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漂亮蠢货后: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嫁给漂亮蠢货后》 120-130(第18/20页)

来,一脸兴奋的扑过去要抱抱。

    “爹爹快来看,善善干了很多活,叔叔们都夸善善很棒哦!善善今天可不可以多吃一颗糖?”

    姚瑜眼疾手快,把小土球拎开,没让他往自己身上扑。

    “是不是?”姚瑜拿出帕子给他擦脸。

    善善眼巴巴的,“真哒。”

    姚瑜忍笑,“看得出来你卖力干活了,一个时辰就把自己弄成这样了。”

    李风帆直接傻眼了,“大,大人……”

    怎么会?

    小善善竟然是知府大人的公子。

    游锦也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了,连忙替李风帆求情,“大人,李主簿他也是好心,他不知这位是小公子,才误会了大人,盼大人不要同他一般计较。”

    李风帆更是惊慌的扑通一声跪下。

    而堂堂一个知府的公子,又怎么可能会通过做苦力赚铜板呢?

    姚瑜将善善外衣剥去,将他抱起,才将目光放到他二人身上,“既然是误会,就不用放在心上,二位不必紧张,快起来吧。”

    善善丝毫感受不到紧张的气氛,被姚瑜抱在怀里,他突然来了尿意,“爹爹,善善想尿尿。”

    姚瑜揉了揉他幼嫩的脸蛋,“爹带你去撒尿。”

    看姚瑜走远了,李风帆才敢问游锦,“大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游锦最近常常见姚瑜带善善来,他也是知道内情的,“姚大人说,小公子娇生惯养,没见过人间疾苦,便带他出来见见世面吃吃苦。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是下官误会了,姚大人不会怪罪下官吧。”

    游锦看笑话一般,“怪罪倒不会,但是姚大人记仇。你今日骂他禽兽不如,改天他说不定会骂回来。”

    李风帆闻言放松下来,“只要不怪罪,别说骂回来,就是天天挨骂都行。”

    游锦安抚的拍了拍他的肩,转身走了。

    撒了尿,善善被姚瑜抱着喂了一个馒头,很快便睡了。

    姚瑜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善善盖上,等晚上忙完,才抱着善善回了家。

    …

    晚上跟宋凉说起这事,宋凉都被逗乐了。

    笑完之后,宋凉关心起河道修理进度。

    姚瑜这些日子天天扑到河道的事上,晚上回来还要处理其他州县的公务,宋凉见了很心疼。

    “再有两天就完工了,到时,便能将上游的水引入河道。”

    “两天?那应该不会耽搁灌溉了。”

    姚瑜点点头,“金洪县的百姓今年应当能过个丰收年了。”

    宋凉靠在他肩头,“真好,这事忙完了你也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

    两天后,金洪县引入上游河水,新修的河道正式启用,百姓一片欢呼。

    同年,金洪县农桑兴盛,随处可见的庄稼长势喜人,秋天,所产粮食比去年多了三倍。

    而多年苦于水灾的留州今年没有再发大水,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加上留州本就土地肥沃,到了秋天粮食竟比去年增产了五倍。

    而刚刚收回来的图靼改善不大,因其并不是以农耕为本,百姓多从事畜牧业。但是局势稳定,河道也经过整改,一整年下来也算风调雨顺。

    姚瑜去看过几次,牛羊成群,马匹健壮。

    …

    “陛下,陛下,耀州急报,耀州急报,耀州洪水泛滥,百姓死伤无数……”

    皇帝坐在书房,看着折子,忍不住头疼了,“怎么每年一到这时节,就到处发大水呢?”

    “陛下,如今恰逢雨季,这实为常事,陛下不必过于忧心。”

    岭南三贤之一,今年新科状元方泽在一旁劝慰皇帝。

    皇帝抬抬手,示意自己知道了,翻过这篇不提,问起了其他地方,“去年雨季好几个地方发大水,今年都有哪些?”

    方泽闻言卡壳了。

    旁边伺候笔墨的内侍见状忙上前救急,“回陛下,今年发大水的,有耀州,宾州……还有东南的黎县。”

    皇帝按了按鼻梁,“这宾州怎么也会发大水,往年都没听说过。”

    “回陛下,宾州内有条河,河堤年久失修,决堤了,这才出了意外。”本身降水量其实并不大。

    皇帝冷哼一声,“当地官员是怎么办事的?吏部派人去查查。”

    说完,皇帝突然想起去年的事,“朕记得前年和去年,水灾最严重的是留州。今年如何了,留州可有灾情上报?”

    “并未收到留州上报灾情的折子,想来今年留州应当是风调雨顺的。”翰林院大学士道。

    如今的翰林院大学士已经不是王大人了他被调去了礼部。

    听到皇帝问询,翰林院大学士出来回了话。

    第130章

    皇帝听闻留州没有发大水,就不再关注了,他扭头问起其他地方。

    治水的措施都是现成的,皇帝自认为现在手下人才济济,再借鉴借鉴前几次治灾的经验,灾情应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皇帝想到这里,忍不住看了一眼新科状元方泽,本想问问他的意见,但皇帝仿佛又能猜到方泽的回答,就突然没了提问的兴致。

    算了,还是他自己来安排吧。

    皇帝挑了几个去年年末考核比较优秀的第一二届进士,让他们负责治水。

    “前两年好几个地方都有洪灾,之前几位爱卿都处理的很好,你们可参考那几位爱卿的经验。”皇帝建议他们。

    几个人领了命便下去了。

    如皇帝所猜想的那般,虽然不太顺利,中间多发变故,但年底时,这灾勉强是救下了。

    只是这期间,不管是死伤,还是花费的时间与金钱,都远高于前面那几次。

    有一地处理不当甚至还激起民怨,再进一步恐怕就要有民变了。皇上不得已撤了那人的职,调了陆先生临时去安抚百姓。

    陆先生处理风高州叛逆之事早已经有了经验,只花了一月便将收尾工作做好了,皇帝收到陆先生送来的好消息才睡了个踏实觉。

    事情结束后,翻阅奏折皇帝忍不住叹气,“这几个庸物和陆爱卿他们同榜的几个比差得太远了啊!这点事情都办不了,让他们再去小县城好好历练历练,不用回京了。”

    进士是天子门生,若是一直待在京城,升迁的概率比地方上大多了。

    如今让这几人去小县城历练。

    说好听点是历练,说难听了就是被贬谪了。

    但皇帝仍觉得不够。

    这几人简直难以入眼,他都不想用了。现成的法子摆在那里,让他们治个水都治不了。水患之事拖延许久,粮食几乎全糟蹋了,有个县甚至还殃及临县,把临县的庄稼也都糟蹋了。

    要不是有人劝他,皇帝恨不得将其中几人的功名都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