    皇帝很快就从裴清的眼神中分析到了重点,看来不光不是这样,甚至这海外商贸还挺赚的。

    不过皇帝没有直接就相信这一点,想要听听裴清是怎么说的。

    “邓大人,您觉得他们说的都是真话吗?”裴清认真道。

    “固然有些虚假,但是这收益应当是不假。”邓元也不傻,看出裴清的态度来,沉思片刻后回道,他清楚这些人说得肯定是有点假的在里面,但应该也只是哭哭惨什么的,可要说利润,邓元决定顶多是少说了一点,但是数字差距应当也不大。

    “他们是做什么生意的,邓大人了解过吗?”裴清虽然觉得自己的猜测应该没有出错,但是为了避免一些偏差,还是问了一句。

    “了解过,是贩卖丝绸,再从海外贩卖些特产回来售卖,据说海外的丝绸售价比大盛贵了五六倍。”邓元解释道,“虽说这利润是不错,可海外行商,风险也大,贸易也算不上多稳定,平均一下,赚的其实不多。”

    皇帝听到这个售价有几分心动,这官船制作好肯定是很大的,到时候出海空着船也是出,载着货物也是出,不如就贩卖一些丝绸,五六倍的价格差也是很好。

    最主要的是丝织物也不是很占地方,运输起来也方便,只要不被火烧,也不会放到坏,哪怕海上被水泡了也影响不是特别大,这么算下来,就是一个很好的贸易物品了。

    皇帝正盘算着,就听到裴清突然开口道:“邓大人,你有没有想过,这个价格其实也是骗你的。”

    “我上次和一个海外来的商人聊天,说起丝绸的价格,大盛的丝绸在海外极受追捧,据说都以穿上丝绸衣物为傲,以至于丝绸的价格和黄金等重。”

    其实裴清犹豫了下要不要把价格说低一点,这和黄金等重的话似乎是有点夸张了,可裴清想了想,还是决定说这个数字。

    因为海外丝绸的具体价格是多少裴清也不太了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是什么五六倍,这五六倍的价格在不了解情况的人来看还挺多的,可就实际情况来说,绝对是不止这么点。

    丝绸的卖价要真这么低,那这贸易怎么可能延续这么久呢。

    ‘和黄金等重’五个大字就像一记大锤,狠狠地砸在皇帝和邓元头上,让两人头晕目眩,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

    邓元一向觉得自己对银子极为敏感,可现如今脑子混乱至极,都有些算不清这个价格了。

    不是邓元太容易被震撼到,实在是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第154章 第 154 章

    在看出裴清的态度后, 邓元能想出的最多的收益也不过就是这利润再翻几倍,在邓元看来,丝绸若是可以卖出这个价格, 那已经算是天价了,至于再卖得高一点, 这岂不是当海外之人是傻子, 不过是些布匹,再怎么贵又能贵到哪里去。

    然而听裴清说完, 邓元才发现别人不是傻子, 他才是个大傻子。

    邓元心底不由得升起一阵恼怒,以及被人蒙骗却不自知的羞惭。

    其实关于海外贸易的事,邓元并不是单单问了一家商户,为了避免对方没有说实话,他也找机会问过其他的商户, 只不过邓元接触商户的机会并不多,所以问的人数也不算太多,但得到的消息和他之前了解到的也都没有什么悬殊的差别,邓元自然就信了。

    因为邓元觉得一门生意不至于让这么多人都来哄骗外人, 可现在,邓元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普通的生意自然不至于, 可如果是暴利生意, 而且还是不为人知的暴利生意, 那自然会主动维护起这个利益链上的安全和隐蔽。

    一匹丝绸在大盛售卖不过一二两银子,按照裴清所说的丝绸售价, 邓元深吸口气, 不,就算这个价格只有裴清所说的一半, 那也是一匹丝绸一百二十两白银,这就近乎百倍的利润了。

    至于说路上的消耗,去海外贸易确实辛苦,确实艰难,风险也确实大,但是在如此暴利面前那都不算什么了,普通商户想要在大盛境内赚到如此高额的利润,就算是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去做什么犯法的事也没有这么高的利润了。

    说句大不敬的话,邓元怀疑哪怕有什么商户在乱世中资助人造反,对方造反成功,不说其他的变化,这赚到的钱可能还没有去海外贩卖丝绸收益高,风险还奇大无比。

    邓元也是经历过大盛开国,自然也看过一些商户给造反的人投资,可大部分都是亏得血本无归,只有一些商户才搭上了大盛的船,得以获利。

    可要说其中的利益,大部分都是政治上的好处,至于金银上的好处,那是不多的。

    在邓元整理思绪的同时,皇帝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脸上激动地涨红,不是皇帝过于看重钱财,而是这个利润高得让他无法不重视。

    “这丝绸当真有如此高的售价?”皇帝急切地问道,“以往怎么没有听人说过?”

    不过不等裴清回答,皇帝又很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摇了摇头,“不对,若是朕也做这丝绸生意,自然恨不得其他人都不知道这件事,只有朕一人包揽生意。”

    这就能解释得通之前为什么一点风声都没有,既得利益者是不会乐意有其他人来分享的,哪怕是意外新入行的人也是如此,因为若是知道的人多了,贩卖的人多了,丝绸的价格说不定也要下跌了,那就损伤了他们的利益。

    而不懂这些的人自然也就是其他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就像邓元这般,哪怕问过好几家商户,可还是会被蒙骗。

    只是这样的话,为何裴清能从这海外商人口中得到消息?

    皇帝下意识看了眼裴清,眼睛眨了眨,却没有去深究,不管裴清是何时知道的这个消息,起码对方将这个消息说出来了,而不是自己瞒着,然后派人出海去赚这个银子。

    皇帝对于裴家的产业还是很清楚的,自然知晓都是在大盛内的生意,没有出海过。

    可以说,裴清若是将这个消息瞒着,等着官船出海时,他说要搭官船顺便做个生意,皇帝也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