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不偏心: 4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本宫不偏心》 40-60(第24/25页)

是小船,若是不能出海,怕是渔民无以为生。所以,对这提议,皇上并未应下,只说,需得规定海贸的范围,哪里才能出海,哪里不能出海。”

    所以现下民间,还是能出海的。

    乌雅秀贞盘算了一下:“咱们能不能和那边出海的人搭上线?”

    她抿抿唇:“我现下手里……没多少银子,但是,我可以想法子,从内务府那边买些东西做货物。”内务府出来的东西,一部分叫御制,就是专门给皇上用的,皇上若是不用,那哪怕是砸坏了烧掉了,都不许往外流。但还有一部分,叫内造,这些是可以拿出来买卖的,甚至有民间大商人,专门买了内造到外面流通,只一个内造的名声,就能给这些货物,提高三倍价钱。

    第60章

    ◎不如,去御花园走走?◎

    乌雅夫人则是有些担忧,宫里的娘娘们并非是完全和外面隔绝的,位份低的话顶多是派人往外面传个话什么的,但是传话也不是白传的,需得给银子,才有人愿意出宫的时候顺便给带句话的,做这种事儿,多是太监,大部分的太监是住在宫外的。

    像是梁九功,魏珠这些地位比较高的总管太监,在京城里都有自己的宅子,不当值的时候到外面住几天也是可以的。

    位份高的倒是不用如此麻烦,自己身边的人就能打发出宫。乌雅秀贞做德嫔的时候,就总打发了阿竹或者阿兰去乌雅家传话。但这种的是有限制的,宫女一个月出宫几次,进出能带什么不能带什么,都有宫规规定。

    若是要小太监带话,倒也不用很花费银子,位份在,有的是巴结她想为她做事儿的。

    但是,这个往外带话,和在外面做生意,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佟佳氏等人在宫外都有庄子铺子,但多是交给别人打理,心腹嬷嬷,或者到了年纪出宫的宫女,嫁了人的宫女之类的。

    但这些,都是固定的一些事情,佟佳氏就是看看账本,庄子铺子,都是放在那儿不动的。

    乌雅秀贞现在要做的,是流动的生意,她自己需要从内务府采购,然后乌雅家要将东西送到福建或者广东,出海的商人,再将这些货物换成银子,等出海回来,再和乌雅家分钱,最后乌雅家给送进宫。

    先不说这一来一回时间多长了,只说一个后妃,和内务府联手做买卖,这点儿怕是就有些不妥当。内务府作为整个为皇上服务的一个存在,若是和某一个后妃来往太多,日后可能在态度上就会有所偏向,但凡有所偏向的,之后做事儿都不会太公正。

    而皇上,能容忍这种不公正吗?

    乌雅夫人到底是年纪大了些,考虑问题十分周全,她将这些顾虑放在明面上,乌雅秀贞想了想,笑道:“那额娘先别着急联络出海的商人,我再想一想,计划要周全些,又要这生意能放在明面上,又要能赚钱。”

    内造的货物,她还是有些不太想放弃的。

    听闻内务府每年会有一些有瑕疵的货品……或者是做出来了,上头又不喜欢了,于是就只能留下来处置的货品,这些东西若是积压在内务府,又占地方碍事儿,又费钱,前期所投入的怕是换不回来了。

    若是,她将这些货物给弄到船上了呢?

    但是海贸这个事儿,乌雅秀贞也并没有多少经验。她所有关于海贸的印象,全都来自于九阿哥长大之后,在京城开的洋货铺,还有胤禛登基之后,让人在广州开的十三行。

    西洋的货物在京城是很受欢迎的,像是鹅毛笔,银镜,玳瑁眼镜之类的,全都卖的不便宜。

    十三行那边的话——茶叶和瓷器好像是很受欢迎的?对了,丝绸也受欢迎,西洋那边的布料……多是棉麻,丝绸需得从大清购买。

    她若是想稳赚不赔,这三样就是最好的货物。

    送了乌雅夫人出宫,乌雅秀贞自己心里盘算了一下,就让人去内务府打探去了,看看今年内务府可积攒了瓷器。康熙喜好瓷器,偶尔会让内务府定做一些瓷器,除他自己用的,也会有赏赐妃嫔的。他更多时候是让人烧制青花瓷,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多样,纹饰优美,不光是京城之中十分流行,就是民间也多盛行。

    像是现下永和宫用的瓷器,就都是青花瓷。

    不过这打探的事情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这边送了乌雅夫人出宫,那边就该准备起来这过年的事儿了。

    她现下是一宫之主,这永和宫众人如何安排,都得是她来做主。

    “一等大宫女,赏赐金瓜子二十个。”这二十个,加起来大约是一两重。

    二等的大宫女,赏赐金瓜子五个。

    以此类推,往下减少,换成银瓜子。

    乌雅秀贞让阿兰统计了一下总共需得多少个,然后还得拿了银票让人去内务府换,这些金瓜子银瓜子,都是内务府年底定做的,一年做一次,全都是年底来换。

    也不光是年底用,有时候平常赏赐了人,用这些也便利些,不像是金银元宝那样惹眼,又不会像是银票那样轻飘飘。所以除了现下算出来的数据,乌雅秀贞还得多准备一些,足够一年用的份量才好。

    当然,若是不够用也不是事儿,不够用了就用珍珠,或者是首饰布料,这打赏的东西,没个定例,都是随心随意。

    “内务府今年的损耗是定了一成呢。”阿兰一边算了年底打赏的数目,一边和乌雅秀贞说道,也就是乌雅秀贞给一千两,内务府给兑换九百两。

    “都变一成了啊?”乌雅秀贞吃惊,她没钱,一年也就换五百两左右。像是佟贵妃,或者太后这些有钱的,一年需得换两三千两银子的金银瓜子呢,那一下子可就是几百两银子没了。

    当然了,康熙去换的话那是不用给银子的。内务府也包含了康熙的私库,整个都是康熙的。

    内务府赚的钱……不是康熙的,而是内务府主管的,亦或者,是层层分下来的。

    阿兰点点头:“佟贵妃前两天去换的,说是给佟家打赏了一千两金瓜子。”

    乌雅秀贞顿时有些羡慕,佟贵妃自己有嫁妆,庄子铺子,再加上平日里佟家人进宫也总给带金银补贴,那就是拔一根汗毛,都要比乌雅秀贞的腰粗的。

    比不了比不了,乌雅秀贞摇头:“贵妃给佟家一千两,咱们也看不见佟家给贵妃多少银子呢。人家自家的事儿,咱们不要管。”

    佟家有钱的很,后来接济八阿哥的时候,那可是一把银票一把银票的给的。

    主仆两个清点了一下银票,阿兰叫了永和宫的小太监出门——几百两银子的金银瓜子,那份量可不少,反正两个女孩儿是抬不动的,需得有男人去帮忙。

    太监也算男人。

    乌雅秀贞又将账本拿过来,她没钱给乌雅家打赏,那就将布料什么的挑一挑,她暂且用不着的,就拿给乌雅家,不管是送礼还是自家用,都是很不错的。

    再有,她还打算让阿玛和额娘帮自己询问这海贸的事儿呢,若是打定主意从丝绸瓷器上下功夫,那不得让人看看自家有没有这个实力吗?

    乌雅夫人刚出宫,这些东西倒是不用着急送。

    乌雅秀贞将账本上的东西给抄录在的礼单上,她经过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